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00649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2章章 无无线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络体系体系结结构构2.1 体系结构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4类基本实体对象:目标、观测节点、传感节点和感知视场。另外,还需定义外部网络、远程任务管理单元和用户来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应用刻画,如图2-1所示。152v大量传感节点随机部署随机部署,通过自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协同同形成对目目标的感知的感知视场。传感节点检测的目标信号经本地简单处理 后通过邻近传感节点多跳多跳传输到观测节点。用户和远程任务管理单元通通过外部网外部网络,比如卫星通信网络或Internet,与节点进行交互。观测节点向网点向网络发布布查询请求求和控制指令,接收和控制指令,接收传感感节点返回的目

2、点返回的目标信息信息。第第2章章 无无线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络体系体系结结构构 传感感节点点具有原始数据采集、本地信息处理、无线数据传输及与其它节点协同工作的能力,依据应用需求,还可能携带定位,能源补给或移动等模块。节点可采用飞行器撒播、火箭弹射或人工埋置等方式部署。154 目目标是网络感兴趣的对象及其属性,有时特指某类信号源。传感节点通过目标的热、红外、声纳、雷达或震动等信号,获取目标温度、光强度、噪声、压力、运动方向或速度等属性。传感节点对感兴趣目标的信息获取范围称为该节点的感知感知视场,网络中所有节点视场的集合称为该网络的感知视场。当传感节点检测到的目标信息超过设定阀值,需提交给观测节点

3、时,被称为有效节点。155v观测节点点具有双重身份。v一方面,在网内作为接收者和控制者,被授权监听和处理网络的事件消息和数据,可向传感器网络发布查询请求或派发任务;v另一方面,面向网外作为中继和网关完成传感器网络与外部网络间信令和数据的转换,是连接传感器网络与其它网络的桥梁。v通常假设观测节点能力较强,资源充分或可补充。观测节点有被被动触触发和主主动查询两种工作模式,前者被动地由传感节点发出的感兴趣事件或消息触发,后者则周期扫描网络和查询传感节点,较常用。第第2章章 无无线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络体系体系结结构构1.传感器节点(1)数据采集模块(2)处理控制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4)能量供应模

4、块 2.汇聚节点3.管理节点第第2章章 无无线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络体系体系结结构构2.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和平台软件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网络适配层、基础软件层、应用开发层和应用业务适配层。其中,网络适配层和基础软件层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嵌入式软件(部署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中)的体系结构,应用开发层和基础软件层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支撑结构(支持应用业务的开发与实现)。(1)网络适配层:(2)基础软件层:1)网络中间件2)配置中间件3)功能中间件4)管理中间件5)安全中间件第第2章章 无无线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络体系体系结结构构2.2.3 无无线传感器

5、网感器网络的的协议栈无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的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包括物理层、数据、数据链路路层、网、网络层、传输层和和应用用层,还包括包括能量管理、移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管理等平台。这些管理平台使得些管理平台使得传感器感器节点能点能够按照能源高效按照能源高效的方式的方式协同工作,在同工作,在节点移点移动的的传感器网感器网络中中转发数据,并支持多任数据,并支持多任务和和资源共享。源共享。图2-5所示所示为协议栈模型,定位和模型,定位和时间子子层在在协议栈中的位置比中的位置比较特殊,它特殊,它们既要依既要依赖于数据于数据传输通道通道进行行协作定位和作定位和时间同步同步协商,同商

6、,同时又要又要为各各层网网络协议提供信息支持,提供信息支持,如基于如基于时分复用的分复用的MAC协议、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等都需要定位和同步信息。等都需要定位和同步信息。第第2章章 无无线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络体系体系结结构构2.2.4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体系结构(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控制层(5)应用层1510无无线传感网感网络结构构v一、单跳网络v概念:为了向汇聚节点传送数据,各传感器节点可以采用单跳方式将各自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汇聚节点,采用这种方式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为单跳网络结构。v优点:网络结构简单v缺点:长距离通信,能量消耗、硬件花费高;

7、能量不能得以均衡使用;随网络变大传输碰撞引起传输延迟。1511无无线传感网感网络结构构v二、多跳网络v概念:传感器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中间节点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汇聚节点,从而有效的降低通信所需的能耗。v1、平面结构v各传感器节点地位相同、汇聚节点泛洪发消息,各可响应的节点通过多跳和与其他节点中继方式与汇聚节点通信。1512无无线传感网感网络结构构v2、分层结构v分簇结构簇成员(较低能量)采集监测数据发给较近距离的簇头(较高能量),簇头处理数据后,发送给汇聚节点。v特点:降低通信能耗、平衡节点负载、适应网络拓扑变化。需周期分簇,以平衡节点业务负载。经过多次数据融合,可降低数据冗余,减少传输

8、数据量,提高网络能量效率。1513 无无线传感器分感器分类v1、静止网络和移动网络v2、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网络v3、静止汇聚节点和移动汇聚节点网络v4、单汇聚节点和多汇聚节点网络v5、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 第第2章章 无无线传线传感器网感器网络络体系体系结结构构2.3 小结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受应用驱动。总的说来,灵活性、容错性、高密度以及快速部署等传感器网络的特征为其带来了许多新的应用、在未来,有许多广阔的应用领域可以使传感器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现这些和其他的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需要自组织网络技术。然而,传统Ad hoc网络的技术并不能够完全适应于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因此,充分认识和研究传感器网络自组织方式及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为网络协议和算法的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为设备制造商的实现提供参考,成为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只有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入手,带动传感器组织方式及通信技术的研究,才能更有力地推动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151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