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如何写好考场作文”.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22244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写好考场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写好考场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写好考场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写好考场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写好考场作文” 楚天学校语文教师:何蕾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语文分数偏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分数过低。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获得高分,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眼前一亮呢?如同人一样,漂亮的外表固然重要,美丽的心灵却是让人敬仰的最重要因素。写作文,除了最基本的要保持字迹和卷面的美观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料”。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达到“料”的标准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 咬文嚼字审准题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是一篇作文能否成功的决定条件。在我看来,学生应该将审题过程分为四步来走:扫视,品析,补读,深究。扫视就是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

2、。首先,要扫读问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看是材料作文、条件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其次,看问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再次,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品析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对于完整的命题,要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明确重点,确立中心;分析半命题作文,要看清表达方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阅读材料作文时,则要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他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补读主要是看文章的体裁和字数要求,看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以及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深究要求学生对

3、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以上四个步骤当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因此考生用在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二、 深思熟虑立清意所谓立意,就是作者为文章确立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因此学生一定要深思熟虑地确定主题。我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首先,由表及里,开掘取意。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只有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才能获得。这种方法反映学生思想的穿透力

4、,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开掘取意并非直线式,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反复思索,才能获得深层意蕴。其次,转换角度,有所发现。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之所未见,获得新的意蕴。俗话说,“文思看山不喜平”采用转换角度的方法,就要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或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写“自己心中有,别人脑中无”的事例;或“旧瓶装新酒”,把老事物翻出新意来。最后,即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揭示具有普通意义的主旨。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就蕴含着丰

5、富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可以让主题变得生动引人。三、 创意思维拟题目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因此学生在拟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用语新奇,亮出文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着意铺排,强化主旨,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文题要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一种悠远而抒情的意境,引人遐想;要尽量拟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有个性的文题,可以使人文思泉涌,有难以抑制的写作欲望和冲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办法:引用化用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如“诚信”话题众里寻他千百度;“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

6、只小鸟的心声妙用修辞法: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如“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巧设悬念法: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反弹琵琶法: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真想做个差生没有“异想”,哪有“天开”谐音近似法:令人耳目一新。如要重理“亲”文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符号公式法:恰当运用符号拟题能收到醒目、形象之效。如“学习”话题818;“团结”话题112总的来说,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拟题,都应做到文题精炼、醒目、新奇、生动且在话题之中,还要与所写文章文体一致。四、 眼前一亮开好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考

7、试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要写好开头,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一般来说,比较吸引老师眼球的开头有一下几种:悬念开头,吸引读者。例如写感受生活之美,不是一开始就写生活是怎么美,而是写周围的环境怎样恶劣,自己快要死亡了,正在挣扎,这样就会让读者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快死亡了,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这个比较适合议论文的写作,开头就提出自己的观点,简洁有力,也可以为下面的议论打下基础。突出矛盾,渲染气氛。开头突出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能够吸引人,后面再笔锋一转,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更能突出感情。描写环境,

8、烘托背景。例如,如果文章想写表明自己心情愉快的文章,可以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等场景作为开头;而如果想写难过、郁闷等心情,则可以在开头写乌云密布、狂风呼啸等,用了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广泛引用,突出主题。写议论文的时候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效果,而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以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五、 不落俗套巧布局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处寄托。如果你疏于配齐、锻炼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一般下列这些结构比较适合中学生用

9、:一线贯穿,即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也可以是时间的推移人物的感情变化;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这种结构方法,纲目清晰,中心突出;另外还有欲扬先抑、回环往复、一波三折、首尾呼应、题记式、小标题式、对话式等方式,都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六、 绚丽多姿语言美初中生的作文较少文辞优美的,大都一幅学生腔,语言干瘪、不忍卒读。通常说的“三好作文”即内容好、形式好、语言好。实际上,语言在一篇作文中所占的比重,还有可能大于三分之一,因为它是语文基本功的体现。怎样才能使语言亮丽、生动起来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运用修辞手法。

10、作文当中可用初中所学到的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反复、顶针、引用、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不同的修辞,作用不同,如比喻和拟人,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可以使语言更有气势,对偶和引用可以使语言更有文采等;变换各种句式。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的灵活运用,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揣摩个性化语言。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例如,如果写农村的老太太也讲国际形势,也谈改革开放,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作、不真实。七、 意味深长结好尾一篇文章,特别是考试的作文,结尾写得如何,对整篇作文影响很大,结尾写得好,能使文章增辉,反之,使文章减色。个人认为以

11、下几种结尾的方式比价好:“卒章显志”式的结尾。这种结尾方式也叫“画龙点睛”式,也就是在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具体的又可以包含用抒情式点题结尾,用希望式点题结尾,用推理式点题结尾,用表决式点题结尾,用展望式点题结尾,用感悟式点题结尾,用比喻式点题结尾,用号召式点题结尾,用引用式点题结尾,用标题式点题结尾,用总结式点题结尾等等。“呼应开头”式结尾。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浑然一体。“记叙事件”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显得含蓄,使读者有回味的余地。“描写景物”式结尾。在结尾处对景物进行描写,可以达到进一步烘托主题的作用。总之,一篇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要想在短时间内写出有特色、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最重要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和练习。相信学生们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按照上面的这些方法进行尝试、训练,一定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