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下册第五至七单元检测卷.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70014 上传时间:2025-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五至七单元检测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册第五至七单元检测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五至七单元检测卷 一、 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政治制度     B.法律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 2、我国第一架国产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是在( ) A.1954年 B.1955年 C.1956年 D.1957年 3、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 A.核反击      B.海上巡逻      C.空中侦察      D.两栖作战 4、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空军在战斗中经受考验,它使美国的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这一场战争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5、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6、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的主要目的是:( ) A.对抗美帝国主义,打破核垄断 B.加强国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 C.展示国家实力,树立在亚洲地区的领导地位 D.震慑仇视中国的国家,与帝国主义展开军备竞赛 7、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相互尊重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平等互利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他最早提出是在( )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 C.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时 D.1954年,周恩来与缅甸总理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时 8、2005年为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亚非国家的领导人再度聚首万隆,重温“万隆精神”。“万隆精神”是指( ) A.周恩来总理的卓识 B.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C.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D.合作中求发展,竞争中求生存 9、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 “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一边倒”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曾冰冻了20多年,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其原因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式的变化 ③中美国家战争状态消失 ④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功访华: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12、1971年7月9日,一架从巴基斯坦卡拉奇起飞向西飞行的美国专机,在空中突然掉头直飞中国,开始了神秘的“破冰之旅”,你可以猜到飞机上有美国的重要人物:( ) A.基辛格 B.尼克松 C.布什 D.卡特 13、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核心和敏感问题,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达成的共识是:( ) A.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美国只承诺撤出在台湾的全部美国武装力量 C.美国只承诺不在政治领域支持台湾当局 D.中美同意在适当的时间再讨论台湾问题 14、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 15、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16、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④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为发展高新技术,追赶世界先进国家,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 ) A. “九年计划” B. “836计划” C. “863计划” D.科教兴国计划 18、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书本 19、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从( ) A.20世纪9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初   D.21世纪 20、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A.小学教育     B.职业教育    C.中等教育     D.义务教育 21、“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下面哪位国家领导人说的?(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22、北京申奥成功说明了:( ) ①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②中国的经济实力提高了 ③中国已经成为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国家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23、改革开放前,大到钢铁,小到毛巾,城镇居民要购买,都必须到国营的供应点凭票购买,不能多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物资严重匮乏 B.国家的计划 C. 生产力水平低 D.社会需求量大 24、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 “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B.从学校毕业后,一律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C.就业渠道拓宽 D.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25、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二、非选择题 26、(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奉,颐和园又搭天棚。” 材料二: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来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材料一中“台湾今已归日本”,台湾是在哪次侵华战争中,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2分) (2) 材料二中“为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谁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2分) (3) 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这一伟大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得以实现?(2分) 27、(9分)新中国成立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 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九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活动。 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海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2分) 时 间 外 交 成 就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权利;中日、中美建交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 加入WTO;APEC会议在我国成功召开 图说历史: 图三: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会谈 图一: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 图二: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图一中美国尼克松总统何时来到中国?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什么?(4分) (2)五星红旗在何时召开的哪次会议后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的?(2分) 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国际法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1分) 2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内容规定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你认为“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 中国参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 举出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精神? (4) 举出材料二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的一个例子。 (5)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0、 简答题: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