资源描述
九州花园2.1.2期18#、23#施工电梯
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
一、概述
九州花园2.1.2期18#、23#高层住宅楼施工电梯的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需设置在P3平台300厚的地下室顶板上。考虑到P3平台的地下室顶板设置有800宽的沉降后浇带,施工电梯基座区域的后浇带需先行浇筑封闭,施工电梯基座跨过后浇带设置。为确保地下室结构安全,在施工电梯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下,设置钢管结构顶撑,防止结构变形过大。
二、施工电梯技术要求:
本项目施工电梯采用常州江南建筑机械公司(生产厂家)生产的SCD200/200施工电梯,电梯使用说明书中,地耐力要求导轨高度小于100m时不低于0.10MPa(100kN/㎡),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下室汽车库顶板承载力为4.00KN/㎡。地下室顶板不能满足要求。
三、结构层支撑措施:
为确保低下车库顶板结构安全及施工电梯正常运行,在地下室顶板底部采用钢管构架顶撑对施工电梯关键承载部位的顶板进行加固支撑,使上部荷载直接通过钢管支撑传递给基础底板,限制顶板在施工电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钢管构架顶撑采用¢48×2.8钢管立杆双向间距800× 800,按施工电梯基础范围设置,双向水平杆步距1.50m一道,顶部采用U型顶托垫木方与顶板顶紧,具体位置及做法详见后附图。
☆ 注意:顶撑支架尽量跨越后浇带,支承于后浇带两侧。
四、结构层支撑复合验算:
(1)SCD200/200施工电梯荷载(按使用说明书-主要技术参数)
外笼重量: 1480kg
吊笼重量: 1380×2=2760 kg
对重重量(双对重):1120×2=2240 kg
吊笼载重(双笼):2000×2=4000 kg
导轨架总重(供需66节,每节重160㎏):66x160=10560㎏
合计: 21040 kg
附墙架、电缆、紧固件约占电梯总重30% 6312kg
过道、过桥竖杆、连杆附墙约占电梯总重45% 9468kg
基础板重:不设置电梯基础,施工电梯地脚螺栓埋入地下室顶板
∑P=(21040+6312+9468)×9.80/1000=360.8KN
(2)钢管支承架体承载能力验算:(按轴心受压考虑)
(1)模板支承系统承载:
顶板底支撑钢管立杆(¢48×2.8)布置间距为800×800,水平杆步距≤1.50m,
支撑钢管立杆(¢48×2.8)有效面积A=397.4mm2
钢管¢48×2.8回转半径:i===16.01mm
计算长度:l0=1500mm; λ===93.7<[λ]=150
查b类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稳定系数表:得=0.634
c=<[]=205N/mm2
N=c..A=205N/mm2 ×0.634×397.4=51.70KN
单根立杆受力面积:0.8m×0.8m=0.64m2
立杆支承系统承载能力:51.7KN÷0.64m2=80.78kN/m2
注: 设计要求地下室顶板承载4.0kN/m2,验算时未考虑顶板承载能力。
(2) 支承系统上部荷载:
1.楼板荷载:25kN/m3×1.0m×1.0m×0.3m=7,5kN/m2
2.电梯使用荷载:360.8÷(4m×4m)=22.55KN/m2
合计:∑7.5×1.2+22.25×1.4=40.15kN /m2<80.78kN/m2
结论:钢管支承系统承载能力大于上部荷载,满足地下室顶板结构安全要求。
(3) 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板承重满足承重要求。
五、 钢构架顶撑技术要求:
1. 钢管架顶撑的材料严格按上述要求选用。
2. 钢管架顶撑的搭设严格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进行。
3. 顶撑立杆上部采用U型顶托与结构之间必须垫设方木,且与结构顶平顶紧。
4. 钢管架顶撑施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施工电梯。
5. 按地下室结构后浇带实际情况调整支撑布置,中心支撑杆分布在后浇带两侧。
6. 施工电梯使用期间定期对钢管架构顶撑与架构进行顶紧处理。
7. 施工电梯使用期间定期观察架体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 施工电梯使用期间严禁碰撞钢构架顶撑。
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
职 工 住 宅 楼
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
责任公司第一直属项目部
编制时间:2006年4月10日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会签表
SC-1
项目、方案名称: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 编号:
责任
部门或岗位
签名
日期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施工准备 4
2.1人员准备 4
2.2材料准备 4
2.3机具、工具准备 5
2.4施工工期 5
三、施工操作 5
四、质量标准 6
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
5.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7
5.2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7
5.3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职工住宅楼的~×轴往南5.4m~轴往北1.4m地下室顶板的尺寸为19.0m×14.8m,厚度为160mm,砼强度等级为C30,其配筋为φ10@200和φ8@200,层高为5.0m。地下室底板厚度为500mm,砼强度为C30P6。
本工程的施工电梯的基础直接设置在地下室底板面上,位置为~×轴往南5.4m~轴往北1.4m。根据需要在地下室顶板面上开一个800mm×800mm的施工洞口,以便于施工电梯的导轨安装。施工电梯的两个吊笼直接放置在地下室顶板面上。
地下室顶板面还要放置砂、空心砌块和部分周转材料,其中以砌块的重量最大。此外,车辆运输河砂、砌块进场时进到地下室顶板。
超重车辆不得进入到地下室顶板面上。
二、施工准备
2.1人员准备
施工由架子施工员负责组织实施,其他人员配合。
搭设阶段需架子工5名,维护阶段需架子工1名,拆除阶段需架子工5名。所有架子工均需持证上岗。架子施工队组由劳务公司提供。
组织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已熟悉图纸。
2.2材料准备
钢管、扣件由租赁公司提供。所有钢管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扣件在螺栓拧紧扭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3机具、工具准备
搭、拆架子所需机具主要有钢管切割机、架子扳手、吊线、安全带等。
2.4施工工期
计划从2006年4月20日开始,于2006年4月23日结束。
三、施工操作
~×轴往南5.4m~轴往北1.4m地下室顶板采用钢管(48×3.5)满堂架把地下室顶板荷载上的荷载传至地下室底板。钢管立杆的间距为1000mm,底部垫200×200mm的垫板,顶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上采用方木(100×55mm)作为主龙骨直顶地下室顶板砼。钢管立杆步距小于1800mm,上下道水平拉杆距立杆的端部不大于200mm。
1、本工程的施工电梯安装高度为99m(合为66节)计算,以SC200/200型计算,则荷载为(每个施工吊笼自重1500Kg,每节导轨自重140Kg,每个吊笼载重量为2000Kg):
N=(1500×2+140×66+2000×2)×9.8÷1000=159.15kN
双笼施工电梯的基础平面尺寸则为~×轴往南5.4m~轴往北1.4m的地下室底板的尺寸(19.0m×14.8m),则施工电梯作用在地下室底板面的荷载:
P=159.15÷(19.0×14.8)=0.57kN/m2
基础底板能承受的荷载为1000Kg/m2。
则P1=1000×9.8=9800N/m2=9.8KN/m2>0.57kN/m2。
故施工电梯的基础可以直接放置在基础底板上,无需进行加固。
2、每个施工电梯吊笼自身的重量为1000Kg,加上载重量2000Kg,满载后重量为3500Kg。每个施工电梯吊笼的尺寸为3.0m×1.3m,则作用在地下室顶板上的荷载为:
P=3500×9.8÷(3.0×1.3)=8.79kN/m2
以最大荷载对立杆进行计算,不考虑钢筋混凝土上梁板的承载力,则传给立杆的力为:
N=8.79×1.0×1.0=8.79kN,查施工手册(第三版),当水平杆步距为1800mm时,立杆允许荷载[N]=27.2kN>8.79kN;查建筑材料手册,可调顶托的允许荷载[N]=20kN>8.79kN。综合上述,施工电梯吊笼部位的满堂架加固满足荷载8.79kN的要求。
3、堆放砌块时每块390mm×190mm×190mm砌块的重量为18Kg,每立方米的的重量为18×1÷(0.39×0.19×0.19)=1279Kg,每次堆放高度为1.8m,则顶板上每立方米的材料的重量=1279×1.8=2302Kg。此外车辆在地下室顶板上行驶时其自重一般为5000Kg,则每个车轮所受的重量为5000÷4=1250Kg。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消防车道砼顶板能承受的荷载为2000Kg/m2,则需要传给钢管立杆的荷载为P=(2302+1250-2000)×9.8=15209.6N/m2=15.21KN/m2,则传给钢管立杆的力为N=15.21×1.0×1.0=15.21kN,查施工手册(第三版),当水平杆步距为1800mm时,立杆允许荷载[N]=27.2kN>15.21kN;查建筑材料手册,可调顶托的允许荷载[N]=20kN>15.21kN。综合上述,堆放砌块的地下室顶板部位的满常架加固后满足荷载15.21kN的要求。
四、质量标准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纵向水平、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得大于15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对接扣件开口要朝上或朝内。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的长度不小于100mm。
允许偏差:立杆垂直度2m高 ±7mm 间距±20mm 纵距±50mm 横距±20mm 横向水平杆单根两端高差±20mm 同跨两根高差±10mm。
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扣件的紧固程度不应小于,且不应大于。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扣件上螺栓应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
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安排专人进行检查、修整、加固。
5.2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搭设过程中应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
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如感觉有不正常现象时,及时报告工长或项目负责人,及时进行体检和处理。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认真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用品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5.3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钢管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
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
建设工程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机械名称:
型 号:
使用单位(章):
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核
会 签
施工单位(章)
监理单位
(章)
编制人(签名)
日期
项目总监
(签名)
日期
技术人负责人审批(签名)
日期
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广州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制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电梯选用及基础设计 1
4、基础承载力验算 1
4.1基础承载力计算 1
4.2顶板底钢管支顶验算 2
5、施工技术要求 4
6、钢管支顶施工要求 4
目录1
1、编制依据
⑴《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⑵《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⑶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C200/200型的中速(调频)双笼施工电梯说明书
⑷和安大厦A、B号楼(连体)工程工程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和安大厦A、B号楼(连体)工程位于 ,总建筑面积18943㎡(其中地上16818.2㎡,地下2152.1㎡),地上16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约50.8m,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为 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 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广东省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 有限公司。为了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拟安装1台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C200/200型的中速(调频)双笼施工电梯。
3、施工电梯选用及基础设计
⑴施工电梯选用:根据现场情况和设计图纸,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本工程设置1台SC200/200型的中速(调频)双笼施工电梯,其位置为4~6轴×1/0A轴,安装位置见后附图1;施工电梯拟架设高度为60.0m。
⑵施工电梯基础设计:施工电梯基础4400×3800×300钢筋混凝土板,其配筋采用双层Φ12钢筋网,间距250mm×250mm。施工电梯基础设计已完地下室顶板上,且在顶板底搭设间距600、排距600钢管支顶详见附图2;为了提前搭设施工电梯,基础混凝土等级选用C40。
4、基础承载力验算
4.1基础承载力计算
施工电梯基础应满足基础图中的各项要求,此外,还必须符合当地的有关安全法规。基础所能承受的载荷不得小于P。
Pmax =(吊笼重+底层护栏重+导轨架总重+载重) ×0.02 (KN)
=(2×1500Kg+1480 Kg +40×150 Kg +2×2000 Kg )×0.02 (KN)
=289.6 KN
4.2顶板底钢管支顶验算
支架塔设高度为3.3米,立杆的纵距b=0.60米,立杆的横距l=0.60米,立杆的步距h=1.5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4.2.1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4.2.1.1荷载的计算:
⑴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 25.000×0.600×0.600=9.000 KN/m
⑵施工电梯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17.320×0.600=10.392 KN/m
荷载q = 1.2×9.000+1.2×10.392=23.270 KN/m
4.2.1.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M = 0.1q1 =0.1×23.27×0.60×0.60=0.838 KN.m
最大剪力Q=0.6×0.600×23.270=8.377 KN
最大支座力N=1.1×0.600×23.270=15.358 KN
抗弯计算长度f =0.838×10 /5080.0=1640.91N /m㎡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 N /m㎡,满足要求!
4.2.1.3挠度计算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19.392 +0.990×0.000)×600.0 /(100×2.06×10 ×121900.0)=0.678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4.2.2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5.36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000KN.m;最大变形vmax=0.000mm ;最大支座力Qmax=15.358 KN抗弯计算强度 f=0.000×10 /5080.0=0.00N/ m㎡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 N /m㎡,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4.2.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4.2.3.1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⑴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0.129×3.300=0.426 KN
⑵施工电梯的自重(KN):NG2=17.320×0.600×0.600=6.235KN
⑶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000×0.600×0.600×0.600=5.4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12.061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值计算公式
N=1.2×12.06!=14.47 KN
4.2.3.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4.47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10/i表查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距( );W=5.08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 m㎡);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 N/ m㎡;
10 ─ 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⑴或⑵计算
10=kluh ⑴
10=(h+2a) ⑵
Kl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公式⑴的计算结果:∮=150.16 N/ 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足要求!
公式⑵的计算结果:∮=76.59 N/ 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5、施工技术要求
⑴基础承受的载荷能力应大于P,P=(吊笼重+底层护栏重+导轨架总重+载重) ×0.02 (KN);
⑵混凝土基础板下地面的承载力应大于0.15Mpa;
⑶双层钢筋网:钢筋直径Φ12mm,间距250mm×250mm;
⑷L距离根据所选的附墙架型号而定,为2900~3500
⑸基础座应全部埋入混凝土基础板内;
⑹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30;
⑺基础预埋件应与钢筋焊接固定,并不得高出混凝土皿,
⑻基础平面应水平,误差不大于1/500。
⑼新旧栓面设锚筋Φ12@600×600长200mm,上下各100mm。
⑽基础施工做好防雷接地。
6、钢管支顶施工要求
支顶选用Φ48×3.5mm钢管,立杆纵距、横距均为600mm,支承在底下室底板离地面200mm设扫地杆。中间设水平拉杆,支顶架四周搭设剪力撑。
施工电梯使用期间,应定期对支顶进监测并做好记录。
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
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
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50D61
215eb41ae3cc919
密码:25bffae5346e7b7d2548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1cab621456ab278ab
密码:709f65f32865af2559c2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8f1d6a4b953f3474e
密码:6e2e4017cce30dc7e055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d1fc6d6dd529b6892
密码:a5dbdd8338f91d2c0701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08377b71d4374262b
密码:1d7a7c21ebd99b798a5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