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目 录
1、工程概况………………………………………………………………………………………2
2、爆区环境、地形及地质概况…………………………………………………………………2
3、爆破方案的选择……………………………………………………………………………….3
4、爆破技术设计………………………………………………………………………………….4
4.1浅孔排爆破设计…………………………………………………………………………...4
4.2深孔爆破设计……………………………………………………………………………...4
4.3施工要求…………………………………………………………………………………...5
5、爆破安全设计………………………………………………………………………………….7
5.1爆破震动速度计算………………………………………………………………………...7
5.2爆破安全距离………………………………………………………………………………8
5.3个别飞石与防护……………………………………………………………………………8
6、施工设备组织、火工品计划用量及工期安排………………………………………………..9
6.1机械安排计划………………………………………………………………………………9
6.2火工品计划用量……………………………………………………………………………9
7、施工工期………………………………………………………………………………………..9
8、现场组织机构与人员…………………………………………………………………………..10
9、质量保证及安全措施………………………………………………………………………….11
9.1质量保证…………………………………………………………………………………..11
9.2安全措施…………………………………………………………………………………..12
9.2.1爆破安全警戒点设置………………………………………………………………...12
9.2.2安全施工……………………………………………………………………………...12
9.2.3爆破物品的保管……………………………………………………………………..12
绍兴县平水 建材石料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专项爆破
施工方案设计书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绍兴县平水镇 村北西侧的马尾巴山坡上,行政上隶属 村管辖。矿区旁有通往平水镇的新建平水大道一级公路,相距约150m,交通非常便利。
本治理工程投影面积58458㎡,边坡面积23462㎡,坡底挡墙内1248㎡,台阶面积1496㎡,总绿化面积26206㎡,土地平整后可得土地面积34642㎡,。爆破方量为30815.4。
2爆区环境、地形及地质概况
治理区南东向约1100m为 村,西侧距安前村约为600m,东侧距上寒溪自然村约300m,西侧距平水大道一级公路100~150m,爆破环境较好。
治理区地处丘陵带北端的西侧,宕口呈三面环山,南、南西侧为山间冲积平地。因以前的无序开采,现已形成石料矿北东~南西向长约270m、近北西~南西向宽约260m的采空区,影响的总面积约为53714㎡,现宕面坡顶最高高程+64m,一般在+25~+45m之间,宕底标高分别为:深坑-2.3m、一般宕底+7.8m、残留坡地11.4~22.9m。边坡相对高差最大66.7,一般高差17~37m,形成不规律的大面积宕底及边坡面,目前边坡面未经削坡、清坡。北、北东、东侧边坡在标高20~23.5m处,原采用一级台阶开采,目前局部台阶已在前期采矿时损坏,台阶不贯通。北~北西侧的台阶已全部被边坡上部崩落的碎块石顺坡堆积,东侧边坡目前台阶宽度达8~20m。但边坡上部普遍较陡,呈75°~90°,边坡下部由于采矿时留下陡壁,坡度一般在70°~90°,北西侧宕面中部边坡较缓,一般在35°~50°,北侧部分边坡从上到下呈75°~90°的边坡,边坡稳定性较差。此外宕底残留弧丘、断垣和两翼破体,影响土地的综合利用。
据已出露岩石看,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双溪坞群,平水组砂岩及第四系残坡积层。出露的侵入岩为斜长花岗岩和安山玢岩。其中砂岩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呈微~中风化,距地表0.5~2.0m为强风化;宕面北东侧分布一条斜长花岗岩;宕面中部分布一条安山玢岩,上部呈强风化,下部呈中~微风化,微风化岩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强度基本质量级别为Ⅲ~Ⅳ类。
3爆破方案的选择
3.1设计原则
根据原委托单位要求,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卸、排、挡”的基本原则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的基本要求,结合矿区地质环境条件、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当地的技术经济等各种条件,对治理的经济性、可行性、技术性、生态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后采用最佳治理方案。
遵循的原则有:
1. 确保矿区边坡安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2. 确保基础的稳定性,为以后的规划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3. 确保山体治理后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3.2爆破施工目标及施工任务
根据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结论及总体施工方案确定本工程的爆破施工目标及施工任务如下:
1. 爆破削坡,即:将坡上不稳定体通过爆破将其坡度削缓达到规定坡度;
2. 爆破破碎坡上危石;
3. 坡脚大块岩石二次破碎;
4. 爆破平整。
3.3爆破方案选择
针对本工程工程量相对不大,但工期较紧、周围环境一般、爆破与装运、填方等平行作业的特点,在爆破方案选择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达到最优的方案要求,按期完成本工程。
1. 爆破作业面如何能形成连续的循环作业,避免施工干扰,延误工期。
2. 爆破方案如何满足质量与安全的要求。
3. 爆破方案应综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便于集中管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根据现场勘测,根据施工任务,结合本爆破施开挖处相对较分散,拟采用深孔爆破和浅孔排炮控制爆破相结合的方案。中深孔爆破开挖、浅孔排炮削坡、修坡和清除大块危石。同时,根据本工程特点,由于开挖作业面较多,工期较紧,考虑到火工材料管理与运输方面的原因,计划采用集中钻孔,集中爆破的方法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单孔装药量与最大一次齐爆破药量,采用松动控制爆破方法,最大限度地控制爆破危害,减小爆破震动,提高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并确保施工进度。
4爆破技术设计
4.1浅孔排炮爆破设计
(1)孔径:采用YT18型或YT24型手持式凿钻机,孔径Ø=38~42mm
(2)最小抵抗线W:W=25~30d=0.9~1.3m
(3)布孔方式:采用梅花形或矩形方式布孔
(4)孔距a:a=(1.0~1.2)w=0.9~1.5m
(5)排距b:b=a=0.9~1.5m
(6)孔深1:1=1.5~2.5m
(7)单耗k:k=0.30kg/m3,根据实际爆破情况适当调整;
(8)单孔装药量q:q=kabl=0.36~1.40kg
(9)堵塞长度lo:不少于1/3孔深
(10)起爆网路:采用四通连接复式起爆网路或导爆管集束连接起爆网路,最大段齐爆不超过20个炮孔;
4.2深孔爆破设计
(1) 孔径:采用国产支架式潜孔钻机,孔径d=90mm;
(2) 台阶高度H:选择台阶开采高度H=5~12m;
(3) 超钻深度:超深是为了降低装药中心位置,以便有限地克服台阶底部阻力避免或减少留根底,保证开挖底部平整。根据经验,超深值一般可按底盘抵抗线确定,即h=(0.15~0.35)Wd,本次爆破取0.8~1.5m;
(4) 底盘抵抗线Wd:Wd=Hctg a+B
式中: Wd---------底盘抵抗线,m;
H----------台阶高度, m;
a----------台阶坡面角;
B----------从钻孔中心至坡顶线的安全距离。
Wd=2.8~3.0m
(5)钻孔深度L:本次爆破采用垂直钻孔,钻孔深度L=H+h。
钻孔深度L取5.8~13.5m;堵塞长度ho:取ho=2.8~3.5m;实际装药长度为3~10m;
(6)单耗q,取q=0.30~0.35kg/m3,施工时,可根据不同段的岩石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7)炮孔邻近系数m:炮孔领近系数m是炮孔间距a与炮孔排距b的比值,一般取为1.0~1.5;
(8)孔网参数如下:
为最大程度地降低爆破震动,严格控制爆破飞石的产生,采用多钻孔、少装药的原则,炮孔排距如下:
炮孔间距 a=mWd=3.1~3.3m
炮孔排距 b=asin60°=0.866a=2.7~2.9m
(9)单孔装药量Q=16.5~55kg;
式中: 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
a----孔距,m;
b----排距,m;
H----台阶高度,m。
控制单次最大齐爆药量控制60kg以内,最大起爆药量2000kg。
4.3施工要求
1、修筑钻机作业平台
在待爆山体上用挖机修筑上山便道和作业平台,保证人员及设备在平台上移动自由和按设计进行放样、设备安装和钻孔。
2、布孔操作和孔位确定
孔位应根据设计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布孔、测量、放样,按技术交底由现场施工人员安排钻孔,具体要求准、正、平、直、齐。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