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永平在全省现代化矿井建设暨煤炭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永平 (2012年5月26日) 同志们: 全省现代化矿井建设暨煤炭基本建设工作会,是在我省煤矿改造建设进入新形势新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目的就是要总结煤炭基本建设和现代化矿井建设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做好煤炭基本建设工作,全力实施煤矿标准管理,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加快煤炭工业发展步伐,促进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昨天下午,我们现场参观了同煤塔山、平朔井工一矿两个千万吨级现代化示范矿井,收获很大,启发很大,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煤矿建设工作,
2、任润厚副省长在百忙之中亲临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先讲四方面的意见。 一、全省煤炭基本建设进展顺利,现代化矿井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为煤炭工业进入现代化发展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煤炭行业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全力实施重组整合矿井技术改造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科学组织协调,矿井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各国有煤炭集团,加强组织管理,统筹协调推进,保证了矿井建设有序进行。截止4月底,全省开工建设各类矿井694座,建设规模6.59亿吨/年,其中:重组整合矿井663座,占应批矿井总
3、数的85%,建设规模5.93亿吨/年;累计综合竣工验收59座,新增生产能力7650万吨/年。 二是突出转型标杆项目,煤炭重点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各级、各部门对列入省重点工程的29个项目,抓质量,保进度,去年完成建设投资21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占项目总投资的30.8%,在全省11个行业中投资额及完成率排名第五,发挥了标杆项目的引领作用。 三是强力实施监管,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新进步。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实行动态监管制度,全力加强基础管理、施工管理、项目管理,强化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煤矿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去年完成工程认证2865个,其中优良工程555个,优良率由2010年的8.6%提高到
4、2011年的20%,有11项获全国煤炭行业“太阳杯”工程。 四是强力排查治理隐患,建设安全得到新提高。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安全责任,推行建设安全abc分类管理制,实行建设、施工“双带班”制度,严格施工、监理单位资质和项目备案制,积极开展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并全部治理到位,井下万米掘进死亡人数控制在0.5人以内,地面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控制在2人以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创造煤炭建设经验,现代化矿井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市、各煤炭集团从思想上、工作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推进,在现代化矿井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厚煤层应用一次采全高工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块,应用短
5、壁综采采煤工艺,薄煤层应用刨煤机开采技术和装备,实现了矿井机械化开采。建设工业视频和井上下网络平台,全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坚持延伸煤、超越煤、发展煤,按照全循环、上高端、多联产思路,发展煤炭产业全循环模式,推进以现代化矿井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全省有一半以上的矿井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已经投产和在建的千万吨级特大型矿井有10个以上,占全国37个的三分之一,其中同煤塔山、晋煤寺河、平朔井工一矿等现代化矿井成为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排头兵,代表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了我省现代化矿井建设,为煤炭工业进入现代化发展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
6、、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省煤炭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厅,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全省煤炭建设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全省煤矿建设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建设标准还不够高。我省的煤矿建设一直延用过去的标准,缺乏新的规范性标准,特别是重组整合后,煤矿建设档次参差不齐,与现代化矿井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二是技术装备还不够强。虽然我省煤矿重组整合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但是与机械化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装备还不完全配套,特别是技术含量高、手段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装备水平还比较低。 三是煤矿专业人才
7、不足,建设管理施工队伍素质还不高。全省现有的煤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煤矿建设生产的需要。各级煤炭建设管理部门力量薄弱、监管乏力;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一些施工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个别项目队组管理还比较混乱。 四是煤矿建设安全基础还不牢固。煤矿建设安全管理的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还不够严格,隐患排查治理还不彻底。重组整合矿井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资料不全、不准,火区、积水等情况不明,建设过程中不确定的安全隐患还不少。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煤矿基本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影响到现代化矿井建设水平,影响到我省煤炭工业的科学发
8、展,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定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狠抓落实,扎实做好煤炭基本建设工作全省重组整合保留的922座矿井,有778座要进入技改建设,目前85%已批准开工建设,今年计划建成投产100座,新增产能1亿吨。截至目前,仅仅建成投产8座,大部分矿井集中在下半年建成投产,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工作推进非常繁重。 可以说,今年是基本建设的关键年、攻坚年。全省煤炭行业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按照“稳健有序、规范达标”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高规格验收,确保安全、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扎实推进,保证完成全年煤矿基本建设任务,促进全省煤矿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加
9、强项目管理,提高煤矿建设水平要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监理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的管理责任。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管工作,严格把关,严格验收,确保投产矿井达到建设标准;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严禁未批先建、边建边批、手续不全擅自建设。要择优选用施工队伍,严禁资质不符的施工队伍进入我省煤炭建设市场;施工单位要加强队伍管理,强化培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施工程序。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建设水平。 (二)严格过程监督,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各煤炭集团公司要健全完善质量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工程质监机构
10、和队伍的建设,建立工程质量日常动态监督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监管,规范建设质量行为;要运用现代化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先进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强化工程质量验收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的优良率;监理单位必须常驻现场,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保证项目建设过程规范有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水平。 (三)强化责任落实,提高建设安全水平要严格落实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职责,推动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加大安全投入,以“治瓦斯、摸清水”为重点,加强建设矿井地质管理,扎实开展好瓦斯、水害防治攻坚行动;把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加强建设矿井的安全检查监督;加强建
11、设矿井的日常管理,有效排查治理隐患,确保建设安全。 (四)按照目标推进,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要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建设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实行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考核,保证项目落户,保证项目有序建设和按时竣工投产“四定两保”责任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对各市、各煤炭企业所属煤矿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基本建设任务。 三、全力实施标准管理,推进全省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 现代工业开端的鲜明标志和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确立标准和规范。只有确立标准,才能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山西是全国煤炭大省,多年来,煤炭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国煤炭工业提供了样板、创造
12、了标准。重组整合后,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煤炭工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型跨越发展、科技创新升级,必须有相应的高水平的标准来支撑。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急需新的更高的标准来指导和引领。 因此,我们坚持普遍性一般标准和引领性高端标准相结合,坚持技术参数指标与国际接轨,坚持源于国标、高于国标的原则,制定出台了五个标准,以适应全省煤炭工业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发展。 一是煤矿办矿企业标准。主要是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办矿企业等级管理制度,重点是严格准入标准和实施淘汰机制,在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实做强主体企业,实现煤矿企业科学化、规范化、制
13、度化、秩序化运行,提高煤矿办矿水平。 二是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主要是加强我省煤矿施工队伍、施工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重点是严格施工队伍准入,整体提升煤矿施工队伍素质,规范煤矿建设和施工管理,提高我省现代化矿井建设质量和水平。 三是煤矿管理标准。从资源保护、生产建设、安全保障、从业人员等十个方面,进一步规范煤矿管理行为,实现集约高效、生态和谐、科学安全,提高煤矿综合管理水平。 四是煤矿建设标准。是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验收,建设装备一流、技术先进、系统可靠、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的依据,是为煤矿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控制矿井建设水平而编制的全省统一标准,也是监督检查建设过程的标准。 五是煤
14、矿现代化矿井标准。对煤炭资源勘探、开采、技术装备、矿井信息化、安全保障、生态环境、管理效益、职工企业文化等进行了规范,是加快推进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治理达标的现代化矿井,实现矿井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规定。 这五个新标准,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形成了全省系统、科学、规范的煤炭开发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标准体系,是我省煤炭工业发展进步的经验结晶和实践成果,符合山西的实际,也是符合我省煤炭大省的要求的,开创了我省煤矿标准建设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促进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是促进煤炭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石
15、。这五个新标准,是煤炭工业科技成果和发展经验的总结提炼。通过标准的运用,将不断地巩固和提高已取得的煤炭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提升煤炭生产力水平,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整个煤炭工业的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是煤炭工业跨入标准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五个标准,涵盖了煤炭资源开发、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等,是原有制度的完善提高,是现代煤炭工业发展的规范依据,是现代工业文明进步的标尺。通过标准的运用,将统一行业管理,规范发展秩序,提高发展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在新的起点上提升,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在新的境界上跨越。 第三是推进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领。现代化必须标准化,标准化推进现代化。这五个标准,明确了
16、现代化的方向,提出了现代化的路径,是推进现代化的法宝,必将引领我国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开启煤炭工业标准时代的新篇章。 同志们,煤炭工业的标准体系,关系到现代化矿井建设,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标准意识,向标准要安全,向标准要效益,向标准要管理。深刻认识到谁不执行标准,谁就会被标准淘汰,谁就会被时代淘汰。不讲标准,安全和效益就不会长久;不讲标准,企业的发展就不科学、不平衡;只有执行标准、运用标准,才能实现安全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树立标准意识,认真开展新标准宣贯培训工作。全省煤炭行业要树立“抓标准就是抓根本、抓标准就是抓安全、抓标准就是抓发
17、展”的理念,针对行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积极开展标准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标准的地位和作用,准确理解、掌握和执行标准,在全行业形成学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增强标准意识。 二要切实加强新标准的实施监督工作。这次出台的标准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对确保煤炭工业建设、生产、安全影响深远。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依法行政,确保标准规定落到实处。自标准下发之日起,全省所有矿井都要严格按新标准进行建设、生产、管理,凡达不到标准的,不予竣工验收。 高标准是新蓝图、高标准是新目标,只要我们坚持高标准,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晋”字号品牌,一定能够建设成全
18、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矿井。 四、以新标准为引领,强力推进全省现代化矿井建设 煤炭是我省的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现代化矿井,树立煤矿建设标杆,对于实现我省煤炭工业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现代化矿井建设提高了煤炭工业的发展质量,是推进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现代化矿井,就是要提高煤矿建设标准,规范煤矿建设,创新煤矿设计理念,转变煤矿发展方式,提高煤矿发展水平,大力促进煤炭行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为我省转型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化矿井建设打造了一流企业,是支撑
19、和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现实举措实地参观的两个矿井,是现代化矿井建设的现实样板和典型示范。通过现场学习,我们对怎样建设现代化矿井,如何管理现代化矿井,有了清晰的标准和模式。实践证明:一流企业出标准,二流企业出效益,三流企业出产品。有了一流的企业,也就有了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效益。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就是打造一流企业,就是树典型、立样板,就是支撑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现代化矿井建设提升了矿井装备水平,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持续好转的根本途径科学装备体现办矿水平,现代设施保障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是衡量矿井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科技含量是促进煤矿安全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得益于
20、科技创新,得益于管理提升。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必须要提高矿井的科技装备水平,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现代化矿井建设是一个综合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准确把握其战略构想和标准理念,要以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创新发展理念,科学有效推进。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标准为引领,以科技装备为手段,以科学管理为核心、以安全保障为根本,拓宽视野、强力推进,加快建设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XX县区生态化的现代化矿井。 (一)加快现代化矿井的装备现代化建设要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设计理念、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矿井生产装备100%机械化,实现全部综采综掘;要采用数字化矿山技
21、术,建立综合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建设一批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自动化运行、智能化操作的现代化矿井,实现煤炭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根本转变。 (二)加快现代化矿井的安全系统化建设要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为核心,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系统集成、升级应用,形成满足矿井设计、施工、生产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标准。要建立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现系统可靠、队伍可靠、行为可靠。要运用“系统思考、整体推进”的工程哲学,应用综合集成创新的系统工程方法,实现
22、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三)加快现代化矿井的队伍专业化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更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要建立高素质煤炭人才的引进机制,吸引煤矿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建立从业人员的培养机制,在煤矿生产实践中培养一批具有煤矿特点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煤矿从业人员逐步实行变招工为招生,特种作业人员及班组长100%达到煤炭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从源头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快现代化矿井的管理科学化建设要树立现代煤矿企业的发展意识和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科学管理的理念,完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
23、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精细管理、精准管理、精确管理、精益管理、精美管理,建立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艺术为一体的管理体系。 (五)加快现代化矿井的XX县区生态化建设软实力竞争是未来煤矿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实施文化强煤,建设煤炭核心价值体系;要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大力实施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原煤选洗率达100%,矿井水处理率达100%,出井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100%;要加快绿色XX县区、幸福XX县区、文化XX县区、安康XX县区建设,真正建成“路在林中、矿在园中、人在绿中”的绿色矿山、文化矿山、和谐矿山,提高从业人员幸福指数,增强煤矿职工的从业自豪感,提升煤炭行业发展新
24、形象。 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现代化矿井建设工作,成立了领导组,组织和推进全省矿井现代化建设。省厅要加强指导,督促推进,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细则,进行严格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整改。各市、各煤炭集团要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全力推进。 同志们,建设现代化矿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科学建设,标准管理,办出水平,办出精典,在省际间最有发言权、最有权威性,成为世界的样板、世界的品牌。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加快推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吴永平厅长在2012年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高歌创新意识弘扬煤炭精神
25、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2年2月29日) 吴永平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总结2011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煤炭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作,王君省长专门发来了书面讲话,任润厚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全省煤炭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煤
26、为基、多元发展,煤炭产业发展素质显著增强,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省煤炭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煤炭产量8.72亿吨,同比增加1.3亿吨,增幅为17.71%;煤炭出省销量5.81亿吨,同比增加0.7亿吨,增幅13.23%。其中,铁路出省销量4.56亿吨,同比增加0.44亿吨,增幅10.59%;销售收入8133亿元,同比增加2692亿元,增幅49.47%。其中,非煤收入3466亿元。五大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实现利税1593亿元,同比增加457亿元,增幅40.23%;上缴税费1
27、211亿元,同比增加395亿元,增幅48.38%,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进重组整合与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相结合,煤炭工业进入发展新时代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按照省政府“八不准”要求,全力推进重组整合后续工作;严格过渡期生产矿井管理,组织开展矿井关闭专项行动和省级督查。全省重组整合累计关闭矿井1505处,基本完成了全省关闭淘汰落后小煤矿任务,淘汰落后产能2.6亿吨;完成了煤矿重组整合检查验收,全省重组整合煤矿进入现代化矿井建设新阶段,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国煤炭资源整合积累了经验,为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
28、的基础。 1矿井技术改造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全省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0亿元,增幅54.3。其中矿井建设完成投资965亿元,增幅92.4%。召开了全省煤炭基本建设暨重组整合矿井建设现场会,全力推进矿井技术改造步伐。完成矿井初步设计审批689部,批准开工建设矿井642座,累计综合竣工验收矿井53座,矿井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启动了“两化”融合矿井试点建设,推进了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开采;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系统实现了联网运行,对煤炭专网进行了升级改造,编制了全省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启动了煤炭行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
29、;初步建立了“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对试点煤矿进行了考核评估。 (二)建设循环经济与发展高端产业相结合,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有了新转变 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建设。焦煤集团古交循环经济园区古交电厂二期进入商业运行;阳煤集团煤层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5万吨煤层气液化项目开工建设;潞安产出了全省第一炉高纯度多晶硅,形成了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同煤集团以“煤甲醇聚甲醛聚甲醛产品”、“煤甲醇烯烃”两条产业链为主的煤化工园区建设加快。 转型标杆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坚持以煤为基、循环高端、多元发展,全省非煤项目完成投资455亿元,增幅36%。重点煤炭企业现代煤化工、多晶硅、
30、光伏产业等重点工程、重点非煤项目进展顺利。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被列为全省标志性转型标杆项目。 煤机制造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以采掘装备成套化为重点,重点煤炭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打造煤机产业基地进程。晋煤集团“煤机制造金匠园区项目”开工奠基,国内煤机装备制造业巨头三一重工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投资10亿元建设山西煤机工业园,山西煤运集团与美国艾尔吉公司正在合作建设洗煤设备制造项目。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加强轮对项目研发,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 煤炭现代高端服务业有序推进。山西煤炭学院筹建、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雁北煤校示范院校建设、煤炭物流港建设加快,中
31、煤保险正式运营,以教育、物流、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三)坚持标本兼治与强基固本相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全年全省煤矿发生事故54起,同比减少9起,下降14.29%;死亡74人,同比减少65人,下降46.7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85,同比减少0.103,下降54.79,比全国的0.564低0.479,比国家年度控制指标低0.144,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由全省人民的创痛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保障,由影响山西形象的负面标签转变为安全发展的新亮点。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达标规划,将标准化建设列为建设矿井竣工验收和取得煤炭
32、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全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工程。完善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出台了山西2省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全省有290座矿井达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有60座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 企业主体和政府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深入开展“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全省所有煤矿全部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实行了安全生产挂牌包矿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了全省279个“五人小组”的包保责任,健全了“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的煤矿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和“业务保安、环环相扣”的煤矿安全共管机制;贯彻落实全国班组安全建设“五落实”要求,班组建设进一步加强;针对元旦和春节期间特
33、点,出台“十五严格、十五严禁”特别规定,对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突击检查。 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召开了全省瓦斯防治和防治水工作现场会,出台了两个“若干规定”,推进了瓦斯、水害防治工作。全省建立地面固定瓦斯抽采泵站182个,移动瓦斯抽采泵站130个,瓦斯抽采量达48.3亿m3,同比增加30.1%,利用量20.7亿m3,同比增加28.5%。全省建成140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立了防治水专家会诊制度,对全省生产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了督查;建设矿井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继续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和打
34、非治违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了纠察执法队伍的作用,全省共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执法行动17810起,出动人员87474人次,累计排查出安全隐患334350项,已整改333924项,整改率为99.9。 煤矿安全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生产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基本建成;生产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加快建设,基建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同步建设。全省生产煤矿已购置救生舱95台,开工建设永久性或临时避难硐室49个。全国首座可移动式软体救生舱落户同煤塔山矿,首次井下避难设施载人现场验证试验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完成;全省已建成了反应快速、协调高效、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体系。 (四)提高素质与
35、加强管理相结合,“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取得新进展 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召开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推进会议,出台了XX省煤矿从业人员“十二五”期间素质提升工作方案。全年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7567人、特种作业人员97617人、班组长19676人。培养煤炭主体专业大专学历1.2万人、中专学历1.3万人。举办了第一届XX省煤炭行业(焦煤汾西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全省煤矿职工技能的提高。 劳动用工秩序进一步规范。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煤矿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提升及“变招工为招生”。全面推行煤矿用工“五个统
36、一”、煤矿从业人员年检制度。加大煤矿用工监督检查,清退煤矿井下劳务派遣人员12712人,劳动用工职责进一步理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 (五)坚持宏观调控与加强市场监管相结合,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取得新成就。深入研判煤炭市场,分析预测经济走势,引导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经营,完成了2012年全省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组织实施了向省内9家困难电厂供应1000万吨煤炭任务;及时调整重组整 3合后集团公司与所属煤矿的销售渠道,强化煤炭经营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全省煤炭经营秩序;加强运行监测分析,确保重点行业、重点合同兑现,严格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监管;进一步强化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全面实施了机打票网络在线管理,全省煤
37、炭销售票使用率、回收率接近100%,有效杜绝了非法违法煤炭流入市场;认真做好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发挥煤炭销售票作用,开辟运煤绿色通道,全省共供应6845015户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721.62万吨,确保了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六)把生态建设与保障民生相结合,安康和谐XX县区建设得到新推进 绿色XX县区建设成效显著。全面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全省煤炭系统造林4.74万亩,绿化757.3万平方米。节能减排、矸石无害化处理率、矿井水利用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省厅被评为XX省“十一五”蓝天碧水工程先进集体。 幸福XX县区建设成果丰硕。棚户区改造取得了新成绩,文化建设进一步
38、加强,职工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安全技能账户工资和安全结构工资分配制度,全面落实井下最低工资制度,全省煤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收入增长10以上,实现了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 安康XX县区建设成绩突出。全行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6.4万人,井下职工意外伤害参保人数达22.2万人;进一步健全煤矿井下工亡职工子女就学救助长效机制,累计有2597人次享受就学救助、总金额达1100余万元;理顺了煤矿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加强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潞安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蝉联“安康杯”竞赛优胜杯的企业。 (七)加强党的建设与依法行政相结合,服务煤炭发展的政务环境有了新改善。以纪念建党90
39、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引深了创先争优活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政务公开,新的政务大厅启动运行,所有审批项目与电子监察网对接联网,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深入挖掘凝练“山西煤炭精神”,大力整顿纪律、思想、工作作风,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机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基层和煤矿企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和省有关
40、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煤矿系统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厅党组,向多年来关心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煤炭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煤炭行业监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煤炭产业发展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煤矿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煤炭品牌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炭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4做好今年的煤炭工作,必须放眼
41、全球看山西,立足山西看煤炭,着眼行业看发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和把握好宏观经济走势,全面分析研判煤炭市场形势。从国际看,欧债危机日趋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突出,市场需求萎缩,国际煤价趋于下行,影响我省煤炭经济运行。从国内看,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土地供给、节能减排等刚性政策约束更加严厉,煤炭发展的难度增加。从能源看,虽然煤炭在较长时间内占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但发展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变化。国家能源发展的部署一方面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2012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亿吨;另一方面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
42、风电、太阳能等其他新型能源,对煤炭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行双控。同时,陕西、内蒙、宁夏、新疆等地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产能将逐步释放。特别是内蒙已连续两年煤炭产量全国第一,煤炭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从安全看,虽然我省煤矿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古空水、冲击地压、奥灰水等自然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特别是资源整合后改造建设矿井数量较多,地质资料不详,煤矿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面临的形势严峻,压力增大。 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做好今年工作,我们有“六大重要保障”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
43、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省委、省政府定位煤炭是山西经济的支柱,是转型跨越之基,稳住了煤炭产业,就稳住了全省经济的基本面,更加重视和支持煤炭,为我们提供了政治保障;三是“七个新”的新目标,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战略,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机遇,为我们提供了改革发展保障;四是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成功,历练了煤炭行业干部职工,提升了煤炭产业素质,坚定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信心,证明了山西煤炭人有智慧有能力做好煤炭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信心保障;五是“正风肃纪、创优环境”作风大整顿,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更加强烈,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工作作风更加务实,为我们提供了作风保障;六
44、是文化强煤战略的实施,“山西煤炭精神”的挖掘和弘扬,“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机关建设活动的开展与延伸,激发出全省煤炭行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为我们提供了精神保障。 全省煤炭行业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更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高度统一到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上来。要在“六个结合”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进工作。一是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与遵循煤炭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煤炭工业实践;二是必须坚持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加快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工业;三是必须坚持把运用行之有效的经
45、验做法和改革创新相结合,以创新的理念、意识、方法推进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四是必须坚持把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抓住影响和制约煤矿安全的根本问题,用前沿科技、科学管理、人文理念打造煤炭久安;五是必须坚持把突出山西煤炭优势与开发潜在价值相结合,打造山西煤炭品牌;六是必须坚持把文化强煤与弘扬“山西煤炭精神”相结合,用山西煤炭精神激励山西煤炭人,促进山西煤炭现代文明进步。 5我们坚信,只要准确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宏观形势,充分利用好“六大重要保障”有利因素,切实做到“六个结合”,就一定能够解决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就一定能够推动全省煤炭工业率先走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三、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
46、力做好2012年煤炭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之年。全省煤炭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强煤为引领,以煤炭精神为内涵,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实施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的“七高一文明”发展新模式,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主要目标任务是。煤炭产量8.5亿吨,力争9亿吨;全行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8000亿元,非煤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力争实现利税1800亿元,上缴税金13
47、00亿元;全面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稳中有降。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高标准制定煤炭行业发展标准,率先探索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办矿新路。山西是全国煤炭大省,必须要超前思维,搞好顶层设计,以新思想制定新标准,以新标准建设新平台,以新平台引领新发展,打造山西煤炭建设新模式,高标准提升煤炭发展新水平。 一要围绕我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部署,加快建设山西煤炭新基地。实施XX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现代煤炭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18个国家煤炭XX县区建设,形成山西“品”字型煤炭基地新构架。 晋北动力煤综合基地以建设特大型、“巨”型煤矿为主,重点培育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和中煤集团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两个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 晋中炼焦煤综合基地重点培育山西焦煤集团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1亿吨; 晋东无烟煤综合基地重点培育阳泉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等5000万吨级煤炭企业集团,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4亿吨。 二要围绕煤炭发展新形势,出台办矿企业新标准。要全面提高全省办矿企业准入门槛,制定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