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发扬姚明河精神,坚持人口计生工作第一要事不动摇 一是大力发扬姚明河精神。姚明河同志是xx县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也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按照中央、省、市领导学习姚明河同志先进事迹活动重要指示,在省市宣传部和省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我县成功举办了姚明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省有关地市进行巡回报告,广泛宣传姚明河同志先进事迹。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了“学习姚明河同志先进事迹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把姚明河精神贯彻到人口计生及全县各项工作当中,使姚明河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党委、政府
2、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管,做到常部署、常调度、常督导。年初县委、县政府与各级各部门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我县严格落实公共决策初审制度,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请人口计生部门参与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普惠政策,提前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和建议。在干部的入党、晋级、选拔、提职、任用、评优等方面,坚持用计划生育这个“放大镜”检验工作和实绩,只要计划生育不过关,就坚决否决。 三是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重点工作目标,建立了常年动态考核机制,加大对乡镇和部门的日常考核抽查。对市提出的7个单项否决
3、工作进行重点考核,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任用提拔的重要依据。 四是强化计生队伍建设。计生队伍实行绩效管理和职业化建设,村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落实“月报、月训、月发”制度。今年新增村计生专干参加省中专函授培训103人,参训率达到100%。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在大型企业和集贸市场建立了协会组织,严格落实各项激励措施,会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目前,全县6万多名协会会员工作在计生第一线,为幸福家庭和诚信计生的创建、基层群众自治的推进、计生政策的宣传落实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抓实“四个关键”,坚定不移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是抓实计生服务。深入实施“异地普查、轮岗服务、责任追究”12字工作法,强化
4、“严推异地轮岗、严堵冒名顶替、严格督导检查、严把服务上报、严查漏卡漏管、严厉责任追究”等六严措施,季服务工作质量明显提升。7月17日,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我县就“六严”措施的创新实践作了经验介绍。 二是抓实后进村转化和“双无”创建。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xx县直单位包村责任制,定期调度,一线督导,强力推进计生后进村转化和“双无”创建工作。经过验收评估,20个后进村全部实现了按期转化,“双无”创建完成了既定目标。 三是抓实行政执法。深入开展创建“阳光计生”行动,落实有序化访新机制,切实加强行风建设。认真推行“三评议”、“三公开”、“五监督”制度,畅通“
5、12356阳光热线”,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加强对执法过程监督,确保了执法规范性。按照社会抚养费“立案在县、征收在县、管理在县、支付在县”要求,明确征收主体,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依法征收,充分发挥县计划生育法庭的司法保障作用,确保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顺利推进。 四是抓实利益导向服务。 1、严格落实国家、省相关条例和规定。对全县4123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2598名城镇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发放10元奖金。对全县13名干部和职工独生子女父母落实退休时一次性3000元奖励,兑现率100%。对全县1050名扶助对象兑现奖扶金100.8万元,对55名特扶对象兑现特扶金8.37万元。 2、大力拓展奖励救助政策
6、。投资近100万元,免除了全县7540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的新农合、3432名城镇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的新城合投保费用,对30名考上二本以上的农村独生子女落实了每人5000元的补助金,对61户独生子女特困家庭发放了男孩家庭2000元、女孩家庭3000元的救助金,对独男户落实了每亩5元、独女户落实了每亩8元的种粮增补款。 3、深入开展“生育关怀情暖万家”募捐救助活动。救助困难计生家庭、计生贫困母亲、贫困女孩家庭、困难计生工作者、困难计生协会员291人,发放救助资金14.6万元。 4、认真落实农工委等8部门关于落实在普惠政策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的实施意见,投入优先优惠政策资金达360余万元。
7、 5、县人口计生局、人资社保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衔接的实施意见,给予计生家庭6类人员参保补贴,增发基础养老金,目前,已对7741人落实优惠补贴资金37.5万元。在利益导向服务上,我县制定的优惠政策和落实力度在全市均位居第一,在全省也走在了前头。在4月8日、6月12日全市人口计生系统会议上,我县两次介绍经验。4月13日,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尹爱东一行专门到我县调研利益导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破解“三个难题”,全面加强人口计生综合治理 一是破解住宅小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为破解住宅小区“计生部门无法管,有关部门不愿管,物
8、业公司不让管,小区居民不服管”的难题,我县增设封闭住宅小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站,配备计生协管员,建立了“政府主导、计生服务、部门负责、物业实施、专人协管”的“五位一体”服务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物业公司对小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作用,按照归口负责的规定,将物业公司对该小区内执行人口计生工作的优劣作为考核相关部门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加大工商、城管、建设、公安、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物业公司管理人口计生工作的监管力度。在此基础上,每月给予物业公司指派的计生协管员600800元的工资待遇,调动了物业公司和协管员的积极性。通过实施明确协管员职责、强化制度监管、问责归口部门等推进措施,真正使计生协管员同小区计生
9、服务站人员一起开展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常态管理。目前,我县流动人口全员信息录入率达到100%,2012年第四次季服务率达到95%以上,流出成年育龄妇女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1229人,流动人口验证率达到98%以上。同时,在县城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增设了22个药具免费发放点,让流动人口享受到同本地居民一样的“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今年6月5日,我县被评为全省第三批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居”工程示范点达标单位。 二是破解性别比综合治理难题。重点强化了五项机制。 1、强化领导保障机制。充实县性别比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实体运行办公室,明确政府办一名副主任主抓此项工作,逐级签订责任状,对完不成年度治理性
10、别比任务的乡镇和部门落实“一票否决”,给予责任人党政纪处分,直至撤职。 2、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政府牵头,人口计生、卫生、食药监、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合,定期开展严打“两非”行动。 3、强化孕前型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三级两全包保服务”责任制,县、乡、村三级计生工作人员对持证怀孕妇女实行全员全程包保服务,密切关注孕情。 4、强化利益引导机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破除歧视女性陋习,落实关爱女孩优惠政策,对男到女家户制定了政治上培养、生产上帮扶、生活上关心等政策,提高了女孩家庭的社会地位。 5、强化经常性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生人口数据信息通报制度、分娩实名登记制度等,使性别比
11、实现了稳步下降。 三是破解人口信息共享难题。建立人口信息通报制度,明确具体通报责任,有效化解了部门间政策和信息壁垒。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定期向人口计生部门通报分娩、防疫、落户登记、参合、结婚收养、出生证办理等信息;统计部门定期通报人口信息;工商、人资社保等部门定期通报办理相关证件查验婚育证明等情况。对通报不及时的基层单位负责人给予党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对部门实行“一票否决”。 (四)实施“六项创新”,着力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一是强力推进幸福家庭创建。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县开展创建幸福家庭共促文明和谐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了6条创建标准、13项服务措施、96项惠民政策。5月11日召开全县创
12、建幸福家庭三级干部动员大会,省人口计生委主任赵新专程到会给予肯定并提出指导意见,称赞我县的96项政策是惠民政策的大集成。全县45个创建责任部门和19个乡镇41个试点村已积极参与,通过宣传发动,试点带动,部门联动,各项惠民政策和服务措施正在有序落实,还在全国率先开发启用了创建幸福家庭综合服务系统软件,有效推进了创建工作。9月24日,在浙江宁波召开的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经验交流会上,我县作为唯一县级代表在大会上作了经验发言,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王忠禹、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和与会同志对我县创建幸福家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着力打造人口文化品牌。在全县广泛征集人口计生文艺作
13、品,创办了人口文化杂志,这在全国县级中也是少有的,还创作了人口计生之歌,成立了专业人口计生文艺宣传队,充分发挥县电视台人口在线栏目作用,广泛宣传正反典型。在县宣传文化中心开办了计生大讲堂,实施“计生惠民电影村村到”工程。深入开展计生“三下乡”活动,在县城安装计生宣传灯箱127个,计生宣传道旗100面,41个创建幸福家庭试点村全部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惠民政策,人口文化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三是关怀扶助失独家庭。8月2日,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对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实施关怀扶助的办法,制定了失独家庭父母年满45周岁,由县财政分别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建立志愿者队伍,开展亲情关爱等15项关怀
14、扶助措施,让失独家庭生活有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得到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截至目前,已对40个失独家庭中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52名失独父母发放了生活补贴。省人口计生委第十八期简报对办法内容进行了全文刊发,指出这是全省、甚至全国第一个系统地对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实施关怀扶助的办法。在浙江宁波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王忠禹指出:xx县算不上一个富庶的县,但新制定的关怀扶助失独家庭的措施投入之大在全国数一数二。10月2日,在全省关怀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座谈会上,省人口计生委主任赵新要求全省借鉴xx县救助失独家庭做法,确定全省救助年龄统一为45周岁。 四是积极拓展季服务。 1、延长服务时间。改变
15、过去季服务靠一个月集中活动的方法,根据各村已婚妇女多少,将服务时间延长至2个月以上,并利用外出人员赶庙会、过年过节返乡的时机提供服务,提高参检服务率。 2、拓宽服务人群。将免费服务对象拓展为所有已婚妇女和流入已婚妇女,并实现了全覆盖。 3、拓宽服务内容。改变过去单纯查环、查孕的做法,增加查体查病、乳腺和妇科病诊治、药具发放、卡证办理等13项服务,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4、延伸服务链条。对全县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室进行了全面整建,配齐了服务设备。狠抓了乡镇药具优质服务站建设,全县19个站全部达标。同时,县成立下乡服务队,入村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还聘请xx市285医院专家到村坐诊,让群众享受
16、到了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 5、实施无工作军人家属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通三”工程。出台专门方案,制定并挂牌公示了10项免费项目、8项减免优惠项目,确定了5家医疗单位,建立了服务档案,开展了全方位优质服务。11月1日2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处长纪玉瑄专程到xx县对此工作进行调研,认为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推广。 五是大力提升优生服务。 1、提升服务能力。县财政投资10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立优生检测p2实验室,配齐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建设了温馨舒适的服务阵地。对县、乡技术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和业务指导,重点岗位技术人员参加了国家和省、市培训。 2、科学运行。将优生检测年度任务分解到乡、村干部头上,定期通
17、报进度。制作优生宣传手册,利用县、乡、村宣传网络,广泛开展婚前、孕前优生知识宣传,严格服务程序,严把质量关。 3、加强督导考核。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重点指标,实行单项考核,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年底完不成任务,一票否决。今年以来,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9895人,占年度任务102%。6月10日,全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省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授予我县技术服务站“全省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 六是深入开展“爱心代理妈妈”活动。为真正关注关爱留守、孤困儿童,建立了“爱心代理妈妈”志愿服务团队,目前有女企业家、女教师、基层妇女干部和爱心人士2
18、300余人组成。“爱心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孤困儿童结对帮扶,每月至少两次走进结对孩子家庭,通过一起玩游戏、做手工、补功课等活动融洽感情。与留守、孤困儿童集体过生日,利用“六一”、暑假等节假日,举办“亲子红色游”护卫行动等专题活动,在冬日里集体为孩子穿衣戴帽,使亲情在“奉献、友爱”中倍加厚实,在“互助、进步”中持续发展。目前,2300余名“爱心代理妈妈”已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好事3300余件,捐款捐物折款120余万元。涌现出了“无私母亲”申玉梅、“榜样妈妈”张改花等一批代理妈妈先进典型。8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宣传推广xx县的“爱心代理妈妈”作法。 二、20
19、13年人口计生工作谋划 2013年,我们将以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为目标,以创建幸福家庭、打造人口文化为主线,着力创建五大计生: 一是创建阳光计生。坚决打破“不想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的传统思想,加强队伍职业化教育和作风建设,组织各行各业评计生;推行系统内的“下评上”;利用好12356阳光计生热线。通过培训教育,提升队伍执法水平,落实便民维权措施,严格落实社会抚养费征管用新机制,加强对再生育审批环节的监督抓好后进村转化工作,建立推行阳光计生的责任追究制度,真正通过构建阳光计生,取信于民,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是创建惠民
20、计生。利用好计生救助公益金和“生育关怀”基金,拓宽计生惠民政策的内容和奖励救助的人群,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生育关怀行动”和“少生快富”工程,督促各部门制定普惠政策时必须与计生相衔接,并突出优先的原则。以推行新农保和新城保为契机,加大对计生家庭的养老补贴,充分发挥计生敬老院的作用,真正解决计生家庭的养老之忧。 三是创建富民计生。协调农业、科技等部门,为计生家庭提供种植、养殖、加工等科技培训和指导。积极与扶贫、金融、林业等部门协调,共同制定对计生家庭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给予小额贴息贷款的扶持政策,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帮助两户计生贫困户脱贫。 四是创建合力计生。强化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部
21、门的责任,完善考核体系。深入落实流动人口“划线服务、归口负责、以房管人”三位一体服务管理新机制,大力推行封闭住宅小区流动人口协管员制度。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加强信息通报制度的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五是创建幸福计生。紧紧围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六条标准、13项服务措施、96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幸福家庭综合服务软件的作用,以关爱女孩行动、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等为载体,全面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大力倡导性别平等、权力相同、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观念,倡导低消耗、低污染的家庭生活方式,推进新型家庭文化建设。加大对失独家庭、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及其它特殊困难家庭进行扶助。大力提高计生优质服务水平,提升生殖健康水平,让人口计生事业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甜蜜事业。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