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开展低年级学生的德育教育儿童刚进入一年级时,教师就可对他们进行做个好学生的教育,使他们明白自己已经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了,而是一名小学生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一般都喜欢集体活动,因此老师要在他们心目中树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以集体为荣,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如:学校开展的“文明班级评比”“跳绳比赛”“小学生守则竞赛”等,让学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的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实践证明
2、,每一个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感到自己能为集体做一点事情而骄傲,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便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点鼓励,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如:可以开展捡纸屑、争做文明值日生、说文明语言、看自己是否比以前有进步,或者比较自己是不是比别人做得好,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
3、。因此,教师也应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进行德育渗透 ,使学生时时、处处、事事置身于正确的教育之中 ,既能学到知识 ,又能陶冶思想情操。教师一定要抓住看似小事实是大事的各种有益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升国旗活动、少先队活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等,都要教育学生积极参加 ,并努力做好。每次活动结束后 ,教师都要从正面进行总结 ,表扬做得好的 ,鼓励做得差的 ,并指出下次活动应该如何做等。教育学生必须注意勤俭节约 ,热爱劳动。从教育他们知道衣食住行来之不易 ,必须十分珍惜入手 ,扩展到教育和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种形式的劳动 ,进而使他们知道爱惜粮食和各种设备及公物 ,知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此外,还应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拉近与家长距离,与家长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总之,开展低年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从无到有,要从学生的养成习惯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