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科学上册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19497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材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第六节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通过上一节课学生了解了气候概念及影响气候的两个因素: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了比热概念。本节课继续学习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和季风知识,浙教版这一内容较以前自然科学安排显得日益合理,难度降低,着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将季风知识的学习安排在最后,因为它的学习需要以上知识特别是比热概念的铺垫。每一知识点的学习教材都安排了讨论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本教学设计

2、特点:1.从农村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结合现实事例,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展示幻灯片,以图片加以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2.课堂设计注重情景问题,以思考题、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机理。技能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2通过对气候因素小结性分析,

3、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和季风的形成。教学过程课题一、 复习引入1.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诗句气势宏伟,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南国之冬与北国之冬景观截然不同,北国风光是一片冰雪的世界,而南国风光却生机勃勃,一片葱绿繁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复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因素)2.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之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 左右,冬天气温会比原来 左右。 (复习海陆分布和比热概念)3.读图分析:我国有一个地方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均较低,你

4、能找出在哪里吗?二、探究新知(一)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让有爬山经历的学生谈爬山的感受,并通过课件图片展示,讨论山麓和山顶气温的不同。思考分析:为什么许多避暑胜地在山地?如庐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气候的差异?得出结论:1.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材料分析:我国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上的火烧寮,这里年降水量最多达6558毫米,而在它的背侧降水只有1000毫米左右。 (说明: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海拔420米的山坡上,坡向面海。)得出结论:2.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学生活动:

5、讨论为什么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简单计算,如果某地海平面气温为25,则同地海拔3000米高的山顶气温为多少?台湾岛的西侧为什么降水比东侧少? 小结:地貌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过渡:台湾岛东北部的降水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季风等,那么它的风向是怎样的?为什么它的东部常处于迎风坡?(二)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讨论:(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的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这种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气压高低分布有什么影响? (3)大陆和海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变化对风向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先进行讨论,再填写表格。陆地海洋冬季气温

6、气压风向夏季气温气压风向教师点评,可选择学生答案投影展示,同时结合幻灯片分析。思考:我国的东部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什么不同?小结:世界上季风区分布很广,其中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三、课堂小结: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结合两堂课的学习,你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四、学以致用1.读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三地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判断理由是。 (2)A、B、D三地年降水量哪处最多?;原因是:。 (3)A、B、D三地年降水量哪处最少?。原因是:。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一、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1.地

7、势高低不同,气温有明显的差异。 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 1000米,气温下降6。2.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的多。二、季风 1.概念:不同季节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2.季风形成的原因 这是因为海水比热比砂石大。3.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第八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二课时,因此教学一开始利用两个情景回顾了上一节课学习的影响气候的两个因素: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利用诗词和图片在学生面前描绘出祖国壮丽河山和宏伟的工程。既有利于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爱中国大好河山的热情。2.本节课的

8、重点在于地形因素和季风。由于学生对于地形因素影响气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先让有爬山经历的学生谈爬山的感受,再共同分析避暑胜地庐山使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气温与地势的关系。为了不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不展开地形造成气候的其它影响而着重分析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注重情景,通过分析宝岛台湾的降水,使学生深入认识地形雨,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思考为什么迎风坡多雨。3.为了让学生理解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风向和成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而是结合教材设计了三个讨论题,通过学生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为什么在冬季和夏季季风风向不同。通过讨论也使同学们更深地理解了比热概念。当然在新课

9、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两节课,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需要长期的不断努力、不断坚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厚积而博发”的过程。疑难问题1.为什么火烧寮(lio)降水量如此之大?答:火烧寮之所以成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主,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风和台风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的。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海拔420米的山坡上,坡向面海。夏秋季节,自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夏季风、台风登陆时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丰沛的降水;冬季时,又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由于东北季风经过了广阔的海洋,特别是掠过了“黑潮”的暖流水面后水汽剧增,气流到达火烧寮时,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

10、成了大量的降水。据统计,从11月到次年3月,火烧寮的冬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一半。由于火烧寮冬夏降水量都很大,从而成为我国的“雨极”。 2.台湾岛的西侧为什么降水比东侧少?答:主要原因应该是地形影响。台湾地形中部高,四周低,走向呈东北-西南走向。台湾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雨主要集中于夏季,夏季吹东南季风,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所以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3.影响台湾的季风主要有几种? 答:影响台湾的季风主要有3种:东北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在夏季盛行,给台湾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降水,但越往北去,由偏南季风带来的雨量也就越少。到了冬季,来自蒙古高原的冬季风,经华北转入东海后,变为东北风刮到台湾,风力极强。东北季风盛行时,澎湖列岛便出现狂风呼啸的“风季”。这股季风给台湾北部地区带来许多雨水,尤其是台湾东北迎风地区更以冬季为雨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综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