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事故处理1.1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1.1.1 当值人员在事处理时的基本原则:1.1.1.1尽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1.1.1.2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保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1.1.1.3尽速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对重要用户应优先恢复供电。1.1.1.4调整系统运行方式, 使其恢复正常。1.1.2 当系统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向值班调度汇报事故概况,并派人员检查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及开关等一次设备状态的完好情况,以判断事故的性质,汇报当值调度,并可提出处理建议。1.1.3 汇报内容主要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及现象;(2)跳闸开关名称,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2、动作情况;(3)事故时周波、电压、电流等的变化;(4)一次设备的完好情况;(5)事故时的气象情况。(6)故障录波情况。 1.1.4 处理事故时的注意事项:1.1.4.1 值班员应冷静地根据保护动作情况、音响、微机监控指示、信号等信息迅速正确判断故障的性质范围, 并做好详细记录。1.1.4.2发现设备损坏而无法处理时, 应立即汇报调度及有关部门,在未作出正确判断之前,任何人均不得破坏事故现场;1.1.4.3凡发生故障及不正常现象,应汇报调度,严禁未作出正确判断前,自作主张,盲目处理。必须得到调度同意后方能进行处理。 1.1.4.4 事故处理必须有两人进行。1.1.5 为了防止事故扩大, 下列各项
3、操作可不待调度命令自行执行, 事后必须汇报调度及集控站, 同时应将处理过程详细记录。(1)将直接对人身有威胁的设备停电。(2)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3)运行中的设备有受损伤的威胁时对其隔离。(4)所用电停电时恢复所用电源。(5)手动断开因继电保护, 自动装置已动作而未跳闸的开关。(6)线路跳闸而重合闸投入不动作,在跳闸次数未超过许可值的情况下, 退出重合闸后强送一次。1.1.6 除1.1.5以外一切操作必须得到调度命令后执行, 对于较为复杂的事故处理操作,一面汇报一面处理,事后作详细汇报, 并将事故情况记录在值班记录及事故备忘录内。1.1.7 处理事故时,在取得调度命令后应立即执行;事故处理时
4、的倒闸操作可以不开操作票,但一次系统的操作应考虑二次保护相应的切换,防止误操作扩大事故范围。1.1.8 处理事故时,必须严格执行发令、复诵、汇报和录音制度,必须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汇报内容应简明扼要。值班调度员下达的调度令,受令者必须立即执行,不得延误;如当值认为值班调度命令有错误时,应予指出,并做简要解释;如值班调度坚持原来命令,当值应立即执行;如调度的命令直接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时,当值应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的理由向调度员说明,同时立即汇报上级有关领导。1.1.9 正值是处理事故的直接领导者, 应对处理事故的正确性负全面责任, 参加处理事故的人员都应在其领导下进行( 除对生命或设
5、备有威胁的时候例外), 积极当好参谋,做好助手。集控站负责人发现当班人员不能胜任时, 集控站负责人应明确宣布代理当班正值领导处理事故。1.1.10 当班正值认为由于人员限制影响处理时,有权召集非当班人员协助处理,并向他们交待安全注意事项,非当班人员不得无故拒绝。1.1.11 在发生事故时,当值人员应严密监视系统中的潮流、周率、母线电压等变化情况,当潮流接近或超过设备最大输送限额时,应立即汇报调度。1.1.12 开关断开故障电流的次数应符合一次设备运行规定的要求;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试送或强送前必须检查开关的情况及已经跳闸的次数,在允许范围内,先复归信号,带保护强送。1.1.13 事故发生后,应对
6、事故发生后的现象、汇报、处理的全过程在值班记录中作详细记录,严禁事后凭记忆记录,并将有关内容分别记入相应的簿册,更正微机一次系统运行接线图及开关跳闸记录,并对事故及处理过程进行分析评价。1.2 接地变故障和全所失电处理1.2.1 本所正常运行时10kV#1、#2接地变均运行,所用电用于10kV1#接地变,10kV#2接地变备用,所用电备自投投入。1.2.2 所用电无压的可能原因(1)系统全停。(2)10kV#1、#2接地变本身故障,接地变失压,备自投自投失败。(3)10kV#1、#2接地变均因故停役。1.2.3 不论何种原因所用电无电, 值班员首先调整直流系统供电方式, 使直流电压正常。1.2
7、.4 根据所用电无电原因分别处理如下:(1)若由于系统停电所致,可等待来电或通过其它变电所倒送电。(2)若10kV接地变本身故障, 应改另一台10kV接地变供电。(3)若所用电低压线路配电系统故障造成空开跳闸,应分路检查,切除故障部分后恢复所用电。 1.2.5 全所失压的现象:(1)所用电失却。(2)各出线、主变负荷显示为零。(3)母线电压显示消失。1.2.6 全所失压的原因:(1)进线电源中断。(2)进线开关跳闸(或本所越级跳闸)。(3)二次回路故障或人员误碰进线开关跳闸。1.2.7 全所失压后的处理:1.2.7.1汇报调度, 设法恢复所用电, 根据信号动作和微机显示,对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
8、况以及失压时的外部情况进行检查,判明失压的原因及性质,作好记录汇报调度。 1.2.7.2若由于越级跳闸及二次回路故障引起失压, 同调度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隔离故障设备,并注意尽可能保留现场,按调度命令指示进行处理。1.2.7.3若由于人员误碰引起,应将误碰的开关迅速合上,但必须停止一切工作。1.2.7.4若进线电源中断, 可不作任何检查等待来电。1.2.7.5由于系统引起造成全所失压,且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拒动,应迅速拉开主供开关,合上备用开关。1.2.7.6 全所失压后值班员应加强对直流系统的监视,断开不重要的直流负载,确保直流系统正常。1.3 线路及母线失电处理1.3.1 重合闸投入的线路开关
9、跳闸,当重合闸拒动时,值班员可以不经设备检查立即强送一次,然后报告调度。线路无保护的情况下,严禁强送。1.3.2 重合闸投入的线路开关跳闸,当重合闸不成功时,应汇报调度,由其决定是否强送。1.3.3 未装重合闸或重合闸停用的线路,当开关跳闸时,值班员检测开关无异常后可强送一次(开关跳闸次数已到规定值、或调度命令不得强送者除外)。 1.3.4 线路负荷超限额时,值班员应立即向调度汇报,是否限电拉闸,听侯调度命令执行。 1.3.5 母线失电是指母线本身无故障而失去电源,一般是由于系统故障、继电保护、开关误动或该母线上的出线、变压器等故障、开关或保护拒动,而使该母线上的电源开关越级跳闸所致;判断母线
10、失电的依据是同时出现下列现象:(1)该母线的电压显示消失;(2)该母线的各出线及变压器负荷消失;(3)该母线所供的所用电失却。1.3.6 母线失电的处理:110kV母线失电一般是由于上级电源全失或备自投拒动。该情况下值班员应汇报调度及上级部门,等待来电,并监视直流系统情况。10kV()段母线失电时,首先恢复所用电至正常母线供电,然后值班员应汇报调度及上级部门,再检查失电母线上的出线有无由于出线故障,保护动作开关拒跳而引起越级跳闸,如有则应拉开拒动开关,用主变10kV开关或10kV母分开关向停电母线送电;若该母线上无拒动开关则应拉开连接在该母线上的所有开关,用主变10kV开关或10kV母分开关向
11、失电母线充电,然后逐条送电。 1.4 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处理1.4.1 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发生单相接地后可以带接地运行两小时, 必须在两小时内查出故障点。1.4.2 1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现象:(1)“母线接地”信号发出。(2)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 接地相电压减小或为零, 非接地两相电压升高至线电压。1.4.3 在处理接地故障时, 应防止下列现象作为接地故障来处理1.4.3.1 空投母线时可能会引起铁磁谐振(此时现象和单相接地时基本相似)。因此一般不能空投母线, 在母线投入前带一线路运行。1.4.3.2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 此时也可能发“母线接地”信号, 值班员应根据
12、监控显示判别三相电压不平衡引起情况, 汇报调度。1.4.4 寻找交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方法:根据接地选线系统判别情况,可直接判别。1.4.5 10kV系统接地故障的处理:(1)首先观察接地选线装置判别动作情况。(2)对10kV开关室的可能接地线路或母线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并将情况向调度汇报。(3)根据调度的处理意见和命令进行拉路,并将拉路结果汇报调度。(4)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应将电容器退出运行。1.5 系统振荡的处理1.5.1 系统发生振荡时,监控显示数据大幅变化,电灯忽亮忽暗。当值应记录当时的电流、电压、周波及负荷情况,密切监视,及时汇报调度。1.5.2 若在电源对空母线充电时出现电压不平衡,且不平衡严重,则是引起了铁磁谐振。应立即断电或送出线路,破坏谐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