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2、 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 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2、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3、 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器材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码、细线绳。学情分析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
2、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环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观看flash 动画: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留下脚印,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引入压力。讲述,创设情境提问:为什么会有脚印?思考,进入情境学生回答新授课一、压力1、展示几幅压力示意图学生观察、思考2、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3、看flash动画提问:压力使物体发生怎样的变化?4、压力的作用效果1.提问:压力的方向与接触的
3、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2.讲述压力的概念可以使物体形变学生思考、回答了解压力的概念学生思考新授课二、压力的作用与什么因素有关1、气球实验2、铅笔实验提问: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分析3.、提问:猜想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4. 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器材结合改进后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提醒学生注意:(1)作用效果与压力如何探究 ?(2)作用效果与手受力面积提醒学生共同动手,分工明确,实事求是的,及时准确的记录下实验数据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的地方及时给予指导并要求其记录下以便评估和交流
4、。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怎么得到的猜想?检查器材。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一人操作、一人观察现象、一人做好记录。记录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自己能看懂的同时最好也能让别人能看懂。分析实验现象、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学生自己体会用自己熟悉的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增强对实验的信心,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养成分工合作提高合作效率的习惯。三、压强根据上述结论,要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只用压力的大小,在物理上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那么我们怎样将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同时考虑进去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速度的定义,讨论交
5、流一下我们应怎样定义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P =F/ S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符号 意义 单位 P 压强 帕(Pa) F 压力 牛(N) S 受力面积 平方米(m2)例题 桌面上静止的一盒粉笔的重力为6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分米2计算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解:1分米2= 0.01米2P=F/S=6N/0.01m2=300Pa答: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为300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出压强的定义讲解压强的符号、单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压强讨论交流记忆压强的公式、单位、字母的意义。熟悉使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板书:一、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二、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三、压强:(物理学上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1、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2、压强公式: 3、压强单位: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1 Pa = 1 N /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