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镇建设工作计划三篇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镇建设工作计划三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一、私房审批工作 全年全乡共受理申请建房农户共45户,已上报并批准共45户,用地面积5160平方米。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程序审批,做到符合两个规划,并做到“四到场”:定点到场、取样到场、砌基到场、竣工验收到场,杜绝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批东建西的现象。对在建农户,严格落实施工挂牌制度,要求建房户聘请有证工匠施工,并签订施工合同,村镇建设办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大力提倡建房保险。目前在建农户挂牌率100%。 二、村庄规划编制 *乡由原来27个行政村,经去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合并为现有10个
2、行政村,根据今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向,设立了*、*、*、*4个中心村。目前*、*两村已完成中心村规划设计工作。 三、农村困难户建房工作 成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领导小组。年初各行政村初上报*年困难群众住房户。目前,9户农户建房已基本完工。 四、土地复垦工作 1、建设用地复垦工作 本年度*乡宅基地复垦任务为100亩。原经市造地改田和土地整理小组下文公布,我乡*村、*村、*村、*村、*村、*村等6个村共9只项目被列入*年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总面积109.41亩,共动迁农户46户,拆除建筑5199平方米。另*年年*乡未通过验收的3个宅基地复垦项目:中溪村宅基地复垦项目29.6亩、*村宅基地复垦项目29.
3、05亩、杨家村宅基地复垦项目8.03亩,共66.68亩。 目前,09年项目除*村颜家桥头、回龙村两项目未动工外,共有5只项目完工,并于10月22日经杭州验收通过工程验收。其中各项目初报验收面积:*村16.64亩,*村10.7亩,*坑口18.5亩,*4.87亩,*(原*、中塔两项目合并)7.7亩,*10.5亩,合计68.61亩。另*年项目*村宅基地复垦项目29.05亩、杨家村宅基地复垦项目8.03亩,也已经杭州验收通过。 2、土地开发工作 *年,*乡土地开发(造地)项目立项的共有3只,开发总面积167亩。 (1)、*村土地开发项目37亩,地处*村*洪。 (2)、*村土地开发项目66亩,两区块分别
4、位于下干溪竹坞里段和下南坞小洪春。 (3)、*村土地开发项目64亩,地处塔坞自然村垅统坪。 另造地、补充耕地整改项目1只。*村造地、补充耕地整改项目,地处*村*坞,原为*年度造地项目。已完工待验收。 五、集镇建设工作 1、完成小樟村汽车站建设前续工作,并已开始动工建造。 2、完成集镇1号道路建造前续工作,并已动工。 六、交通工作 *中塔公路。全长3.62公里,总投资415万元。原190万投资经图纸会审后,*村1.2公里路宽2.5米要求调至3.5米,增设安全护栏,现按图纸设计总投资万元,已着手申报立项。 *大桥:全长240米,宽12米,高30米,桥头接线330米,总投资900万元,于*年11月开
5、工,现工程完成桥墩5个与总工程量50%,主体工程09年12月底前完工。09年2月底全线完成通车。存在问题:路西养殖场受夜炮影响;工程材料差价问题突出。 农村联网公路:上南坞牛峰岭:长3.5公里,投资*年;*至梅洲:全长1.5公里,投资80万元,安排时间*年。颜家格头至五云岭脚:全长4.6公里,投资2*年 七、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在全乡共发现新违法建筑3起:*潘永年竹制口厂,已处理;下溪养鸡场;再生物资有限公司; 八、工匠培训工作 组织进行了工匠证书培训,全乡共有21名工匠进行了上岗培训并取得了证书。 *年主要工作计划 1、加速*乡集镇建设,*乡中心车站及*1号公路等集镇配套设施建设。 2
6、、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户建设审批手续,严格按照两个规划进行选址。开展好农居点建设项目,充分合理利用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对农居点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划,严格控制。 3、做好建设用地复垦图版详查工作,为新的宅基地复垦工作打好基础。新土地开发项目3只:*村毛荣坞、*村杨坞、*村。 4、继续搞好集镇建设。 (篇二) *年,全市村镇建设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以推进特色中心镇建设试点为突破口,积极开创我市小城镇建设新局面;以推广“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体系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以推进迁村并
7、点试点工作和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为创新点,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服务指导。强力推进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在保质保量完成*县、*县县域体系规划评审报批的同时,*县、*县、*县也要完XX县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村庄和乡镇规划建设提供依据;建制镇和乡集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要达到100%;重点镇和特色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40%以上;村庄规划完成80%以上;着力抓好中心镇、试点村、迁村并点和危旧房改造四个方面的试点,形成新亮点,探索新经验,培育新典型,开创新局面。重点工作如下: 一、加强城乡规划法的宣传,搞好学习培训。采取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入基层,广泛宣讲城乡规划
8、法,引起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为推动我市村镇规划工作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积极组织参加省建设厅培训学习的同时,搞好县乡管理人员培训,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奠定基础。 二、加快规划编制步伐,提高规划质量水平。*年,积极推进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县、*县要加快进度,尽快完成评审报批,为编制全县村镇规划和依法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县、*县、*县年底前基本完XX县区域村镇体系规划;五县今年完成所有乡规划,力争完成全部村庄规划;重点镇和14个特色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五区完成所有远郊乡规划修编,完成全部村庄规划。各县(区)要积极落实规划资金,抓好人员、经费、任务的
9、落实工作,严把规划编制质量,扎扎实实做好登记备案和验收工作,对进汴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和专业人员进行验资审核、登记备案,有效规范规划编制市场秩序,确保村镇规划编制质量,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着力抓好不同类型试点,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开展特色中心镇建设试点为突破口,大力开创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根据省委到2010年,发展100个左右的特色中心镇,使其成为县城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的要求,我市确定以14个镇(乡)为试点,加强服务指导,探索总结经验,力争5个以上特色中心镇列入省试点。抓好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综合试点,根据不同类型探索不同的经验和特点,积极搞好推广工作,不断将新农村建设推向新水平。积极
10、参加省“中州名镇、中州新村”、“历史名镇名村”、“优秀村镇规划”、“村镇优秀住宅小区”、“康居示范村”等评选活动。以推进迁村并点工作和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为创新点,大力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服务指导。根据省“迁村并点工作”现场会精神,采取抓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积极、适度、合理地开展迁村并点工作,加强指导,科学规划,稳妥实施,防止一哄而上。按照国家和省厅的部署安排,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重点指导*县农村危房改造,有效促进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开展规划设计技术下乡服务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基层,把先进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和节能技术介绍给农民朋友,为农民建房提供服务,提高农村建房的质量和水平。 四、加
11、强规划管理,依法实施督查。严格规划管理,规范村镇建设程序,在建制镇规划区内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在乡、村规划区内推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依法严守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没有按规定完成规划的乡镇和村庄不得办理任何规划建设手续。严格执法,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凡不符合村镇规划要求的决不审批,规范“一书两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有效发放,积极开展村镇规划效能监察。 五、加强整治,积极引导,改变村容镇貌。加大农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建设村庄道路和给排水系统,完善公共环卫设施,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鼓励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发动群众在庭院和房前屋后种
12、植花草果树,搞好绿化、美化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大力推进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各县(区)要加强对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积极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筹措资金等方面不断总结和探索成功经验,年底市将评选一批试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 (篇三)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启动之年。*年,村镇建设按照“一个集镇就是一个景点,一个村庄就是一道风景”的建设理念,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综合整治,大力
13、建设宜居村镇。 *年主要工作任务是。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推动7个镇各建1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10个生态示范村;新启动5个宜居村庄建设,完成村庄整治20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加强村镇规划管理,村镇建设规划管理覆盖率100%,办证率100%;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0%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一、加强村镇规划管理,科学引导村镇建设 1、加强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能力。 2、规范办证流程,全面推行网上审批,使村镇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100%,办证率100%。 3、加大规划调控力度,启动居民点规划调整,研究拆村并点
14、长效机制,优先将基础设施项目安排集中居民点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建房。 4、编制新农村示范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科学指导居民点建设。 5、推广现有特色民居,控制公路沿线建房风格。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集镇面貌 1、加强重点镇、特色镇建设指导和推进,继续抓好河溶镇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工作。 2、推动7个镇各建1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支持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加强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指导每镇各建一个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压缩站,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4、实施一批人行道改造、路灯更换、绿化补植、小街小巷硬化、
15、环卫设施配套等小项目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 三、加强村庄综合整治,推进建设美丽乡村 1、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指导建设10个生态示范村。 2、继续抓好宜居村庄示范点建设,建立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工作机制,启动王店镇双莲村、河溶镇前合村等宜居村庄建设。同时,积极谋划项目,通过3年建设,每个镇(处)建有一个以上宜居村庄示范点,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 3、结合“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由点及面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完成村庄整治20个,并继续巩固整治成果,“十二五”末全面完成村庄整治任务。 4、抓好荆宜高速、汉
16、宜路、皂当路、远当路等“四线”沿线的民居改造,重点打造一条示范线汉宜路、一个示范镇草埠湖镇。 四、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1、突出抓好土坯房改造,制定实施计划,争取“十二五”末消除全市土坯房,*年消除公路沿线土坯房。 2、整合民政、残联、移民等部门资金,重点解决一批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的住房问题。 3、结合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统筹实施连片危房改造。 4、加强业务指导和现场抽查,严把对象审核、审批程序、资料整理、建设标准和网上录入关,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以上。 五、加强建设资金筹集,促进建设全面提速 1、坚持走“经营城镇”的路子,稳步推进乡镇房地产开发,筹集集镇建设资金,启动河溶镇旧城改造(原镇粮油公司)、淯溪镇香溪花园及月潭湖二期、半月金月佳苑小区二期等项目建设。 2、指导各镇做好农村垃圾处理、污水、供水、民居改造等项目的申报,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 3、做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资金的使用管理,引导各镇多方筹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4、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平台,结合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