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扶风初中导学案年级七年级课型问题生成课主备人邓军侠复备人审核课题22.看云识天气本节课共 2 课时,第 2 课时全学期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2.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借鉴修辞、描写、谚语等写作手法。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重点借鉴修辞、描写、谚语等写作手法。难点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观察与联想。3.讨论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2、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等。 2.完成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上的部分习题。程序创设情景导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
2、学生行为时间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复习导入新课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回顾课文层次。3、 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天气的谚语。1. 复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板书课题。3. 明确学习目标。1、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兴趣。2、怀着对问题探究的热情走进文本。2分钟程序创设情景导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时间检查自学收集生成问题创设效果检查情境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回顾课文层次。3、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天气的谚语。1教师补充学生预中存在的不足。2学科长检查导读(生成)-评价单并评定等次4、收集学生预习中生成的问题。1.让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2.能提出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6
3、分钟合作探究全班展示创设自主探索思维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问题见导读生成单)1、 探究表述之美2、 探究语言之美3、 探究写法之美1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巡回检查。2.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3.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就预习中的见解、疑问与同伴积极进行交流。10分钟问题训练组内评价创设评价情境(旁白)现在,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质疑。1、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大胆的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2、教师要进行激励性、客观性的评价。1、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大胆的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2、教师要进行激励性、客观性的评价。1、在同学汇报过程中,其他学生要
4、认真倾听。并进行补充、质疑。2、做好记录。20分钟总结归纳提升意义创设反思情境学生独立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反思畅谈收获1、学生能够踊跃发言;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7分钟教学反思 班级姓名组别设计邓军侠审核课题22.看云识天气 导学提纲1. 导入新课。2. 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3. 合作探究。4. 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一、预习导学:(一)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1、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
5、西方,将有大雨。4、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二)填空1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_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_。2不一会儿,整座云山_了,乌云_着天空。二合作探究:1. 探究表述之美:请大家选一种云和彩,以第一人称方式作自我介绍。介绍要求:(1)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抓住特征描述。(2)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2.探究语言之美:请大家用“我认为 ”句美,美在“ ”的句式,就文章的语言说一句评论性的话。3.探究写法之美:我的问题: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初步尝试,大家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同问题,请将你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6、班级姓名组别设计邓军侠审核课题22.看云识天气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2.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借鉴修辞、描写、谚语等写作手法。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重点借鉴修辞、描写、谚语等写作手法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当堂检测: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穹窿( )( ) 2棉絮( )二、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4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
7、进入了梦乡。( )中考链接:阅读文段: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1在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1)(2)(3)2解释加粗划线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1)姿态万千:(2)变化无常:3用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
8、在全文中的作用。(1)原句:(2)作用:4云的特征是什么?5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第一课时答案:导读单:一2.释词:(鼎尖P202)二合作探究:2.(鼎尖P203) 3.鼎尖P205训练单:一3“恣”改为“姿”“弧”改为“孤”“缀”改为“辍”“颜”改为“谚”4D中考链接:天气:晴转多云,午后有小雨,风力12级。第二课时答案:导读单:一( 二)1透过 清晰 2崩塌 弥漫二合作探究:(鼎尖P203)训练单:二1比喻 2引用 3排比 4拟人中考链接:1.(1)表示前面是总说,后面是具体描述。 (2);表示前后是并
9、列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云的种种形态。 (3)表示云的变化情况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1)姿势与神态千变万化。“有的像羽毛,像雄狮,像奔马” (2)变化不定。“刚才还是白云朵朵,大雨倾盆。” 3(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这段是全文的总说,后面将作具体说明。 4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5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6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7不能。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往往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内的气
10、象情况,所以用“天气”恰当、准确。晴天云简表云 名云的形态变化高 度厚 度天气征兆卷 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像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积 云像棉花团 上午出现傍晚消散两千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 排列匀称两千米左右较薄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 名变化过程形 状位 置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云的光彩简表光 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 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高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层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