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云县2011年度农村改厕工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因地制宜推进改水改厕”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落实省、市农村新五件实事中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我县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今年我县改厕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工作为契机,以农村改厕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迅速掀起农村改厕新高潮。二、目标任务2011年度全县农村完
2、成改厕项目无害化卫生厕所任务13000户,其中:伊山镇1659户、杨集镇776户、四队镇802户、龙苴镇571户、圩丰镇630户、侍庄乡439户、南岗乡1121户、陡沟乡823户、穆圩乡959户、小伊乡1268户、白蚬乡620户、沂北乡964户、下车乡772户、鲁河乡566户、图河乡586户、东王集乡444户。确保以村为单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工作步骤(一)申报项目阶段(2月10日2月15日)1、确定项目乡镇、项目村。2、完成乡镇项目村省级项目申报。(二)启动阶段(2月15日2月28日)1、县召开会议,进行全面动员。2、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工作督查,检查改厕项目村、户
3、落实情况。(三)全面实施阶段(3月1日9月30日)1、项目村全面开展工作,完成省下达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任务,并对完成的改厕户进行编号登记造册。2、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工作督查,检查改厕进展。3、各乡镇的项目村按月将改厕进度报表报县爱卫办(项目办),由县爱卫办(项目办)汇总报市爱卫办。4、县爱卫办(项目办)编写改厕简报,报道改厕进展情况。5、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农业、建设、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四)考核验收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10月上旬,各乡镇须对项目村及面上改厕进行逐村逐户检查核实,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务。10月中旬,县组织
4、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及项目村年度改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10月下旬,完成全县工作总结,报县政府及市爱卫办。四、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1、县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改厕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爱卫办)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农村改厕计划、技术标准、组织培训、监督指导、检查考核、中末期评估和表彰等工作。县发改和经贸委负责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财政部门负责将农村改厕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按工程进度及时下拨。县建设部门负责对农村新建居民小区和住宅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进行把关,并将农村改厕纳入创建小康示范村
5、和新型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内容。县扶贫办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年度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贫困户的户厕改造。县农业部门负责沼气式厕所的建设和质量管理,结合沼气池建设同时进行厕所改造。县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农民在原宅基上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可以按有关宅基地面积标准适当增补510m2面积。县文明办、县农办、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创建文明镇村、小康示范村、生态镇村、卫生镇村的考核指标,合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2、县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由县爱卫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县农办、建设局、环保局、农业局、爱卫办等部门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具体承担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二)资金筹
6、集和管理1、多渠道筹集资金。农村改厕资金筹集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1)政府补助。按国家、省400元座、县财政50元/座项目村改厕给予补助,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村和农户自行筹集。(2)社会参与。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支持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本地区、本单位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技术、物资上给予帮助。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农村改厕。(3)群众自筹。除各级财政补贴的费用外,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所需的其它费用由农户自行负责。2、加强资金监督。县财政部门要设立农村改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按工程需要及时拨付,并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加强资金监督。改厕补助资金
7、根据灌政办(2007)56号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县卫生局等部门灌云县农村改厕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发放,补助方式要以村为单位向农户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年底县级财政及审计部门要对本年度项目村改厕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并将审计情况报送县政府及市卫生局(爱卫办)、财政局。(三)项目管理1、实行项目申报审批制县爱卫办(项目办)负责项目审批、组织考核验收工作,并抓好农村改厕施工及管理。2、规范施工管理(1)改厕器材采购。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采购,选用的所有材料、设备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书。(2)施工质量控制。因地制宜组织生产水泥预制件,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相关专
8、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施工进度控制。乡镇政府负责督查施工进度,并将进度上报县爱卫办(项目办),县爱卫办(项目办)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改厕进度,确保在2011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4)工程竣工验收。县爱卫办(项目办)组织相关人员对改厕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检查农民受益户情况,初步验收合格后报市爱卫办。3、加强使用管理。县爱卫办(项目办)要印发有关卫生厕所使用方法的资料,并深入农户,教会农民正确使用方法。(四)宣传发动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传媒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教育农民破除传统的用厕习俗和不良卫生习惯,引导农民建立健全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理解支持并自觉参与改厕工作。印发宣传画或资料,向农民宣传改厕有益于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卫生厕所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