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匀速直线运动教案(3)教学课题:课型讲评课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3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分析学生在试卷中得分率比较低的题目,寻找错误原因。2、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评。授后小记: 学生在计算上和文字题上存在问题。匀速直线运动(一)1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cms。2小汽车的速度为100 kmh,自行车的速度是
2、5 ms,这说明 ( ) A汽车的速度一定比自行车大 B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C在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可能比自行车的大 D小汽车一定始终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3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 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C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4一个小球从空中自由落下,经5s落地,已知小球最后2s下落的高度是80 m,则小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等于40 ms B大于40 ms C小于40 ms D
3、无法确定5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10 km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 54 kmh,乙车的速度是10 ms,当他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车多走2 km C甲车比乙车少走1 km D甲车走7 km,乙车走3 km6某人以4 ms的速度走完全程的12,又以3 ms的速度走完剩下路程的一半,最后以6 ms的速度走完剩下的路程,求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7百米赛跑时,一运动员前30 m以6 ms的平均速度加速跑,接着是匀速一直跑到终点,到达终点的成绩是12 s,则后70 m的平均速度为_ms,第6s末速度为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8一列
4、队伍长40 m,通过长为80 m的立交桥,队伍过桥共用时间1 min。若将队伍前进看做匀速直线运动,队伍前进时的速度是_。9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 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ms。10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 ,则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11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4,运动时间之比为2:3,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_。12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及对应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 从
5、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_kmh,合_ms(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 数)。在10时05分,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应是_km。13下列物体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 B草坪上滚动的球 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14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l,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 A3:4 B4:3 C12:l D1:1215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 s内通过60 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 A6 ms、7.5ms B5 ms、7.5ms C5m
6、s、6ms D7.5ms、5 ms1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 min内、第2 min内、第3 min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 m;在这3 min内物体做的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17甲乙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但每次甲总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若甲从起跑线后10 m 开始再与乙比赛(乙仍从起跑线开始跑),那么结果是 ( ) A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B甲先到终点 C乙先到终点 D不能判断18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
7、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参考答案1 0.833 2C 3C 4C 5B 64 ms 710 10 833 8.2 ms 912. 50 0.125 1021 2(l2) 11 15:8 12 60 16.7 10513D 14C 15D 16D 17B 18 (1)59 min (2)36.9 ms 132.9 kmh匀速直线运动(二)1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 m长的平直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l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
8、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 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_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ms。2在迎接体育中考的训练中,老师帮助李军训练50 m跑,测得他通过10 m、20 m、30 m处的时间分别为2s、3s、4.5 s则李军在第二个10 m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3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4.4 s滑行52 m后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车平均速度为_。应用练习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vst可知 ( ) A速度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t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
9、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 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6甲乙两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并肩行走,上坝后第1 min走了40 m,第2 min走了30 m,连续走完190 m共用了4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他们在第2 min内,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他们走完120 m路程平均速度是0.5 ms C他们在第1 min和最后1 min的速度一定不相等 D在行走中,甲相对于乙的速度是0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
10、 ms,乙车的速度为2 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 m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夏天的傍晚,小明为了趋蚊,点燃了一盘蚊香,他琢磨着想测量蚊香的燃烧速度,看一看一个晚上点一盘蚊香够不够。 (1)写出他需要的实验器材_。 (2)写出测量的步骤:_ _。 (3)蚊香燃烧速度的表达式:_。10如图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
11、从赛道的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甲所示),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如图乙所示)。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1.0s到达E处。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1)填写表格中所缺的三个数据(不需要估读): (2)分析在这段时间内赛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知路程和_成正比。11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他了解了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2 km,根据列车运行
12、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从列车时刻表所列各项内容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13、14次列车运行时间差为_,计算13次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和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和_ 。12小明步行从校门口出发,20 min后小刚骑自行车也从校门口出发,以5 ms的速度追赶小明,结果在距校门口1.5 km处追上。求小刚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1250 1.67 210 36 314 ms 4D 5B 6D 7C 8D 9(1)器材:棉线、刻度尺、手表(2)步骤:用棉线沿蚊香绕成圈,测出蚊香总长记作L1;点燃蚊香,用手表记录燃烧一定量的蚊香所用的时间t;用与同样的方法测出剩余蚊香的长度L2 (3)蚊香燃烧速度的表达式:(L1L2)t109 16 25 25t2 11 (1)在天津站停留5分钟;在济南站停留12分钟;13次列车全程运行17小时24分钟;14次列车全程运行17小时45分钟; (2) 21 min 84 kmh 82.4 kmh 121ms 150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