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3动物的生长时期
课题
1.3动物的生长时期(1)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知道青蛙、蝗虫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其共同性;
2. 理解生命周期与生命代代相传的关系;
3. 了解环境的变化对动物生命周期的影响。
教学
重点
青蛙、蝗虫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教学
难点
对生命周期的循环、生命代代相传的理解
教学
准备
①.“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视频资料及浸制标本;
②. 蝗虫、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浸制标本;
③.课前野外采集蝌蚪并试着培养。
教 学 活动
学生活动
[准备引入]春天,万物苏醒,候鸟迁徙、树木发芽开花、、、、、、在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之间,生命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一只蝴蝶只能活几个月、一只海龟可以活100年以上,但最终都会死去,可为什么地球上的蝴蝶和海龟没有灭绝呢?(引出生命运动具有周期性)
[课题揭示]
动物的生命周期
1.青蛙的一生
学生活动:观察采集到的蝌蚪以及“青蛙的一生”浸制标本,讨论:
青蛙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长发育时期?填写教材13页空格。
青蛙的幼体(蝌蚪)与成蛙有哪些不同?列表比较。
根据(1)的讨论结果,将不同生长时期的蛙填写在教材13页相应的空格内。
成体与幼体的主要区别如下: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
蝌蚪
水中
躯干部摆动、尾部
游泳
鳃
成蛙
水中与陆地
四肢
游泳、跳跃
肺和皮肤
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
2.蝗虫的一生
学生活动四:观察蝗虫与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浸制标本及挂图,小组思考:
蝗虫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长发育时期?
引导小结:蝗虫的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若虫(幼体)与成虫(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大致相似,这种发育类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一生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方面显著不同,这种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
师生共同小结:青蛙、蝗虫、蝴蝶的一生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就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延续,所以,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
动物的寿命
介绍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但是,动物的寿命往往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影响动物寿命的生活环境因素有哪些?(气候、食物、敌害等等)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观看视频资料: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引导分析、得出结论:青蛙的一生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蝌蚪、具有后肢的幼体、具有前后肢的幼体、尾消失的成体青蛙等发育阶段。
绘制蝴蝶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
思考交流:人、青蛙、蝗虫、蝴蝶的一生都要经历哪些阶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
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生命、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板书设计】
1.3动物的生长时期(1)
1.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
2.蝗虫的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蝴蝶的一生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为完全变态发育。
3.动物一生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攟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