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5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学习物理。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几幅上海的夜景的图片,如外
2、滩、东方明珠等,让学生说说照片中是什么地方。然后教师提问:图中的光是从哪来的?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1光源。所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光源。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钠灯、汞灯、氖灯等都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实验1:在有雾的天气,可以看到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实验2:从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实验3: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也是直的。这些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实验:光在水中的传播读图4.1-2,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
3、的传播径迹。结论: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3)归纳实验表明,光在水、玻璃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质叫做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让学生举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像等,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解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向学生提出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学以致用,那么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光准直、枪的瞄准、排队等。如果举手的同学不多,就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4光的传播速度
4、。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电脑展示雷电,提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生回答:光速大于声速。光速多大呢?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光在真空中1 s能传播299 792 000m,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108 m/s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c3108m/s3105 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 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 c。5“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教师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内容。三、课堂练习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速度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快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电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选题目的: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光速与声速不同的理解。分析: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光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故传播相同距离,光先到达观察者,因此先看到闪电。答案:B。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予鼓励。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7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