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课程资源在数学课堂教学利用中的有效性(一)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现存问题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材编写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已有很强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这可以从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优质课中看到,许多教师都精心地使用许多图片、视频、歌曲,引入故事、谜语、古诗等。但我们也不难看到教
2、师在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缺乏本质联系目前在数学教师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认识,认为好一堂课,就一定得要让学生学的有趣味。因此,不论课的类型、内容都会加上一些小故事,谜语等,提升趣味性。这作为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还是应注意其适用性,如能切实结合教材主题,选择性的利用资源,不是事半功倍吗?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年、月、日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引入:先用课件出示小白兔的图片,然后让小白兔出谜语给学生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了很久后终于有个学生猜到是日历。接着老师拿出许多的日历,
3、介绍日历的种类,随后再问学生:昨天日历上是几月几日,今天呢?明天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课题:年、月、日。这些活动看起来很有趣味,但是小白兔形象和谜语日历都与本课教学内容缺乏本质的联系,实属一种用来摆设的资源。2、只注重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为形式服务许多教师认为数学课堂尤其是优质课、公开课应做到资源形式的多样性,因此,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来辅助教学。毫无疑问如果利用得好,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课堂参与热情、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如果资源过多,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且花费很多的时间,这绝对不会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如,一位教师在上认识乘法时,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出示了像动画片一样精彩的画面“动物园一
4、角”,学生观察后开始发言,十多分钟了还在兴奋的讨论可爱的小动物。好不容易开始了学习内容,教师用课件出示算式:2+2+2,可能他觉得算式这个画面太单调,就在算式的周围加上了一些花边和几只飞来飞去的蝴蝶,结果这些蝴蝶再一次引起学生的窃窃私语,以致整堂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3、课程资源利用不充分还有许多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却没有对其充分利用,又忙于开发其他的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一教师拿出一张羊毛衫上的商标,商标上写着含羊毛32涤纶7.5氰纶60.5,却只在导入部分引出百分数,就没有再加以利用。4、课程资源偏离本意,失去作用由于教师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存在不当之处,缺乏细致深入的思考,因此所利用的课程资源无法发挥它所应承担的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求平均数时和学生做了一个打靶游戏。可无论学生怎样打靶,即使鼠标点击到靶外,打出来的却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环数。学生发现这一问题后,感到非常疑惑,顿时课堂气氛沉闷下来。本来教师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提高学习积极性,然后再利用设计好的数据引出求平均数的必要性,可结果学生一片不知所措,这远远偏离了教师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