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号: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12届毕业论文题目: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白色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姓名:黄秀英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估指导老师:岳太柏完成日期:2012年1月银川市西夏区白色垃圾现状及减量化处理对策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白色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而后在分析白色污染如何产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未来环境污染(垃圾)治理总趋势,提出了相应的综合处置方略。关键词:白色污染 危害性 引言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
2、象。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导致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和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以其齐全的品种、优异的性能、低廉的价格而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长足应用,且已成为垃圾成分的主体。这些白色垃圾是由聚乙烯、阻燃剂和发泡剂等成分组成,是难以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加之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大、质轻,导致散布面大,很难回收,势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2。如今白色污染已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公害,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银川市西夏区,一座位于银川市西部贺兰山东麓,近几年来,尽管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规范城市
3、垃圾,大面积清除卫生死角,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银川市西夏区的“白色垃圾”的产量与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也日加突出。因此,实现银川市西夏区的白色垃圾的减量化处理已到了刻不容缓之际。1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白色垃圾(废旧塑料、泡沫等)是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废物。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城市地区就排放废旧塑料约400万吨。这些废弃塑料制品是由难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合而成,进入环境后长期不分解、不腐烂,对城乡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1.1破坏市容环境从视觉影响上讲,遗弃的塑料、泡沫等制品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垃圾箱附近、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地区),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和情绪,尤其是
4、那些散落在风景旅游区、城市主要街路和场所的塑料垃圾更是有碍观瞻,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是造成城乡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1.2危害人体健康人们遗弃的塑料制品常常粘有或装有各类废弃污染物,这是一种条件性污染源。当气温等条件适宜时,就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从而间接危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进入大气,也可危害人体健康。1.3破坏生态环境一方面,因经济原因,大棚膜、农膜成为农民朋友的必用之物。这些塑料在季节过后或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农田表面和表层,耕作时掩埋在土壤植物生长层,一、二百年不腐烂,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尤其是阻碍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收成降低。同时也
5、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这就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了长期、深层次的破坏。据调查,每亩地(北方)若含残膜3.9公斤,就可使玉米减产11-25%,小麦减产9-16%。长此下去,将会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其次,遗弃的白色垃圾在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即可随风飘移,散落各处。当动物误食时会导致生病、死亡。北京动物园羚羊、长颈鹿有的误食塑料袋致病,国宝大熊猫因误食塑料袋致死事件也有发生。另外,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处理场的面积逐渐增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流失,潜在危害严重。此外,塑料垃圾还会影响河道畅通,影响排水、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给工农业生产带来直接危害。2当前白色污染的情况及产生原因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一
6、次性消费品日益增多,尤其是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盒、泡沫包装制品的使用量巨增。据抽样调查,北京市10个区塑料袋日用量约1200多万个,人均每日一个,按每个袋重0.4克,每天就扔掉4.8吨聚乙烯膜,仅原料就扔掉近4.8万元,如果把这些塑料袋铺开的话,每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薄膜面积达240平方米,是市区人均建筑面积的2倍。哈尔滨市1984年白色垃圾排放量为0.46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0.60%,1997年白色垃圾排放量为10.51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08%。由此可见,城市白色污染相当严重,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经济、技术、管理和观念等诸方面的原因。从某种意义
7、上讲,城市垃圾不能分类回收,垃圾综合处理及垃圾资源化水平低是产生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垃圾管理体系、经济技术政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产生白色污染的源层次原因;塑料包装制品价格低廉,大部分免费提供,消费者不用白不用的观念根深蒂固,用过后随意丢弃,是产生白色污染的直接原因。以往有关部门及个人把塑料垃圾难以降解看作是产生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因而缺乏对塑料垃圾的有效管理,缺少鼓励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的政策,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运行机制,致使白色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3如何治理白色污染3.1国内白色垃圾的处理概况3,4多年来,我国一直使用填埋法处理混合垃圾,包括白色垃圾。根据我国国情,中国耕地面积逐年
8、减少,已达到相当有限的地步。为缓解我国土地资源匮乏,不失农业大国的传统,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尤其是白色垃圾)应尽早淘汰。焚烧法处理白色垃圾虽无此缺点,但由于我国焚烧技术起步较晚,技术水平有限,转化率低,设备投资高,国产化率低,加上焚烧带来的大气二次污染,使本已严重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尤其是焚烧白色垃圾。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从事治理白色污染的科研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一是研究废弃塑料制品的资源化,变废为宝。以废弃塑料为原料生产汽油、柴油和再生塑料,利用一次性发泡餐盒生产防腐材料、建筑装修材料等,目前上述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已有企业开始利用废弃塑料制品生产油品和建筑防水材料。二是开
9、发研制多种替代产品。如以植物淀粉、秸秆、动物甲壳为原料,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降解塑料,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光、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全降解塑料的开发研制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上述产品正处于研制和开发阶段,尤其是全降解塑料制品在价格上大大高于普通塑料制品,在性能和质量上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目前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尚未形成。在治理措施上国内一些城市的做法也不尽相同。起初,一些城市把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作为唯一的治理措施,下了很大力气,但收效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在因素看,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脏、乱、差(视觉污染)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般的可降解塑料制
10、品降解周期在3至6个月期间,有的需要更长时间,且降解过程需要一定的湿度、温度和光照条件,即使降解之后也呈碎片的形式。因此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其降解之前仍会挂在树上、漂在水面、落在街头产生污染。从外部因素看,国家尚未制定塑料包装制品环境标准,缺乏统一的治理对策;二是有些城市销售、使用的塑料包装制品大部分是外地进货,在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周边地区对非降解塑料制品未做出相应的限制。在市场经济大区域、大流通的环境下,单独在某个地区实行限制难度大;三是可降解塑料货源少,价格高,质量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仅靠政府行政命令难以奏效;四是仅对某一城市生产、销售塑料包装制品的企业实行限制,还
11、不能完全堵塞产生塑料垃圾的渠道。目前,各城市数以百计的超市所经销的商品,其原有的成品包装是造成城市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3.2治理当前白色污染的对策与措施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白色垃圾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回收利用,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大趋势。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较少的国家,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是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基本方针,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好白色垃圾资源,改变将白色垃圾作为废物的传统观念,高度认识垃圾资源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依据国家对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3.2.1要加
12、强对塑料垃圾的清收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城市塑料垃圾清收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充分利用各部门、各单位、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对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制的有效形式,强化对塑料垃圾的管理,作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人员落实。对垃圾倡导科学分类收集。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采用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不仅回收了大量的资源,使垃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大大减少了垃圾运输费用,简化其处理工艺,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市民倒垃圾前对其分类可避免因白色垃圾质轻而在地面游荡,危害环境,而且可使白色垃圾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现在国内各城市的居民住宅小区均具有一定规模,很多小区已建立了物业管理部门,对小区进行环境建设和卫生管理。要
13、充分发挥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对塑料垃圾清收管理工作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小区开设塑料垃圾箱试点工作,引导居民将生活垃圾与塑料包装物分类投放,收集到的塑料垃圾由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统一集中管理,并出售给收购部门。在公园、旅游景点、市场以及其他产生塑料垃圾较多的场所,建立塑料垃圾回收制度,改变过去将收集到的塑料垃圾同其他垃圾一道清运的做法,实行单项回收、集中管理、统一出售的方式。这样做既可净化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又可将塑料垃圾回收利用。各机关团体、部队、院校、商场、宾馆、饭店以及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客船和旅游船等也应对本部门产生的塑料垃圾进行有效管理,组织回收,不把塑料垃圾排入社会。近郊的废弃农膜、大棚膜是造
14、成城乡结合部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要调动个体收购者的积极性进行回收。各级保洁队伍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净化城市环境的一线队伍。所以充分调动保洁人员的积极性是清除城市白色污染的重要环节。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鼓励保洁人员积极回收塑料包装制品。3.2.2要建立建全废弃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机制收购废弃塑料包装制品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措施。要适当提高废弃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价格,调动各级回收部门的积极性。过去利用废弃塑料作原料生产汽油、柴油及其他产品的企业常偏重收购塑料编制袋、农用地膜、塑料瓶、塑料布等体积较大的物品,而不注重收购体积小、重量轻的塑料袋等。原因是塑料编制袋等原料来源比较充足,用同等价格收不到废弃
15、塑料袋等较轻物品,同时又不便于运输、管理,所以生产企业也不愿意收购此种原料。由于受生产企业收购价格的影响,许多废旧物品收购站、点都没有开展此项业务,有的甚至不知道废塑料袋还有地方回收,导致大量塑料袋满天飞。为治理白色污染,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促进作用,适当提高废弃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价格,调动收购部门和生产企业积极性,同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制定出既能使企业赢利,又不致超出政府补贴的价格标准。要建立废弃塑料包装制品收购、加工生产的市场机制。在充分发挥收购、加工生产企业积极性的同时,鼓励民营及个体经营者参与竞争,促进城市废弃塑料包装制品收购、加工生产工作的进展。3.2.3建立健全塑料垃圾处置
16、费征收制度这是有效抑制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和提高塑料垃圾资源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是向生产塑料包装制品和一次性快餐盒的企业征收处置费。生产制作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的企业必须对环境负责,承担产品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责任。根据国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造成污染危害的企业应按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缴纳一定额度的治理资金,用以支付遗弃在环境中的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在后期处置中的费用。二是向销售和使用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的单位、业户收取处置费。通过适当收取处置费,不但可以为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筹集资金,而且还会控制塑料包装制品及一次性快餐盒的使用量,还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在商品流通领域调整物品包装
17、、使用结构的积极作用。三是向城市居民征收垃圾处置费。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居民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和最终贡献者。目前征收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置费已是大势所趋。征收居民生活垃圾处置费是国外通行的做法,国内大部分城市已开始研究制定征收方案,核定征收标准,目前武汉、北海等城市已经开始征收。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尤其是白色污染问题,应加快制定征收居民生活垃圾处置费的步伐,进而从征收的垃圾处置费划出必要资金以解决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问题,加速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进程。笔者在银川市西夏区同心路市场询问50名,他们对这个塑料袋的危害也有一些了解,我告诉他们:如果塑料袋的收费为0.1元,1.0元,2.0元时
18、。0.1元时百分之九十的不在乎,1.0元时只有百分之十五的人不在乎,2.0元时百分百的人愿意自带购物的。从这个调查来看,以适当的方式实行购物袋收费政策,将会对减少银川市西夏区白色垃圾的产量。四是向使用农膜、大棚膜的农民征收垃圾处置费。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农民把用过的农膜、大棚膜随意丢在田间空处,不做任何处理。这些废弃塑料遇风后(尤其是农膜)到处漂移,散落各处,危害动物安全,影响农业生产。3.2.4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文件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塑料包装制品将长期存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有关法规文件,使其纳入法制管理轨道,这是治理白色污染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
19、问题的决定指出的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充、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和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如向生产企业、商品出售部门和业户、居民收取塑料垃圾处置费,对塑料制品收购和加工生产的企业给予政策补贴(如减免税收),对征收的垃圾处置费要专款专用等法规和政策。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做出相应的收费标准、补贴标准、减免税收征收额度等有关规定。对于象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快餐盒等需要取缔的产品要明令禁止生产,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个人要做出处罚规定等。同时还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其依法行政,保证各项政策和规章的落实。研制开发符合环保要求的各种塑料包装替代产品,使其尽快走进市场,这是解决白色
20、污染的根本途径,对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要利用专款继续加强白色垃圾处理适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限制生产、使用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快餐盒。然而通过加强管理,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不仅是当前治理白色污染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在城市管理方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治理白色污染不仅需要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等手段,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鼓励市民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包装物,不断提高废物资源的比例,通过倡导使用布袋、菜蓝购物,减少一次性包装用品的使用量。要在全国各城市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风尚,响应10
21、3个城市治理白色污染的倡议,把我们的家园建造得更美好、更清洁。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结语 实现 银川市西夏区白色垃圾的减量处理,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城市白色垃圾所造成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获取大量回收废品。然而,银川市西夏区“白色垃圾”的减量化处理也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历程,需要政策,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目前银川市西夏区的白色垃圾处理要结合发展实际,积极推广和选取适合的方式,完善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最终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王军祥.浅谈大庆市生活垃圾现状及治理对策.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42马兴元.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综合利用技术.环境保护1999.33朱丽芳等.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中国环境管理1999.24马洪祥等.白色污染应实行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中国环境管理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