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BCD()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3、三峡工和建成后,将变水害为水利,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等效益。这说明A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变害为利B人们改造规律后,可以利用规律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4
2、、“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006年7月19日,是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纪念日。请完成()5、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折点。从哲学上讲,这个“转折点”就是量变质变内因发展ABCD()6、西藏的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这表明了事物发展的A原因B趋势C状态D途径()7、西藏
3、50多年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国家对西藏大力扶持、全国人民对西藏无私援助的结果,更是西藏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结果。这表明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奉献精神是西藏发生巨变的决定力量C只要团结协力,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8、西藏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变的结果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9、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
4、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10“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是因为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构成事物的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是不可分割的()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BCD(
5、)12.近年来,受地方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内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区间恶性竞争频发、产业结构规划布局趋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区域的整合进程,直接损害了各地方主体的利益,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A.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C.先搞好局部,然后再考虑整体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3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各地围绕“红色旅游”开展得风风火火.泸州市在筹建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坚持按旅游规律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可持
6、续的旅游发展.这说明办事情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坚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C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BCD()15“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二、不定项选择题()1陕西省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森林
7、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217%提高到3092%,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C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2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法律本身也需要适时进行修改。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它创立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上述材
8、料告诉我们A在一定条件下,人的认识也是运动的主体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主观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因此,党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5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6对党员干部发现问题要早打招呼,不要等到小错酿成大错再去处理;
9、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教育和挽救;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依纪依法坚决查处,绝不手软。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具有普遍性,不能回避矛盾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D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7中日关系主流是好的,各个领域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应看到,两国间最近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一看法A坚持了量变质变的原则B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C坚持了两点论、两分法D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8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任务艰巨而繁重,破解这道难题必须根据新情况、新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一认识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A
10、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C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中国解决贫困问题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实现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全党和全国上下必须锲而不舍地长期奋斗。这体现了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三.主观题1.2005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三大经济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
11、化程度高,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将成为珠三角的发展、拓展腹地,但合作效果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步入实质合作阶段,三大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初现端倪.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5分)答:(1)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三大经济圈具体情况的分析。(2)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大经济圈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3)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化,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京津冀三大优势互补。(4)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5)体现了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合作效果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体现量的积累才会发生质变。资源有效配置体现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每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