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节 环境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之行为违法、违约或基于法律特别,规定,并造成损害或者可能造成环境损害时,,行为人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环境违,法行为,环境法,律责任,不良法,律后果,国家授,权机关,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的分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刑事责任,环境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一、环境民事责任,(一)概念: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或者合同约定的民事义务,侵犯民事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依民法之规定而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二)构成要件:,主观过错,损害结果,违法行为,因果关系,1、
2、环境损害的事实,无损害即无救济,财产损失;农作物减产、禽畜死亡等,人身损害;造成受害者致伤、致残、致死等,环境享受;干扰正常生活,降低环境要素的功能和价值。,2、因果关系,环境损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即受害人的损害是因为行为人排放污染物或破坏环境原因造成的。,确认损害事实与行为的因果关系困难,理由:,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潜伏期和积累性,历时久远,许多污染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科技水平有限,对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及与排放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困难。,国际上因果关系的认定学说:,1 优势证据说,2 比例规则说,3 盖然性学说,4 疫学因果说,5 间接反证说,不以追求真相,只问公堂辩论时谁
3、更能说的有道理,主张审判结果的公平,反对以败诉来分配不利益。,因果关系的推论只要达到“盖然性程度”无须严密的科学方法证明,无该行为,就无该结果,有该行为,就有该结果,当一个结果由多重因素引起时,考虑影响最大的那个因素,部分原因的确认推出整体原因的接受,除非有反例,3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免责条件,不可抗力,自然原因引起:地震、水灾等,社会原因引起:战争、罢工等,全部原因,结果,人为原因,(,2,)受害者过错,(,3,)第三人过错:被告的行为和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由第三人承担,案例评析,河北省乐亭县农民孙有礼等18人为了发展海水养殖业,于1997年与乐亭县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了滩涂承包合同,共同集资
4、在大清河、滦河入海口滩涂开办海水养殖场。2000年10月上旬,大量的工业污水进入滦河口、大清口海域,污染了孙有礼等18人的6家养殖厂,致使养殖厂内即将成熟的贝类、鱼类成批死亡。后查明,工业污水系由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排放。于是,孙有礼等18位农民将上述企业告上法院。然而,上述各企业均否认孙有礼等18人养殖厂水污染事故系由其排污所致。其中,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特别强调,其系政府认可的达标排放企业。为了证明这一点,该公司还出示了由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企业达标排放证书及相关文件,以证明其排污行为是合法的,即使污染损害的事实成立,其也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天津海事法院受理此案后,查明
5、,(1)除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8家企业均属超标排放;,(2)上述9家企业排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3)上述9家企业的排放的污水造成孙有礼等 18人开办的6家养殖厂经济损失约1366万元。,法院于2002年4月12日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上述9家企业对孙有礼等18人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其因贝类、鱼类死亡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共计1365.97万元。,4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损害赔偿:因造成对方财产、人身、和环境损害,以财产赔偿的一种方式。,排除危害:致害人污染和破坏环境对他人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或财产危害的排除。,二、环境行政责任,(一)概念:是指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
6、环境行政法律规范所应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二)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故意:,关键词:,明明知道,希望或者放任,过失:,关键词:,没有预见,轻信自己,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2、行为的违法性;行为违法是行政责任的前提条件,包括:环境管理相对人的行为违法性,行政主体的行为违法性,3、行为的危害结果,危害结果的种类:,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公私财产或人身财产损失,危害结果是环境行政责任的,选择要件,4 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是一种直接的、表面的证明,即,说明违法行为是危害结果产生的直接原
7、因,(三)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主体违法,相对人违法,行政组织,被授权,的组织,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返还权益,停止违法行为,撤销违法行为,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消除危害,支付治理费用,缴纳排污费,接受行政处罚,(四)环境责任的承担方式,1 行政处罚,概念:,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行政处罚法律规定的程序,对违反环境保护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的一种行政 制裁,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其他处罚,吊销许,可证,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行政处罚的程序,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简易程序:,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现场查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并制作
8、笔录,说明违法的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填写处罚决定书,并交给当事人,告知当事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般程序,环境执法主体作出处罚决定书所应经过的正常的基本程序;包括如下步骤:,a 立案:对环境违法行为认为需要查处的,应予以审查登记受理。,b 调查取证:对已经立案的违法犯罪行为核实案件情况、收集证据。,c 审查调查结果:对已经查明违法行为的事实和证据提出初步的处罚意见。,d 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说明罚款的数额、期限及缴纳方法,以及是否延期加罚;七日内送到。,2、行政处分,概念,: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行政隶属关系,并依照法律规定对违法的下属人员给予的
9、一种行政制裁。,执行单位,:与处分对象有行政隶属关系、并握有行政处分权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对象,:从事了违法行为的行政主体内部工作人员。,行政处分的程序:,1 调查取证,2 讨论,允许受处分人参加,3 处分书报上级批准,4 通知本人,并归入档案,5 允许受处分人提出申诉,3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行政处分和处罚都具有行政制裁的共同点,但不同之处更多,如下所示:,第一 制裁机关不同,第二 制裁的对象不同,第三 制裁的情节不同,第四 制裁的形式不同,第五 救济方式不同,三 环境刑事责任,(一)概念:环境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人身伤亡和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构
10、成刑事犯罪。,(二)构成要件:,1 环境犯罪主体,2 环境犯罪主观方面,3 环境犯罪客体,4 环境犯罪客观方面,构成要件,1 环境犯罪的主体,实施了环境破坏和污染的行为的自然和法人。,2 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环境犯罪主体在实施环境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所持有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态。,故意和过失,一般破坏自然资源多为故意犯罪,污染环境一般为过失。,构成要就,3 环境犯罪的客体,为刑法所保护,并为环境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一般指生命权、健康权、人格权、自由权、财产权等,环境权益,构成要件,4 环境犯罪的客体,是指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环境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因果联系;
11、,危害行为具体分为:具体分为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危害结果:可以不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因果联系: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内在、必然和直接的联系,一般认定困难,采用推定论。,(三)刑事责任承担方式,1 承担方式:刑罚方法和非刑罚方法。,刑罚,1,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依靠群众监督执行的刑罚方法;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2.拘役3.有期徒刑4罚金或没收财产,非刑罚:犯罪情节轻微,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可以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失,或者行政处罚、处分。,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
12、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2 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1 概念:违法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2 刑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并处罚金。,3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4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5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6 非法狩猎罪,7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8 非法采矿罪,9 破坏性采矿罪,10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植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及其制品罪。,11 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林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