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页,【阶段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战后早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域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相对稳定发展时期。,第2页,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暴发了空前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国内矛盾;德国、日本先后确立了法西
2、斯专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世界大战日益迫近。,巴黎和会,时间,191月,地点,巴黎凡尔赛宫,背景,一战结束,战胜国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参加国家,一战中战胜国。其中美国、英国和法国起到主宰作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中心议题,怎样处置战败国。尤其是对德国处置,实质,是一次分赃会议,第3页,巴黎和会,主要内容,签署凡尔赛合约,缔约双方,协约国与德国,主要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施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出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以内不许设防;政治:德国认可并尊重奥地利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置“赔款委员
3、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盟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署了一系列和约,成立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影响,这些和约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方和非洲统治新秩序“凡尔赛体系”,第4页,华盛顿会议,时间,19211922年,地点,华盛顿,背景,巴黎和会以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域矛盾突出,其中美日矛盾尤为突出,参加国家,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主要内容,九国条约,主要内容,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恪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标准,影响,打破了日本对中国占领,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4、局面,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域统治秩序,即华盛顿体系,第5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含义,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组成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是这个体系主要组成部分,评价,它是帝国主义国家战后重新瓜分世界国际关系体系。这一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但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所以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知识拓展】,凡尔赛和约要求把德国在山东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易错易混】,巴黎和会性质
5、是战胜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一次分赃会议。最能表达巴黎和会性质是凡尔赛和约中关于殖民地问题要求。,第6页,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矛盾,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与劳感人民购置力相对低下之间矛盾,暴发,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暴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包括范围尤其广,连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尤其大,影响,(1)资本主义各国大量工人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2)严重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政局动荡,【易错易混】,19291933年经济危机并没有涉及苏联,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计划经济,在此期间苏联经济尤其是重工业发展快速。,第7
6、页,时间,1933年,背景,(1)严重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目标,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内容,(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2)整理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生产,销毁过剩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赔偿,(3)调整工业是新政中心方法。国会经过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公平经营规章,预防出现因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生产调整和控制,(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生产和消费能力,第8页,作用,美国经济迟缓地恢复过来
7、,人民生活得到改进;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显著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含有主要意义,对中国启示,从本国国情出发,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经济政策制订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国家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时尚;生产关系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知识拓展】,罗斯福新政“新”主要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性质。,第9页,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引发政治危机,(2)以希特勒为首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
8、层对政府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概况,(1)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2)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3)解散工会和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全部政党,(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5)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第10页,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建法西斯政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概况,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暴行,墨索里尼对内实施独裁统治;对外于1935年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在英、法、
9、美等国姑息纵容下,致使其很快被意大利吞并,日本法西斯统治建立,背景,经济危机包括日本,造成日本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以军部为关键法西斯推进,概况,1936年,受军部控制新内阁上台,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暴行,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方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在中国进行细菌战、化学战等,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第32页,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