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23566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提出,现在的教学除了要求教师观念现代化外,还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许多老师的思想都能与时俱进,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起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也不甘落后,也充分地利用起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器材即多种手段来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也正如此,现在许多语文公开课、竞赛课、示范课无不用上现代化的手段,否则会引来一些非议。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手段,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资源共享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何谓多媒体教学?它就是教师在进

2、行课堂教学时不仅使用单一媒体进行教学,而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设计、评价和组合运用多种媒体,以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多种媒体的组合又并非多种媒体的随意凑合,它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科学的有机组合,使媒体组合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发挥作用。第二,一样事物的存在总有它的价值。多媒体教学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确实能注入一股活力,因为语文学科较之于数、理、化这些学科而言有时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其原因往往是许多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不肯下功夫去学。初中的学生有些虽知道偏科的弊端,却不能自我克服这一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媒体教学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

3、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形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显得单调乏味,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组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投影、录音、电视、VCD等媒体,“声形并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带入形象的世界。如在上春这篇优美的散文时,老师是这样导入的:“我们送走了丹桂飘香的秋天,即将迎来寒意袭袭的冬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春的景象,然后用带春字的诗句来形容。”一开始学生难以想出有关诗句,发言的人很少。此时老师可以用电脑放映教材配套的碟片,投影在大屏幕上。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百花争艳、蜜蜂争春、绵绵细雨的画面,还不时传来鸟鸣枝头清脆的声音。这样

4、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学生也就有了兴致,于是积极的思维和举手发言,并能用相应的语句来描绘美丽的春天,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要比单纯的回忆来的有效得多。二、吸引注意,以利记忆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强化教学重点、解释清楚难点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在中间或是偏后出现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他们集中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够长,最多能保持二十分钟左右。当一堂课的精华部分出现时正好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候。以往教师为了强化教学重点经常用重复的方式或提高音量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学生则是在单调的重复中机械地接受了。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利用色差

5、反差强烈的文字投影片,利用电影、录象等手段提供教学重点的画面或资料来处理。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刻性。如处理爱莲说这篇文章的重点“莲与君子的品质对照”时,可这样设计课件:在电脑屏幕的右方,画一朵莲花,在七个花瓣上分别写上作者形容莲花的七个短语,左边是相对应的不同颜色的君子的品质,但顺序是乱的,要求学生用鼠标将表示君子品质的字母拖到相应的花瓣中,每对一个就出现相应的声音。这样,学生在即将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就又被这生动的画面吸引住了,争着要操作,很快就能够记住莲花的品质与君子的品质的对应关系,并且能够理解作者以莲花自喻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生动的画面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容易记忆,这样

6、学生学得很轻松,收效也很明显。三、创设情景、感染学生语文这门学科不象数、理、化,许多地方是要靠再造想象来了解书中所描绘的情景的,这需要学生有相应的知识经验。而许多课文中涉及的风俗文化、历史背景初中的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甚至连间接经验都没有。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次生动的配乐朗读、都能创设一种情景、氛围,让学生先有感性的了解或是把他们引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来,这样可以弥补学生知识或生活阅历方面的不足。如在上苏州园林这篇具有地方特色的课文时,可以先播放苏州水中介绍苏州园林的碟片,随着解说员形象入情的讲解,学生一方面对整个苏州园林有

7、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在这样的情景下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的同学也可以结合书本的介绍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它的小巧玲珑,想象它诗情画意。是多种媒体结合播放使得同学们想象的翅膀也有了依据,思维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也有如临其境的实感。这些对教师的教学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用。再者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仅靠单一的朗读学生是没法想象当时的人民对总理感情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生带入那个个年代。先可展示电影周恩来中的镜头:周总理逝世时以及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镜头来导入新课,然后再播放周总理,你在哪里的配音朗读。这样一来影片、录音的辅助手段成了巨大的感情磁场,营造了一种可知可感的意境,让

8、学生切实感受到当时的人民对周总理的感情,使其深深地受到感动,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这首诗里,理解作者饱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这些都是老师在进行双边活动时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另外,对于提高教师素质而言,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在备课时教师先要把教材理解透彻,然后再根据再根据教学内容去搜集相关资料。看了这些资料后,教师对课本中提到的知识点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还可以了解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甚至还可借助资料解决一些教师解本来感到疑惑的知识要点。如在上端午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了解一些有关端午日的风俗习惯和其中包含的风土人情,

9、然后挖掘出作者赛龙船、捉鸭子的原因中以及其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这样对于教师对于文章的把握就非常到位了。这样的搜集工作有时甚至会促使教师对某一话题感兴趣,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撰写一些心得体会。如在上中国石拱桥时,就有老师对苏州的桥文化做了一番研究,写下了他对苏州桥文化的认识。2、促使教师掌握一门教学技术、改变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较之于数、理、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不是很频繁,但不等于说语文教师不必要掌握这门技术,也必须学会文字编辑、制作幻灯、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的操作、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等基本的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确实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尝试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等新

10、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观念也因此而发生新的变化。 综观上面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和对教师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四、不容忽视的几个弊端 多媒体教学确实能给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但多媒体频频在初中语文公开课、竞赛课、示范课上亮相,并成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之一,这势必带来一些现实问题。1、教师为用多媒体而用,流于形式有些学校规定了公开课必须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教师抱着一种“不怕多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曾见过老师为了使用现代化的武器,打开电视机、投影仪后只展示课文中的几个字词,因电视机尺寸有限,不停地把投影纸拉来拉去。这样使用现代化的设备让学生看着也累,这还不如用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小黑板来

11、代替,反而来得简洁清楚。还见过老师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一方面发给同学讨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将问题展示在投影片上,目的是在公开课中不让现代化的设备闲着,这种为用而用的功利主义只会扰乱学生机的视听,根本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2、以辅代主,不利于激发想象多媒体手段在各门学科中灵活运用已蔚然成风,初中的有些语文老师也仿效其它学科的老师,面对多媒体手段像穷急了又被逼的饿汉一样,一味依赖这种手段,有时一节课基本上是在那里摆弄多媒体课件。曾听过一堂利用网络上诗歌的公开课,教师利用一切有关枫桥夜泊的背景资料精心制做了课件,学生只要一点鼠标就可以找到作者介绍,该诗的创作背景,有关枫桥夜泊的赏析、评论等相关信息。

12、教师让学生看完相应的材料后,再次让学生点击鼠标找到老师设计的有关这首诗的问题。这样老师的提问,对这首诗的评析全部由切换页面代替了,这堂课成了信息课了。我们不否认计算机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信息量,但作为初中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提供的信息不懂得主次轻重,哪些该仔细地读,哪些该简单地读,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全部看了一遍。在这里教师着实夸大了网络的作用,没有起到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引导学生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电脑虽然有较强的智能性,但机械的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不能代替师生间的交流。再者语文教学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可体验的体态语言,都

13、能够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诗歌对于学生来讲还是应该多读,多品味。有关资料只需要能起到辅助学生理解、品味的作用就够了。这样大量的信息造成了学生的惰性,抑制了学生思维,也有背教学规律。在此是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3、素材缺乏、不利制作许多老师反应一个问题,要制作一个课件,最头痛的是寻找素材,在初中的图书馆里有关教学的杂志屈指可数,图书也是很陈旧的几本。在这种情况下要找材料,一方面要跑其它的图书馆,另一方面要兴师动众问同事朋友借,发动学生查。在分析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时,为了形象地展示他每次变色的神态,想方设法要找到相关资料。结果图书馆没有,同事那里也没有,只能找位学过美术的同学来画,像这种

14、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有时即使你准备好了资料,要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筛选,制作合理、科学的幻灯片或课件时也会碰上技术问题。像文字大小及其颜色是否适合展示、声音的插入是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等,用之前是要进行一番调试的。总之要协调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或是制作好课件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五、让多媒体切实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采取适当、适量的原则在学生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的初中阶段,多媒体确实能将形、色、闻及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比教师一讲到底的劳动效果要好得多。在教材内容枯燥、距离今天生活遥远时;学生思维容易分散、生活阅历不足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会非常欢迎,它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它能全方

15、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自身素质不足时,它又将以巨大的信息量、标准化的读音等方式助教师一臂之力。这样抓住挈机地使用让多媒体发挥特有的功用是大有裨益的。也就是说要让它该出现才出现,决非是为用而用。只有在这样明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多种媒体的组合功能。另外,多媒体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的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一张嘴巴”的不足,多媒体手段只能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必须摒弃“不怕多用,只怕不用”的原则。这里提倡的是进

16、行媒体组合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需要,为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不能为了实现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多种媒体教学,要让多媒体手段恰倒好处地发挥作用。2、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原则有的放矢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语文学科有它的特质:丰富的人文性蕴涵在文本中,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感知的,更需要用心去感悟、品味。这需要留给学生空间,这些空间不能被计算机或其它手段剥夺。就直观性而言,文字虽然逊色于其它传媒,但它的魅力是无穷的,根本无法用其它东西取代的。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是种微妙的状态,我们很难用语言文字以外的东西去表现它,这里语言文字能给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能使我们在其构建的天

17、地里驰骋。所以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播放小草生长状态的碟片不仅达不到效果,而且缩小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限制学生了想象的丰富性。语言文字有它极大的表现力,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是场景就能解决的。如果哈姆雷特只剩下影视屏幕上的一个形象,那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何从谈起。如果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牺牲学生想象、违背语文教学规律为代价的,这对于我们富有创造性、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来讲绝对没有好处,对语文基础教学而言决非好事。我们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调学生积极性、活跃师生间双边活动的原则下,遵循初中语文传统教学法的前提下,以文本为主的基础上,才可以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目标和

18、教学手段得到完美的结合。3、素材共享,共同制作多媒体素材的准备工作量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注意积累素材。在这方面,建议动员年级学科备课组的全部教师,平时遇到相关的材料就应该注意积累,制定成册子,共同享用。在制作方面,譬如课件的制作由于消耗的时间教多,我们可以切实发挥年级备课组的集体力量,集体备课,一起制作同一课的课件,然后教师再根据各班特点有选择地利用课件;我们还可以先选定一册书中需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课文,然后把制作的任务一一分配给每位老师,制成后共同享用。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当然教师在使用别人制作的课件时是先要进行筛选的。总之,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图、文为一体,其形象性与直观性是显

19、而易见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优化多种媒体组合,确定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40分钟的效率;另外,它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时,要根据语文学科和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适量的原则,要避免因大量的信息掩盖了教师分析学生思考的过程,要注意师生间的交流,要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让多种媒体组合与语文课进行有效的整合再者在目前现成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找到做炊之米。参 考 文 献(1)现代教育技术:江苏电化教育馆编著、苏州大学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2)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出版 2002年7、8期(3

20、)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4)江苏教学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2002年11期(5)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6)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周先友、周美林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2002-12-01(7)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实践和体会 广东省南海市石门中学禹飚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2002-11-02(8)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现状及对策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2-12-14后 记接到做毕业设计的通知后,我有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借这一次论文写作整理一下近几年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个值得思索和实践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可贵探索、全新变革,是势在必行的。新尝试新思维新气象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方向,我们必须以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并让多媒体教学服务于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尽快掌握多媒体技术,要变传授型为引导型、导演型,将舞台艺术的舞美设计、灯光效果、声像艺术导入课堂,组建成语文课堂教学的舞台和布景。在此,我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各位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支持,使我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