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长在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前不久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沙治沙大会精神,做好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这是我省召开的第一次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专题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国家林业局对我们这次会议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同志亲临我们这次会议进行指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让我们向王信建副主任和国家林业局给予我们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开好这次会议并为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之前省林业厅组织环保、畜牧、
2、气象、水利等方面的专家分赴阿坝州、甘孜州,历时近一个月,行程数千公里,对川西北沙化土地状况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刚才,省林科院王金锡研究员代表考察队作了川西北沙化问题科学考察报告。过一会儿,xx县、xx县将分别介绍他们开展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情况,任永昌同志将就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全面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土地沙化是世界性的环境灾害,全球约有9亿人受到威胁。我国是世界上沙化土地分布广、面积大的国家之一,沙化土地分布于包括我省在内的30个省(区、市)。到2004年
3、,全国沙化土地达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虽然我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扩展。严重的土地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沙化是我省面临的一个严重生态问题。目前,我省有沙化土地91.43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9%,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0.5%。我省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北地区,涉及甘孜州、阿坝州的31个县,沙化土地达74.5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81.5%。我省沙化土地占全省幅员面积的比重和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比重虽然不高,但由于我省特别是川西北地区生态区位特殊,而且沙化扩展和蔓延的趋势严重,如不及时有效地治
4、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大局都会带来严重影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防治工作。 (二)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土地沙化给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xx县沙化已使30个村庄和30公里公路受到危害,每年经济损失达871万元。个别地方的冬春季节,一连数日黄沙漫天。风沙加剧的时候,农牧民的房顶一夜之间就被压上厚厚的一层沙土,有的住房和牲口棚甚至被压坏,还有的公路被覆盖,导致交通中断。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增收更是十分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而且由于可用于放牧的草场越来越少,争夺畜草的纠纷增多,影响社会
5、稳定与和谐。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沙进人退,作为农牧业生产基础的耕地和草场资源损失越来越大。目前川西北地区基本失去生产力或生产力极低的中度到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达23.12万公顷,相当于我省内地两个中等县的幅员面积。如果这种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农牧民群众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不仅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而且会最终影响到全省可持续发展大局。 (三)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独特的生态区位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我省沙化土地虽然发生在局部,但是危害在全局。首先,川西北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两大母亲河重要的水源地。如若尔盖湿地每年为黄河上游提供30%左右的水量,有黄河“蓄水池”之称。土地沙化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造成
6、严重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直接威胁到两大母亲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川西北地区地处高海拔地区,在季风的作用下,沙尘输送距离更远、扩散范围更宽。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川西北地区沙化是我国北方日趋严重的沙尘暴的启动源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乃至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再次,川西北沙化土地还侵蚀沼泽湿地和河流,造成沼泽湿地的丧失和河流的改道甚至消失。若尔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泥炭资源远景地质储量约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41%,在全世界湿地保护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已经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独特的地
7、理区位、特殊的地质条件、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也有草原鼠兔危害等生物因素,还有经济社会因素和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因素。对于我省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据考察分析认为,不恰当的人为活动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一是超载过牧。仅以xx县为例,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186.5万个羊单位,2005年实际载畜量达到328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高达76%。二是滥采乱挖。若尔盖、红原、阿坝等县是虫草、贝母主产地,每年采收季节数万人在草地上采挖药材,草地被挖得千疮百孔,局部地方甚至寸草不存。三是破坏湿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增加草场面积,xx县、xx县在沼泽里开沟放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硬化,并迅速向沙漠化发展。四
8、是机制缺陷。草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得到及时推行,牧民保护草地的积极性不高,草地长期处于放牧无界、使用无偿、破坏无妨的状态。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川西北土地沙化的趋势,就必须减少人为破坏,把人为活动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和范围之内。 当前,我们正处在防沙治沙工作十分关键的时期。从我省土地沙化现状和演变趋势看,一方面川西北沙区主要是露沙地,沙化的潜在危险性很大,近10年来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增长很快,沙区呈现出扩展和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沙化土地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重度和极重度居次,具备抢救性治理的条件。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并最终治住沙患
9、,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错失良机,导致沙化不可逆转,犯下不可改正的错误。从机遇和条件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防沙治沙的物质条件正在改善;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更加关注和支持,防沙治沙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沙区农牧民群众深受沙化之苦,改变面貌的愿望强烈,是我们搞好防沙治沙最坚定、最强大、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除土地沙化外,石漠化也是我省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据2005年监测结果,全省有石漠化土地77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73万公顷,涉及10个市(州)46个县(市、区),集中分布在川南和川西南
10、地区。石漠化是另一种形式的土地退化,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石漠化问题已引起国家重视,从今年起将在包括我省在内的8个省(区、市)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沙区和石漠化地区的政府一定要清醒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谋划,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内容来部署,作为解决沙区和石漠化地区民生问题的实事来推进,抓住目前难得的机遇,用好各种有利因素,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
11、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 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防沙治沙、综合防沙治沙、依法防沙治沙”的方针,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注重改善生态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注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注重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加快沙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逐步缩小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四川作出积极贡献。 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尽快使仍在扩展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遏制,尽快使沙化地区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尽快使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10年,我省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力争使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不再增加,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不再增加;到2020年,全省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0%以上;到2030年,全省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显著增加,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