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1 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v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二个基本要素。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以及和质量相对应的低成本历来是成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此,研究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是摆在广大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v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我国许多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未能达到期望的目标,或者因质量平庸无特色缺乏竞争力,或者因盲目追求质量技术指标导致质量功能过剩而脱离了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或者因资源投入不足而影响了质量,或者因资源过度消耗导致成本上升从而影响了价格
2、竞争力,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质量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未能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和经营发展目标很好地协调和统一。v质量成本是质量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综合体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能够很好地将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地联系起来,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并直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2v第一节 质量成本v第二节 质量成本核算(自学)v第三节 质量成本分析(自学)v第四节 质量损失v第五节 质量损失函数v第六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v第七节 劣质成本3第一节 质量成本一、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 质量成本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有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菲根堡姆等人首先提出的,随后在美国IBM、GE
3、等大公司相继推行起来并收到一定效果。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并在不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的核算与管理。质量成本也称质量费用,其定义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4v企业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和质量问题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质量成本只是其中和满意质量及不满意质量有直接关系的那部分费用。不能认为质量成本是指高质量所需要的高成本。恰恰相反,质量成本的内容大多和不良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或者是为了避免不良质量所发生的费用,或者是发生不良质量后的补救费用。5二、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成本由四部分构成,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
4、;外部故障成本。质量成本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61 预防成本 预防产生故障和不合格品的费用,包括以下科目。质量策划费用过程控制费用顾客调查费用产品设计鉴定/生产前预评审费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供应商评价费用其他预防费用等 72.鉴定成本 为评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试验、检验和检查的费用。外购材料及外协外购的实验和检验费用;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费用;计量服务费用;检验和试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其他鉴定费用.83.内部故障成本 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报废损失;返工、返修损失;质量降等降级损失;
5、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工损失;质量事故处置费用;内部、外部质量审核等的纠正措施费用;其他内部故障费用.94.外部故障成本 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投诉费用;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用;产品责任费;其他外部故障(损失)等。10说明v1、在质量成本的四项构成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为确保质量所进行的投入;内、外部故障成本是由于出现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随着预防、鉴定成本的增加,内、外部故障(损失)成本将减少。v2、质量成本中并不包括组织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v3、质量成本的计算,不是单纯为了得到它的结果,而是为了分析。11 三、质量成本的科目设置 企业质量成本的科
6、目设置一般为: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 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三级科目按二级科目分别展开。国家标准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中推荐了21个科目,企业可依据实际情况及质量费用的用途、目的、性质进行增删。12v从目前世界各国及国内各行业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情况来看,世界各国对质量成本二级项目(四个科目)内容设置都基本相同。13v案例:ABC公司从1995年开始启动质量成本项目,以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连续三年的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14v根据质量成本数据,编制成本报告 鉴定成本15v成本报告显示1995年全年质量成本达到年度销售额的14.2,因为
7、产品的质量问题给公司的盈利造成损失,通过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系统,到1997年已经下降到10.73,在假设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通过产品质量成本报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公司预防成本、鉴定成本的增加公司内、外部损失减少,公司全部质量成本从绝对值和比重都得到显著降低。16v质量成本绝对数量分析柱状图v质量成本相对数量分析柱状图鉴定成本鉴定成本17v综上所述,通过质量成本报告,可以发现如下结论:v1、降低质量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可以显著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2、加大对生产前的质量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质量成本和总成本。所以公司应加强研发阶段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3、质量成本贯穿产
8、品的整个生命周期。18第二节 质量成本核算(自学)一、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统计核算方法这种方法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取得资料。不注重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19v(二)会计核算方法v采用货币作为统一度量;采用设置账户、复试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一系列专门方法。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类似。v(三)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20二、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一)质量成本核算(二)质量成本的计量和计价制度(三)建立健全质量成本核算责任制21三、质量损失的核算(一)质量损失的账户设置。一般应设置
9、“质量损失”总账,下设“产品质量损失”、“工作质量损失”两个二级帐户,明细科目的设置可根据各企业质量损失的大小,质量损失各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择其要者设置,以有利于对最重要的质量损失项目进行收集和控制。(二)质量损失各部门责任分解。分别对设计开发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质量计划工作损失、采购损失和储备保管损失、人力资源损失、销售服务阶段、质量计划工作中的各种机会损失进行责任分解。22第三节 质量成本分析(自学)企业对核算后的质量成本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围绕质量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以反映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规律性;二是应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找出产生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围绕重点问题找出改进点,制定措
10、施进行解决。质量成本分析方法有定性的和定量的两种。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定量分析是能够计算出定量的经济效果,作为评价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指标。23v为了进行定量分析,一般应建立质量指标体系。企业内部的质量指标一般可分为三类:v1、基数比例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占各种基数的比例关系。其基数主要有: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利润、产品总成本等。v2、结构比例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内各主要项目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v3、质量投资效益指标,反映可控成本(投资成本)增加而使结果成本(即损失成本)降低的情况。24v一、基数比例指标v (1)质量成本率分析(每100元产品成本中的质量成
11、本含量)质量成本率=v (2)销售质量成本率(每100元销售额中的质量成本含量)销售质量成本率=25质量成本分析v(3)产值质量成本率(每100元总产值中的质量成本含量)产值质量成本率=v(4)销售外部损失成本率(每100元销售额中的外部损失含量)销售外部损失成本率=26质量成本分析二、结构比例指标(1)预防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2)鉴定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3)内部损失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4)外部损失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27三、质量投资效益指标v所谓质量投资,是指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就是可控成本。增加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所以增加投资的效益就是增加单位投资所获
12、得的内、外部损失的减少额。28v假定K1为上期投资额,K2 为本期投资额,C1为上期损失额,C2为本期损失额,则:v增加投资额:K=K2 K1 v减少损失额:C=-(C2 C1)v当K C时,投资是有效的。单位投资收益为:vt=C/K29v四、排列图分析法v应用排列图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直观明了。v如下页图所示。图中显示制造车间质量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工艺部门。还可以用排列图作追踪分析,如对制造车间质量成本作深入分析,直到一个产品、一台设备、一个工位、一道工序、一位操作者,最后找出可采用的改进措施。30300250200150100500千元百分比10050N260000元34.661
13、.57584.6100制造车间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其他部门工艺部门图 部门质量成本排列图 31质量成本分析五 灵敏度分析法v指把质量成本四大项目(预防、鉴定及内部损失、外部损失)的投入与产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效果或特定的质量改进效果,用灵敏度表示,其公式如下:32六 质量成本报告v质量成本报告是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上一期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或某一典型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建议的书面材料。是一定时期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总结性文件,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使用。33(一)质量成本报告内容vv质量成本报告的基本内容vv(1)质量成本数据vv(2)质量成本分析 (3)质量改进建议34v具体内容:v1、质量成本、质
14、量成本二级科目以及质量成本三级科目的统计、核算v2、质量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与基准期或前期的对比分析v3、质量成本趋势的分析结果v4、质量成本指标的分析结果v5、分析并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v6、提出对典型事件的分析结果v7、对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就作出文字说明。v8、对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35(二)质量成本报告分类v1、按提出单位划分v(1)车间(科室)质量成本报告v(2)财务部门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v(3)质量部门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36v2、按报送对象划分(1)厂级质量成本报告(2)车间(部门)级质量成本报告37(2 2)图示
15、式)图示式 采用Pareto图、时间序列图、因果分析图等图示方式整理和分析企业质量成本数据,可让阅读报告者一目了然地看出企业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3 3)陈述式)陈述式 通过文字方式来描述企业质量成本发生的状况、问题和改进建议。(4 4)综合式)综合式 采用表格、图示和陈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企业质量成本发生的状况,揭示企业质量问题、阐述企业质量改进方向。(1 1)报表式)报表式 采用表格形式整理和分析企业质量成本数据,可供阅读报告者简单明了地掌握企业质量成本的全貌。3 3按报告形式划分按报告形式划分38v4、按报送时间划分v定期和不定期质量成本报告v定期质量成本报告包括年报、季报、月报v不定期质
16、量成本报告是指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典型事件向有关部门提供的质量成本专题分析报告。39第四节 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应该是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由于质量不满足规定要求,对生产者、使用者进而社会所造成的全部损失之和。它存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甚至报废的全过程。涉及到生产者、使用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40一、生产者的损失 生产者的质量损失包括因质量不符合要求,在产品交付前和交付后的两方面损失。其中包括有形的损失和无形的(隐形的)损失。有形损失是指可以通过价值计算的直接损失,如废品损失、返修损失;销售中的安装修理、退货、赔偿、降低降价损失;辅助生产中的仓储、运输及采购中的某些损失等。无形损失
17、如产品质量不好影响企业的信誉,使订货量减少,市场占有率降低。41二、消费者(或用户)的损失 消费者损失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质量缺陷而使消费者蒙受的各种损失。如使用过程中造成人身健康、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能耗、物耗的增加;人力的浪费;造成停用、停工、停产、误期或增加大量维修费用等,都属消费者的质量损失。毫无疑问,假冒伪劣产品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42三、社会(环境)的损失 生产者和消费者损失,广义来说都属于社会损失;反之,社会损失最终也构成对个人和环境的损害。这里所说的社会损失主要是指由于产品缺陷对社会造成的公害和污染,对环境和社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以及对社会秩序、社会安定造成的不
18、良影响等。43四、质量波动及其损失(一)质量特性的波动特性 同一批产品,即使是由同一个工人,用同样的材料、设备,工具在相同的环境下制造出来,其质量特性值也或多或少会有所差别,而不可能保持绝对一致,这就是质量的波动。(二)质量波动损失 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能采取措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通常所谓的合格品或优等品,只不过是误差较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波动,必然会给生产者、使用者或社会带来损失。44第五节 质量损失函数 日本质量管理学家田口玄一(Taguchi)认为产品质量与质量损失密切相关,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中,由于质量不满足规定的要求,对生产者、
19、使用者和社会所造成的全部损失之和。田口用货币单位来对产品质量进行度量,质量损失越大,产品质量越差;反之,质量损失越小,产品质量越好。45静态特性静态特性静态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动态特性动态特性动态特性计量特性计量特性计量特性计量特性望目特性望目特性望目特性望目特性望大特性望大特性望大特性望大特性望小特性望小特性望小特性望小特性计数特性计数特性计数特性计数特性计件特性计件特性计件特性计件特性计点特性计点特性计点特性计点特性质质质质 量量量量 特特特特 性性性性一、质量特性(一)质量特性分类46(二)质量特性波动v引起产品质量特性波动的原因称为干扰源。干扰源有以下三种类型:v(1)外干扰(外噪声)
20、:使用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产品功能波动。v(2)内干扰(内噪声):材料老化v(3)随机干扰(产品间干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5M1E等生产条件的微小变化,引起产品质量特性的波动。v田口认为,系统产生的质量损失是由于质量特性Y偏离设计目标值造成的,有偏离就有损失。47二、质量损失函数(一)望目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v(一)定义v设产品的质量特性为y,目标值为m.当ym时,则造成损失,y-m 越大,损失越大。相应产品质量特性y的损失为L(y),若L(y)在y=m处存在二阶导数,则按泰勒公式有:v根据假定,L(y)在y=m时损失最小为0,所以其一阶导数也为0,因此损失函数的右边第三项成为主要项。
21、48一、望目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v于是,质量损失函数的表达式为:v (7-1)v式中,k为常数,质量损失 函数的图形如右图所示。(m-,m+)为产品 合格的允许范围。49若有n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分别为y1,y2,y3,.yn n件产品的质量水平以n件产品的平均损失来表示,(72)50 由于质量特性值波动所造成的损失与偏离目标值m的偏差平方或偏差均方成正比。不仅不合格会造成损失,即使合格品也会造成损失,质量特性值偏离目标值越远,造成的损失越大。这就是田口先生对于产品质量概念的新观点。第一,质量损失函数如连续的二次函数曲线所示,质量特性仅仅在规范(T)以内并不一定表示产品质量优良,最佳的质量是质量特性
22、稳定在目标值上,波动最小。这就进一步形象地说明了新的质量概念。第二,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付用户后造成的损失,它不是制造方由于产品质量缺陷构成的质量成本。虽然田口的质量损失指的是对“社会的损失”,但这种损失最终仍然要影响到设计制造方,形成损失。51预期(平均)损失E(L)由于L(y)是随机变量,通常用L(y)的数学期望E(L)来表示预期质量损失。其表达式可以写成:从上式可以看出,我们将质量特性波动分解成两部分,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使方差和离差越小越好。52(二)k的确定方法v(1)由功能界限0 和相应的损失A0确定v功能界限0是指产品能够正常发挥功能的极限值。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为y,其目标值为m,
23、则当 y-m 0 时,产品能正常发挥功能,质量损失以式(7-1)计算,当 y-m 0时,产品丧失功能,此时的损失为A0 由式(7-1)得到 则有 (7-3)53v(2)由容差和相应的损失A确定v容差是指产品合格的允许范围。即当 y-m 时,产品为合格品,质量损失以式(7-1)计算,当 y-m 时,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的损失为A 由式(7-1)可以得到 (7-4)(2-3)54例题1v某电视机电源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Y的目标值m=115V,功能界限0=25V,丧失功能的损失A0=300元。v(1)求损失函数v(2)已知不合格时的返修费A=1元,求容差v(3)若产品的直流输出电压Y=112V,那么此产
24、品是否应该投放市场?5556v例题2:v气割某种零件共20件,各件尺寸与目标尺寸的偏差yi-m分别为:0.3,0.6,-0.5,-0.2,0,1,1.2,0.8,-0.6,0.9,0,0.2,0.8,1.1,-0.5,-0.2,0,0.3,0.8,1.3设功能界限0=3mm,超过该界限,零件装配不上,由此造成的损失为A0=180元,求这批产品的平均质量损失。57v解:v由公式(7-3)可以确定系数kv由式(7-2)计算出平均损失函数58(二)望小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v望小特性Y是不取负值,希望Y越小越好且波动越小越好的特性,所以可以看做是以0为目标值,但不能取负值的望目特性。v设Y为望小特性Y,
25、由望目特性损失函数,令m=0,就得到望小特性的损失函数为:59(三)望大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v望大特性Y是不取负值,希望Y越大越好且波动越小越好的特性,望大特性Y的倒数就是望小特性.v设Y为望小特性Y,由望小特性损失函数,可得到望大特性的损失函数为:60第六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的经济性所谓产品质量的经济性,就是追求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给生产者、消费者(或用户)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总损失最小。质量经济性强调产品不仅要满足适用性要求,还应该讲求经济性,也就是说要讲求成本低,要研究产品质量同成本变化的关系。质量与费用的最佳选择,受到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好,使用户满意;
26、另一方面要保证支付的费用尽可能低。61二、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经济性在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时,除满足国家规定的有关技术方针、政策等之外,其原则是尽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的利润一般决定于产品的价格与产品成本的差额,而成本和价格往往又决定于产品的质量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最佳质量水平。因此,最佳质量水平决非最高质量水平,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62三、提高质量经济性的途径(一)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性1、做好市场需求的预测2、设计中要有完善的技术经济指标3、注意质价匹配4、重视功能匹配(二)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经济性(三)提高产品的使用过程的质量经济性63v产品的寿命周期包括三个时期:开发设计
27、过程、制造过程、使用过程。v(一)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性 1、做好市场需求的预测。64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性2、设计中要有完善的技术经济指标,要对总体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到设计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综合地考虑质量的社会经济效益。3、注意质价匹配。4、重视功能匹配。65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性(二)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经济性v从质量损失函数的形式,也可以看出,制造过程严格采取措施控制质量特征值的稳定性以及减小质量特征的分散程度,就可以减小质量损失。可以运用前面所讲述的各种工序控制方法,对工序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诊断、控制和改善。66v(三)提高产品的使用过程的质量经济
28、性v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不仅与设计和制造成本有关,还与使用成本有关。产品使用过程的经济性,是指在产品的使用寿命期间的总费用。v使用过程的费用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产品使用中,由于质量故障带来的损失费用。2.产品在使用期间的运行费用。67第七节 劣质成本一、劣质成本的概念 劣质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简称COPQ)是6管理中常用到的术语。它是指由于质量低劣造成的成本损失。换句话说,是由于没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额外付出的成本。劣质成本分为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两大类。68预防成本鉴定成本返工成本文件延迟失去商机报帐或结帐错误未完成销售定单赔偿金人员流动频繁上门服务支出过多69
29、v通过对劣质成本的不断研究,人们发现:v1劣质成本要远大于财务报表上显示的数字;v2不仅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会产生劣质成本,在组织的支持过程中同样会产生;v3这些成本大多是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的。v如果能够准确识别劣质成本,尤其是那些隐含劣质成本,不仅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还能同时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真正地消除产生劣质成本的因素。70二、劣质成本的构成非增值损失成本预防成本中的非增值部分鉴定成本中的非增值部分故障损失成本鉴定成本中分析故障原因部分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71v1预防成本中的非增值部分。指的是所花费的预防成本中,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那部分成本。v2鉴定成本中的非增值部分。指为了预防而进行检验,但是却未达到预防目的的那部分成本。v3鉴定成本中的分析故障原因部分。指为了分析质量低劣的原因而进行的试验、检验和检查所发生的费用。72(三)劣质成本的分析v劣质成本是由工作上的错误和缺陷造成的,而这些工作遍及组织系统中的各个部门,渗透于不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分析劣质成本要从组织系统和过程网络两方面入手,通过相应的路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深入。使劣质成本信息得到充分的识别,为质量改进项目提供界定的依据。73三、劣质成本分析从组织系统入手从过程网络入手识别非增值过程识别工作错误和缺陷收集劣质成本数据分析劣质成本信息建立劣质成本报表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