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13093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感受信息一、 课标要求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2.了解电话和电报。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二、教材分析本节讲述的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输,让学生感受到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输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本节的编写思路: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变革:获得语言;创造文字;发明造纸和印刷术;应用电话、电报和电视;应用网络技术。由此,从古至今,走进信息时代。信息的记录和传播离不开载体。古代的竹简,现代的图书、报纸等纸质印刷品和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电视、广播、电报、电话、因特网等通讯方式,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中华民族极具聪明

2、才智,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上作出了及其重要的贡献。重点: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准备: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实物及其挂图五、教学设计: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 信息的概念二、 古代信息的传播三、信息的

3、记录四、现代信息的传播五、电报六、电话七、课堂练习八、课堂小结九、课外作业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你知道信息的记录的发展历史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记录上作出过哪些杰出的贡献?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信息是怎样传播的?出示电话的挂图和实物,问:电话的发明者是谁?它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和学生一起分析电话的结构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和因特网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课堂练习1.下列记录信息的文字和材料中,反映的技术最进步的是

4、( )甲骨文B金文C.木牍D.纸2.电话机话筒里的金属盒、碳粒和膜片构造在一起,它的作用相当于( )A.开关 B电源C变阻器 D电磁铁3.电话由话筒、听筒和 三部分组成。电话的话筒的作用是 ,听筒的作用是 。学生小结课外作业:上网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电报和电话(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原理和应用回答: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讨论、交流、回答讨论、交流、回答讨论、交流、回答讨论、交流、回答学生观看挂图,拆开话机观看结构,回答问题完成练习小结本节课外调查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回

5、答,所有板书由学生完成六、板书设计:l 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l 古代信息的传播:1.方式:烽火、驿马、信鸽2.特点: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l 信息的记录:大脑文字(牛骨、竹简和木牍纸、印刷术)光记录、磁记录l 现代信息的传播:电报、电话电磁波、因特网l 电话的原理:1. 概念2. 组成:话筒、听筒和键盘3.原理:声音的振动变化的电流声音的震动话筒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碳粒间电阻的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听筒 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强弱

6、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七、教学反思:略八、教学参考一、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不会像前段时间湖南卫视的“悄悄话接力”那样传得完全变了样。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通过各色旗子的舞动)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消息的远距离传送,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

7、。不过,由于那时人类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只有等待了 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1753年2月17日,在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CM的书信。在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虽然在当时还不十分成熟,而且缺乏应用推广的经济环境,却使人们看到了电信时代的一缕曙光。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据说两兄弟是第一个使用“电报”这个词的人。 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在当时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制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1837年

8、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应用。不过,这种方式很不方便和实用,无法投入真正的实用阶段。历史到了这关键的时候,仿佛停顿了下来,还得等待一个画家来解决。美国画家莫尔斯在1832年旅欧学习途中,开始对这种新生的技术发生了兴趣,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在1835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但如何把电报和人类的语言连接起来,是摆在莫尔斯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一丝灵感来临的瞬间,他在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段话:“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走十英里,我就让他走遍全世界。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出现火花,火花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又是一种符号。这里

9、有三种符号可组合起来,代表数字和字母。它们可以构成字母,文字就可以通过导线传送了。这样,能够把消息传到远处的崭新工具就可以实现了!”随着这种伟大思想的成熟,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1843年,莫尔斯获得了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 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

10、递信息的历史。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必须提到,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二、“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电话的发明电报传送的是符号。发送一份电报,得先将报文译成电码,再用电报机发送出去;在收报一方,要经过相反的过程,即将收到的电码译成报文,然

11、后,送到收报人的手里。这不仅手续麻烦,而且也不能进行及时双向信息交流。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能直接传送人类声音的通信方式,这就是现在无人不晓的“电话”。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8世纪,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 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一直沿用至今。1861年,德国一名教师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话机,利用声波原理可在短距离互相通话,但无法投入真正的使用。如何把电流和声波联系在一起而实现远距离通话?亚历山大贝尔是注定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人,他系统地学习了人的语音、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

12、器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导通和停止的瞬间,螺旋线圈发出了噪声,就这一发现使贝尔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从这时开始,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开始了设计电话的艰辛历程,1875年6月2日,贝尔和沃森特正在进行模型的最后设计和改进,最后测试的时刻到了,沃森特在紧闭了门窗的另一房间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准备接听,贝尔在最后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地叫了起来:“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没有想到,这句话通过他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沃森特先生的耳朵里。这句极普通的话,也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话音而记入史册。1875年6月2日,也被人们作

13、为发明电话的伟大日子而加以纪念,而这个地方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也因此载入史册,至今它的门口仍钉着块铜牌,上面镌有:“1875年6月2日电话诞生在此。”1876年3月7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两地相距300公里。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一年之内,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前身。电话传入我国,是在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

14、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扬于天路办起我国第一个电话局,用户25家。1889年,安徽省安庆州候补知州彭名保,自行设计了一部电话,包括自制的五六十种大小零件,成为我国第一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话。最初的电话并没有拨号盘,所有的通话都是通过接线员进行,由接线员将通话人接上正确的线路,拨号盘始于20世纪初,当时马萨诸塞州流行麻疹,一位内科医生因担心一旦接线员病倒造成全城电话瘫痪而提起的。不过在我国70年代,部分区县还在使用干电池为动力,没有拨号盘的手摇电话机。今天,世界上大约有7.5亿电话用户,其中还包括1070万因特网用户分享着这个网络。写信进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复苏阶段,不过,这些信件也是通过这根细细的电话线来传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 春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春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电流做功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电流做功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春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磁是什么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春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磁是什么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春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春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doc
  •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