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5章-第11节-节能工程施工方案-Ⅰ标段.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98992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第11节-节能工程施工方案-Ⅰ标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5章-第11节-节能工程施工方案-Ⅰ标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5章-第11节-节能工程施工方案-Ⅰ标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一节 节能工程施工方案1. 节能工程内容与目标1.1. 节能工程内容XXXX地块包括一个商业裙房、一栋XX米高东塔楼、一栋XXX米高西塔楼。其中:商业裙房地上六层(另含二个夹层),地下三层(另含一个夹层);塔楼为正南北朝向,建筑物主立面迎向夏季主导风向且利于组织良好的穿堂风。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选用体型简单、规整、有利抗震,体型系数小,符合节能。施工中要严格按节能设计进行施工,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工程节能内容如下:节能分项分项内容外围护结构(幕墙设计)(1)、幕墙:玻璃幕墙采用LOW-E玻璃、节能玻璃、型材断桥处理等方式,控制耗能。(2)、外墙实体采用自隔热混凝土砌块围护

2、。屋面建筑节能设计屋面:隔热层为30厚挤塑保温板,在此基础上局部存在种植屋面。空调系统(1)、所选用的通风空调设备均采用该复核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高效节能产品,各设备的性能系数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之规定值。(2)、空调水系统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二次泵采用变频泵设计,最大限度节约空调水系统输送所消耗的能量。(3)、各制冷机组的出口装设动态流量平衡阀门、各层冷冻水水平分支处装设静态流量平衡阀门,避免空调水系统的不平衡。(4)、酒店及商业大空间功能区采用变风量系统,按室内负荷需求自动调节送风量,部分采用全热新风交换机,以充分回收空调排风中的能量,达到节约能源。(5)、空调控制除风机盘管外全部纳

3、入中央楼宇控制系统,以有效合理的进行温度调节,达到节能功效。电气节能设计(1)、变电所尽量深入负荷中心,以减少电缆线路损耗。 (2)、变压器采用环保节能型干式变压器(SCB-10型)。(3)、采用高光效荧光管、配电子镇流器以提高功率因数。(4)、采用自动调节的无功补偿装置,减少线路损耗。(5)、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6)、照明控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照明开关,楼梯间及前室灯具采用移动感应开关,停车库灯采用楼控集中控制,夜间定时关掉大部分灯具,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7)、照明功率密度:办公 LPD11;餐厅LPD13,多功能厅LPD18;走廊LPD5

4、。给水系统节能设计(1)、本项目内所有用水器具及阀门配件等均采用节水型产品,例如坐便器冲洗水箱均采用6L产品,并采用两档式水箱冲洗配件;蹲便器均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给水龙头均采用陶瓷芯龙头等。(2)、办公及公共部分的龙头均采用感应式龙头。(3)、空调冷却水系统均采用循环系统,循环率达到98%以上,循环干管均设水质稳定处理设施。(4)、空调冷却水系统补水及循环干管均设水表计量。冷却塔设有减低水蒸发措施,以减少因空调的耗水量。1.2. 节能工程目标达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合肥市节能相关规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

5、求争取一次性通过节能验收。2. 分项节能2.1. 外围护节能外墙节能:玻璃幕墙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并施工,建筑外墙实体部分采用自隔热混凝土砌块围护,采用70厚防火岩棉保温,如通过检测不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情况下,将实施岩棉外保温系统,使建筑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均满足合肥市相关节能验收标准。玻璃幕墙:通过采用中空Low-E玻璃、节能玻璃、型材断桥处理等方式,达到控制耗能。2.2. 屋面节能屋面保温材料选用30厚挤聚苯板(XPS板)、传热系数(K)0.030和热惰性指标(D)0.320。种植屋面:裙房局部屋面考虑采用种植屋面做法,达到既美化环境又节约能源。2.3. 电梯节能利用楼宇监控技

6、术,对耗能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若出现故障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不带故障运行;进行科学的运行管理,根据符合情况及时合理调整运行参数,达到节能功效。3. 节能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确保本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达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按合同约定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顺利通过节能检测和验收,必须建立健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在施工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节能要求。3.1. 节能工程管理组织机构我单位将成立专门节能验收小组,组长由我单位项目经理担任,由我单位项目副经理担任副组长并全权负责节能工程,技术经理、质量经理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质量管理部成员、术管理部成员、机电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

7、,精装修指定分包项目经理和各相关分包项目经理担任节能验收小组组员。3.2. 职能分工管理人员及机构职 责 内 容总承包项目经理(1)、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以及企业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在项目实施中得到贯彻落实。(2)、负责组织节能工程施工的组织协调工作。(3)、及时了解项目的工程节能进展状况,支持项目分管工程副经理及项目质量员对节能施工的工作。项目副经理(1)、负责按照技术交底的内容进行现场的实际施工,对现场进行施工组织协调工作,并且根据现场的实际进度合理的安排材料的进场工作。(2)、负责组织节能验收讲评总结,与业主监理进行有关节能工作的沟通和汇报。质量经理(1)

8、、我单位总部直接委派负责组织工程节能材料的质量策划的编制。(2)、指导和监督项目节能质量工作的实施,有权对项目的分包单位和操作人员提出处罚和奖励意见,并对质量有一票否决权。(3)、监督项目经理部开展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建筑构配件、机械设备的检验、抽样和取样工作;并核查其出厂合格证和现场见证取样检测报告。并对所有的节能材料进行二次检查制度(4)、负责对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节能分部的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技术经理(1)、编制专项节能施工方案、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提出质量保证措施。(2)、负责对工程的节能验收进行组织,并按照节能的验收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归档。(3)、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节能工程

9、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各方签字齐全并有会议纪要。各专业施工管理组(1)、严格执行项目节能施工方案,负责工程图纸、标准图及与本项目施工有关规范、标准、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其它技术文件的贯彻执行,对施工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保证各专业工程节能质量目标的实现。(2)、负责本部门节能施工记录的收集整理,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和可追溯性。4. 节能工程管理制度节能工程施工涵盖方面大,需要多部门配合,给总承包管理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工程质量及进度,我总包单位将通过交底、监控、验收、奖罚等制度激励促进节能工程的顺利施工。将责任分解到相应部门或单位,以确保一次性通过节能专项验收,达到国家标准及地方要求。管理

10、制度职能部门内容交底制度 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管理部(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组织交底会。(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技术经理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节能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节能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3)、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生产经理、专业工程师)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节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字不上岗。材料进场检查制度物资设备部(1)、建筑节能材料、设备须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

11、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2)、对材料和设备应按照GB50411-2007规定在施工现场抽样复验,其热工性能指标及相关其他物理性能指标应按国家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检测确定值采用。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过程监察制度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各相关分包单位(1)、节能工程完成后,由各分包自行节能验收,验收合格后上报我单位报验。(2)、我单位将组织质量管理部、技术管理部等部门进行验收。(3)、我单位验收合格后,上报监理单位进行隐蔽验收。(4)、项目部组织各部门对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节能进行检查、抽查、每月一次大检查。会议制度项目经理生产经理(

12、1)、每周一召开项目例会,每次会议要设节能专题,由各分包汇报节能工程情况,进行过程检查奖罚。(2)、节能验收小组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严重者,有权临时召开临时例会,邀请项目经理参席。资料归档制度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各相关分包单位(1)、做好节能工程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归档时保证资料有效性。(2)、及时梳理、存档过程控制中的相关信息。(3)、定期复查资料,保证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时效性。验收制度质量管理部(1)、根据相关文件制定恰当的验收制度、资料等。(2)、明确各节能工程相关的责任部门及单位和流程。(3)、验收合格,参加验收的单位共同签字确认。(4)、验收资料及时归档。5. 节能验收(1)、用

13、于建筑节能的各种部件材料(如门窗、玻璃、保温隔热材料等),其热工性能指标及相关其他物理性能指标,应按经国家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检测确定值采用。(2)、建筑节能验收时,应通过现场检测(或送样品检测)核查节能部件材料的有关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原节能设计的要求。(3)、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使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优先采用国家和地方行文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4)、采用节能标准和技术规范中未涵盖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应当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组织专家评估,并经评估通过后方可采用。(5)、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工艺设备除应符合节能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环保要,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构造做法应安全可靠。-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