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操作模式:确立目标 写法引路 搜集素材 独立成文 交流点评 修改文稿 书面誊清 批改指导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作文教学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学生的生活枯燥,作文无题材可写,所以写作兴趣不大,尽管教师费时费力地批改,却仍收效甚微建议: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真正进入一种境界,那么学生自然会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在平时教师必须亲自动手写下水文,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其次,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在每次作文评讲的时候将本班的优秀作文挑选出来,抓住优点重点表
2、扬,提高他们的兴趣。也可以成立班级文学社,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这样的做法会吸引很多爱好文学的学生,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的写作自信从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入手,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从优秀的作文中模仿,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例如,学习春,让学生模仿写景的句子写一段景物描写的片段,或写几句运用博喻和通感的比喻句;学习最后一课可以学习课文心理描写的句子,写一段自己心理活动。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抓住细节描写,激发创作灵感,课堂
3、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针对这些事件教师应恰当处理,甚至可以利用其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成为一次练笔的好机会。如学生上课做小动作,让其描写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有学生上课没带书或没交作业,让其描写被老师抓住时的尴尬的表情及心理;上课时一只小鸟飞进教室,学生争着观看,这时可让他们写一段场面描写;老师正在绘声绘色的讲课时,窗外响起隆隆的雷声,可让学生写大雨将至时的景物描写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不仅变乏味的说教为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学生受到教育,而且抓住了写作灵感,学生有话可说,锻炼了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当好导演,准确的把握好“度”,这些写作活动中要恰当运用时机,正确引导,不能喧宾夺主,只作
4、为课堂花絮,并且每次任务内容不能太长,控制在三百字左右,便于及时讲评,选出优劣,这样学生才不断能看到进步,写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四、提高学生的欣赏、写作能力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评改作文的意义,使学生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让他们意识到,评改的本领学到手后“一辈子受用不尽”。其次是印发评改示例和修改常用符号,让学生有样板,评改有规则。第
5、三,交待评改步骤:阅读全文-基本把握文意-动手修改,复查性阅读-给评语-成绩。第四,提出评改要求,以肯定处为主,眉批、尾批要根据训练要求具有针对性。第五,批改后各小组汇总后交教师总结评价。这种方式既解脱了老师的批改的工作量,又为学生相互鉴赏习作、取长补短,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对于学生的这些作文,老师批改要优先于其他作业,因为要尽可能早地、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思维和激情还没消失的时候去跟学生讲评。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能力。 五、培养积累的习惯摘抄名言佳句,背诵名篇,写读后心得,是积累语言材料、学习文章写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神韵的有效
6、方法。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这样,就把阅读、写作、感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可以这样来操作: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要求学生把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摘抄并背诵下来,把自己读后的感悟、启发、收获、看法写下来。教师定期检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积累成果。在这样的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或背诵优美的句、段,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一个学期至少应组织六次这样的课,学生的这种习惯才会在教师的督促指导下逐渐养成,如果教师仅是告诉学生要养成摘抄、作读书笔记、背诵的习惯,而没有定期的检查、指导及督促,习惯是不会养成的。 六
7、、培养善思勤写的习惯 初中生思想活跃,读一本书,看一部影视、听一首流行歌曲,他们都爱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大胆的评价。他们一般不缺乏灵感,但稍纵即逝。他们不善于以适当方式记录灵感,疏于动笔,这是初中生作文能力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勤于动笔,能记录下许多灵感、素材,能训练写作和书写的速度。可以用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的方式来培养其勤于动笔的习惯。布置学生写日记一定要先激发其写作兴趣,再讲清楚具体要求。让学生准备好日记本,并且让学生在扉页上抄下类似这样的句子:“写吧!写天上的云彩,写水中的波光;写清晨的霞光,写月夜的美景;写春的生机,夏的热情,秋的豪迈,
8、冬的冷峻。记吧!记下曾经的欢笑、流泪、感动、伤心、懊悔及委屈;记下每一次收获、成功、失落、失败的经历。写一写我熟悉而感动的人,我的亲人、朋友、同学及师长;记一记那些令我感动的事情、文章及歌曲。记下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记下成长历程中的每一次感动。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二是给学生提示日记的内容,打开思路,找到素材,明白日记的素材很广,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用心感受,要写好日记,是很容易的事,从而消除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 做好了这样的指导之后,就应该把相应的要求说清楚,日记的要求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定,不用每天都写,具体要求应体现阶段性,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特点。七、作文精批细改,重讲评教师批改时手勤一点,就能记录下许多优美的句子和好的词汇,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其他学生积累词句,开拓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受益,起到师生资源共享,教学相长。要善于发现作文中的“闪亮点”,在批改那些水平较差的学生习作时,要用放大镜与显微镜去发现,评论他们的优点。有时即使只寻到几个词或几个句子,也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褒扬。不妥的地方要加以商量的语气与之探讨,挖苦刺激的评语,尽力挖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