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巩固和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社会对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职校英语教学面临着英语教学基础脆弱、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习气氛不浓、厌学现象普遍存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尝试从分析职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分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等对策措施,以提高职业中
2、等学校英语教学的水平。 一.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其职业性特点要求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的教育,所学、所教应紧密联系实际,要实用、有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英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企事业单位将英语水平作为录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对职业中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尝试从分析目前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入手,对我国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二.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 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英语教学基础脆弱 职业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学校英语教学资源不足、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按部
3、就班、缺乏创新、英语教学没有生机和活力。2. 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 目前,职校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成绩优秀的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日常会话,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成绩差的甚至不知道二十六个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3. 英语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目前职校英语的教学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解、分析语法、翻译课文、领读单词等,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分析,学生无选择地接受教师传授的一切。4.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当今提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
4、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很多职业中等学校的英语课还处于黑板、粉笔加录音机的传统模式中,这无疑严重抑制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应试中,语言应用性、交际性的本质特征无法实现。 5. 学习气氛不浓、厌学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的职校学生在初中时文化基础水平偏低,到职业学校学习无非是为了混张文凭以便就业,他们是不愿下功夫,更谈不上吃苦,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活动被动应付,课堂交流不畅,课余不主动朗读,日常用语交流少,大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导致了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困境。 三.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在新型职业技术人才急需的状况下,加强职校的英语教学,为学生塑造合
5、格的未来职业英语素质,是职校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英语教学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解决问题时应综合考虑,解决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因素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分层教学 目前职校生源的素质逐年下降、个体差异在增大、学生的各科成绩相差较大,尤其是英语这门基础文化课。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编班。把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对于那些程度较差而愿意学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实用的口语教材,教给他们一些日常的会话,使他们能进行简单的交谈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程度较差又不愿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选修别的课程来替代英语课,开设一些感兴趣的课
6、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学有所长。 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七、八岁,正是花样年华,这个年龄的学生喜欢新鲜和探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内动力的有效手段。职校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训练形式上多下功夫,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结合英语的学科特点,可以适当加大听、说、读的练习比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说英语,大胆地说,不怕出错,教师加以指导并及时做出评价。 比如讲“FastFood”可以带一些洋快餐来,一边教授知识,一边和孩子分享Food;讲美国传统节日,可以布置学生做些小礼物和卡片,要赞美孩子
7、们的作品,并在全班重新分发这些作品,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融洽了班级气氛。 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可利用e-mail, MSN等方式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还可以选取一些话题让学生从网络或其它途径查找感兴趣的相关材料,也可以要求学生以某一话题为中心进行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后学习自主性。3.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发挥眼、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传媒系统的基本操作程序,具备电子备课、多媒体设计、制作课件并进行教学的
8、能力,充分利用语音室的功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其次,从教学管理方面来说,要有针对性地抓好电教课的研究工作,通过操作、商讨,交流,不断总结完善,用新成果装备教学,把现代传媒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直接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大环境 一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二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创办英语调频台,播放他们喜欢的各种英语材料;创办英语广播台,让学生自己成为节目的主人,然后组织学生定期对不同的节目进行评比。这两项活动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
9、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如口语大赛、歌曲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以及一些英语晚会。这些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在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建立浓厚的英语环境氛围、拓宽学以致用的空间,为整体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5.确保测评的多样性。 在日常教学中要这就要求教师主动转变观念,即不仅仅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职校英语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终结性教学评价制度,要围绕今后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建立能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努力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多给
10、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变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评价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变纸笔测验为各种考试方式相结合。 具体而言,在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到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重,比如说可以利用调频电台、录音等电子设备进行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测试。要探索借鉴多种试题类型,除了客观题外,可以安排一些更加灵活的主观性试题,比如翻译题、问答题以及写作题等,从而有助于充分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的因素很多,其中一方面是教师的主观因素,而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较客观的因素。应该看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正从过去的探索过程向办学的正规化、专业化、特色化转变,正积极融合在企业的发展链中,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倡导职业教学,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它必将步入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赖德胜,教育学考试大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0)。 蒋国平. 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思路和措施J. 职教论坛,2004(9)下.刘鸿章. 重视实用能力的考核J. 外语界,1997(12). 田玉梅. 浅谈英语课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2).朱凌云.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郑金洲.课改新课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