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电流概念和电流表的使用要求在电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来设计本课的教学。【教材分析】电流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学习电学的基础。但电流看不见,学生感到很抽象,所以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讲述电流的概念,苏科版教材也作了简化处理,只是通过与水流的类比提出了电流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识。本节的重点是对于电流表的认识和使用。通过“活动13.5 观察电流表”使学生了解双量程电流表的读数规则,电流表的使用注意事项在“方法”栏目中出现。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以两个探究活动出现。“活动13.6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课本提出具体问题,并给
2、出了完整的探究设计过程。而“活动13.7 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却放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分析】类比法的应用,降低了学生理解电流概念的难度。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达到设计的学习目标的。由于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温度计、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的基础,所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类比,学生应该可以理解“双量程”的概念,以及分辨不同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同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还是可以掌握读数方法的。学生阅读“方法”之后,应该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总结出“两要两不”原则。学生初次进行使用电流表探究电路电流规律时,因为刚接触电流表,所以还不熟悉,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必须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随
3、后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则可放手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即可。【教学设计】1. 在利用类比法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的时候,学生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水流推动水轮机转动后水流会变慢,而电流是否也会如此?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先留下疑问,在 “活动13.6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结束后,用电流规律来说明问题。2. 给出电流概念之后,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用电器后流向负极。这样学生在阅读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的“方法”栏目时,才能理解电流的流动方向。3. 让学生自主阅读“方法”时,应适当进行指导,提出总结出“两要两不”原则的要求。4. 在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结尾应补充“试触”法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选择量程的原则,并补充选择小量程使测量更精确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