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尚志朝中小班化数学分层教学导学案课题等差数列性质及求和3课型复习 序号50206时间2014/0/01姓名层 班级高一主备朴亨洙组长签字旧知识连接(1) (3)(2) = =学习主题我能经历“等比数列性质”专题训练,体验方程思想方法,及转化为基本元素,和整体思想方法,领会转化思想并能熟练运用。分层目标1(A):我能学会用“通项公式”、“性质”来完成等差数列的简单的计算。分层目标2(B):在分层目标1(A)基础上学会用“方程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能完成等差数列的中等难度的问题。分层目标3(C):在分层目标1(A)和分层目标2(B)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方程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来
2、完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并领会转化思。导学流程学法指导(内容学法时间)重点识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 自研40min自研40min走进自主学习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11= B(A)58 (B)88 (C)143 (D)1762、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28,则其前10项之和为 ( )(A)140(B)280 (C)168 (D)563、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A63 B45 C36 D27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 )A B C D 5、等差数列的前m项的和是30,前2m项的和是100,则它的前3m项的和是A130 B170
3、C210 D6、若数列的前项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7、已知等差数列项和为等于ABCD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且数列的前项和为,求的取值范围.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1、题1A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2、题2(A)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3、题3(A)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4、题4(A)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5、题5(B)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6、题
4、6(B)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7、题7(B)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8、题8(B)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9、题11(A)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组研10min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自学时未解决的问题,组长明确展示主题,商讨并确定展示方案,做好人员分工及组内预演、培辅,确保人人有事做。针对自学指导和随堂笔记中填空部分进行交流,并相互评定等级;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学习目表:(1):全组实现分成目标(A)(2):归纳方法及领会方程思想,整天体思想及转化思想:;(3):会用符号语言描述
5、证明过程(4)、通过组之间的交流部分学生完成分层目标(B)及分层目标(C)(5):抽签决定展示方案.(6):大组长主持,根据本组展示内容合理分工,完成版面设计,做好展示准备展研20min方案1展示分层目标(1)A:展示第1,3,4题, 展示领会点和归纳经验及数学思想方案2 展示分层目标(2)B第6,7,8,9题展示不同方法, 展示领会点和归纳经验、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的思维过程方案3 展示分层目标(3)C1第10,11,12,13,14题展示不同方法,展示领会点和归纳经验、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的思维过程升研10min教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方法领会数学思想10、题AB层只完成第1,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前项和.所用的知识点: 领会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学情调查1、在“等比数列性质1专题”中哪些方法较熟练、哪些方法不会用。 哪些题会作、哪些题不会作(用题号),问题出在哪里?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已经形成了哪些解题经验 请精題整理,全部整理小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