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80090 上传时间:2025-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飨(xing)士卒 美姬(j) 鲰(zhu)生B卮(zh)酒 樊哙(kui) 瞋(chn)目C目眦(z) 除臣洗()马 参乘(shng)D啖(dn)之 桮(bi)杓(sho) 披帷(wi)2、下列各组词语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衰:家门衰微。祚薄:福薄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功,指穿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的人。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人。 C、茕茕独立:无依无靠,孤孤单单。茕茕:孤单无援的样子。独立:孤立无依。 D、形影相吊:吊:悼念。3、下列加点的词活用

2、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左右欲刃相如4、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大王来何操?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竭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C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帏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耳闻目睹,心情顿感紧张。 鸿门宴中,刘

3、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6、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约为婚姻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财物无所取 D沛公居山东时7、找出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不同其它各项的一项( )A、 沛公安在? B、因击沛公于坐。C、 大王来何操? D、君何患焉?8、找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距关,毋内诸侯 B、夙遭闵凶C、国不堪贰 D、若阙地及泉9、对鸿门宴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和秦王朝的对抗中,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B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描绘了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

4、澜起伏,扣人心弦。C鸿门宴中的刘邦是线索人物,故事从曹无伤告密、范增建议诛杀刘邦开始,记叙了刘邦如何赴宴、应对项羽和最终的逃离,井井有条,是叙述史实的典范。D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刘邦,依靠项伯的智谋,巧妙地消解了与项羽的紧张关系,并且最终清除了内奸曹无伤。10、左传的体例属于 ( ) A、国别体 B、传记体 C、编年体 D、纪传体11下列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吾得兄事之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常以身翼蔽沛公D籍吏民,封府库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又以刃刺酒翁。 B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C臣具以表

5、闻,辞不就职。 D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参考答案1、A鲰zu生。2、D吊:安慰。3、C 。4、A。(A项省略介词“于”,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其它是宾语前置)5、C。 6、C 。7、B。 8、C 。9、D。10、C。11、D(名作动,其余名作状)12、D。(D项“凭”,“凭借”,其余均为“用”)二、阅读与理解 (每题3分,共48分)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

6、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喏。”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从百余骑 (使动用法,使随从)若入前为寿 (如果)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请允许我)翼蔽沛公 (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1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良曰:“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

7、坐。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二)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李密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8、,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本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B作者在本段说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D本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三)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

9、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2,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7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

10、物以相之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于仆碑,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其孰能讥之乎18、与“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此三者,吾遗恨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9、作者认为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 A两个:有志,不随以止 B三个:有志,有力,有物相之C四个:力,志,

11、物,不随以怠 D五个,志,力,物,已不悔,人不讥 (四)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20.下列与“难为俗人言也”中“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重为乡党所笑 B. 为十表,本纪十二C. 故士有画土为牢 D. 不足为外人道也21、对上段内容的理解不正

12、确的一项是( )A.上面文字记叙自己遭受腐刑之后,完成史记创作的经过。B. 介绍了史记所包含的内容及所记事件的历史时期和创作风格。C. 能够体现其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内涵的句子是“就极刑而无愠色”。D. 表明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要将此书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之作。【13、【答案】(若,你)。 14、【答案】D(A、B、C都是状语后置;D是省略句,与(之)饮。) 15、【答案】C(项羽只是“默然不应”,不是“坚决反对”) 16、【答案】B(“不矜名节”,不是考虑名誉和节操。)17 【答案】C C项,至,到达。A项,于,(1)到了;(2)对

13、于。B项,以,(1)而且;(2)因为。D项,其,(1)他们(代古人);(2)难道。)18 【答案】D(和例句一样,都是介词结构后置) 19 【答案】B 20 【答案】D(为,当介词,“对”。) 21、 【答案】B(创作目的,不是创作风格。) 】 (五)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14、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2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5、( ) A署:暂时代理。 B甲:穿上盔甲。 C恣:纵任。 D戢:训练。 2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遇不可,必达其志。 A、杀一老卒,何甲也? B、裂裳衣疮。 C、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D、尚不愧奴隶耶?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以刃刺酒翁 愿奉军以从 B 太尉笑且入 罪且及副元帅 C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今尚书恣卒为暴 D 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甲者愕 2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请假设草具 B 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C 段公,仁信大人也 D 朱泚幸致货币 (六)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16、。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翳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

17、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2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郑伯克段于鄢 克勤克俭 B 尔有母遗,翳我独无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D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人将启之 公赐之食,食舍肉 B 子封帅车二乘以伐京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C 尔有母遗,翳我独无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D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28、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

18、一项是: A大叔完聚,缮甲兵 完善 B段不弟,故不言弟 不像个弟弟 C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同类的人 D其是之谓乎 说 参考答案 22、D(戢:收敛、管束。) 23、C(AB、名词作动词; C、与例句同,使动用法;D、愧对,动词) 24、D(A用、介词/而,连词 B并列连词/将,副词 C替,介词/做,干,动词 D助词,的人。) 25、 B(A古:假,借用;设,设置/今:指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C古:指长者/今:指成年人 D古:指财物/今:钱) 26、B(A战胜;能够 B赠送 C名词活用为动词,挖隧道;隧道 D完成;保全) 27、D(A代词,代共叔段;代词,代颍考叔 B目的连词;把C你;

19、你的D到) 28、A 聚:聚集 三、拓展阅读,完成2931题(共14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亦身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

20、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自刎而死。29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每项2分,共8分)A . 地方:_ B . 王:_C . 被:_ D . 购:_30 . 文中划线句子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 . 小,里,人,也,渡。 船,至,渡。 B . 小,里,万,也,渡。船,至,渡。C . 地,里。人,也,渡 ! 船,至,渡。 D . 小,里,人,王,渡。船,至,渡。31. 翻译“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一句(3分)译文:_ _ _【 参考答案 29 . 依次为:土地纵横 ( 方圆 ) ;让做王;遭受;悬赏。 30 . A 31 我听说汉军悬赏我的首级千两黄金,封万

21、户侯。我替你做好事(或,我成就你的功德)。】四、默写和翻译(40分)32、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25分)1如今人方为刀俎,_,何辞为?(鸿门宴)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茕茕独立,_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_,_。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_,_。_,_。(陈情表)5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而不能至者, _,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7. 古者富贵而名摩

22、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乃赋离骚;_,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_,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8亦欲以_,_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9_,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咏项羽)10_,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_?(项羽垓下歌) 。33、课文翻译(5句,每句3分,共15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今少卿乃教以推贤

23、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5)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五、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35题。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24、。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

25、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

26、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

27、,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注余光中,台湾作家。 34.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要加“冷”字?(6分) 35.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6分) 34 【答案】因为“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作者与祖国分离,唯有“雨”成为二者的联系。 “冷”字一方面突出了春寒料峭的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祖国亲人而产生的凄冷之情。 【评分标准】“雨是自己与祖国的联系”2分;“冷”是雨的外在特征2分;与作者的情感一致2分。 35 【答案】文中大量使用叠音词写雨,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滴滴点点滴滴”等,不仅把春雨细密飘洒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渲染了环境气氛,更便于表达作者心中那连绵不尽的缕缕情思,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评分标准】本题须结合实例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举出实例3分;对实例进行简要赏析3分。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如答题不规范酌情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