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21244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主备: 李静: 审核人:张永平 使用人:李静 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地动仪。难点: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我们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课堂导入:1、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对外交往。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

2、间阅读课本,找出问题并记忆。)一、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1、 发明造纸术时间_ 地位_2、 改进造纸术时间_ 人物 _ 名称_优点_3、 传播的意义:传播:_意义:_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九章算术成书时间_ 评价_ 内容_2、地动仪时间_ 发明者_ 功能_ 地位_三、华佗和张仲景1、华佗:生活朝代_ 贡献_ _ 2、张仲景:生活年代_ 贡献_ 尊称“_”合作探究: 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博物馆,测量新疆南疆地区发生的地震,内布铜柱倒向哪个方位?精讲点拨:1、伴随造纸术传至世界各地,蔡伦的名字也随之传扬。在日本有蔡伦宫;在法国,有蔡伦博物馆;在美国,造纸博物馆里陈列着蔡伦的画像。蔡伦上奏造纸,被公

3、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2我国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龟甲、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布帛纸。达标检测:一、选一选:1.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宋朝2.“蔡侯纸”的出现使造纸的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这种纸出现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3.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冰 B张衡 C毕昇 D.蔡伦4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是( )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缀术 D水经5.张衡对人类社会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了( )A地动仪 B造纸术 C 麻沸散 D计时仪 6. 右图是我国古代科

4、学家发明的仪器,其功能是( )A测量航行方向B演示天象C观测地震D测定地震方位7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是( )A缀术 B皇帝内经 C脉经 D伤寒杂病论8。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9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A.丝织技术B.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D.造纸术10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11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这位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C蔡伦 D孙思邈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发现于( )A、汉墓 B、秦

5、墓 C、北宋墓 D、唐墓2、有一个人去读书,买了一捆“蔡侯纸”。这个人最早生活于( )A、西汉 B、东汉 C、春秋战国 D、唐朝3、科学家张衡制造了地动仪,其作用是( )A、测定地震方向 B、测定地震的级别 C、测定地震位置 D、测定地震日期4、在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到“麻沸散”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二、简答题5、秦汉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6 读右图,请回答:(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 (2)图中人物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3)这一贡献有什么历史意义基础达标一、 选择题1、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

6、D华佗来源:学科网ZXXK2. 九章算术成书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3.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探究自然和预防自然灾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张衡4. 见右图,此图中的体操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A华佗B扁鹊C张衡D张仲景5.在我国很多中医院的前在都有一座塑像,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 A张仲景 B蔡伦 C扁鹊 D华佗二、 填空题1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据考证,这是 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 的纸。 时,宦官改进造纸术, 制造了“ ”。其主要优点是: 容易找到,又很 , 也提高了。

7、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 的巨大贡献。2. 九章算术成书于 时期,书中总结了 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3 前期,科学家 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 ,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 的 仪器。4华佗擅长 ,他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编了一、华佗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本法之起源可上溯至先秦,如庄子中有 医学体操“ ”。5张仲景生活在 末年,他写成了 。书中全面阐述了 理论和 原则。后世尊称他为“ ”。能力提升选择题1经考古证实我国造纸术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初 C东汉初 D三国时2下列关于

8、造纸术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西汉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B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为造纸原料C西汉时期植物纤维纸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D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3(2006年,山东潍坊)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筒,出行不便。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4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的是( )。A鲁班 B甘德 C石申 D张衡5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 C张仲景D华佗6如果让你扮演华论,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针灸 外科手术 创制“麻沸散”创制“五禽戏”A B C

9、D7(2006年,四川内江由江)以下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来A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B张仲景有神农本草经一书,后世尊称他为“医圣”C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D张衡的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8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是因为他( )。A采用四诊法 B制成全身麻醉药C写出了第一本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二、阅读下列材料: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

10、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A龟甲、兽骨B竹木简C青铜器D纸E陶器(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课后巩固 1我国的远古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A170万年前 B70万-20万年前C18000年前 D7000年前2在下列远古人类中,还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半坡人3

11、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语言、文字 B过群居生活的方式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人的体貌特4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 6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7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 B

12、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会使用骨针9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10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11根据考古发掘的文物,在我国原始社会中,已经开始采取磨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的是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12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生产技能和生理发展方面的表现有: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 开始使用简单语言 会制造骨针 使用弓箭 人工取火 ABCD13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 C

13、北京人、山顶洞人 D蓝田人、山顶洞人(二)、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课文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阅读材料回答: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什么人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1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

14、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2下列各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无关的一项是:A使用磨制石器 B种植水稻 C种植粟 D使用弓箭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小麦:4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水稻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的国家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彩陶B黑陶C白陶D红陶 3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 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

15、D河姆渡原始居民4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5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6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7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 C以采集、狩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9不能反映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A农耕已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B墓葬里有随葬品 C有了黑陶和白 D已经种植粮食10判定原始

16、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A彩陶器上的绘画B史书记载 C随葬品悬殊的现象D居住的房子11我国古代用麻线织布始于A山顶洞人B半坡氏族 C大汶口文化中期D大汶口文化晚期12下列关于半坡氏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着定居的生活 B能用麻纺线织布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内部有了贵贱贫富之分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15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D出现贫富分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17、.山顶洞人 D.蓝田人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陕西蓝田人遗址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韩非子在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

18、着群居生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9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10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A. B. C. D.11.距今约6000年前,半坡原始居

19、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114.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16.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18.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 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1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 尧 B. 舜 C. 鲧 D.禹20.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化 (二)材料分析题“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白虎通阅读材料回答:(1)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农耕”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1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