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摘要】 语文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自主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关键词】 设疑 创情景 激兴趣 赏语言 拓展延伸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自主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自主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层层设疑,解疑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出现问题后,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
3、了充分的学习实践,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它们排列成序,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思索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学生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主体式教学”,改变了课堂固有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入景动情 现行语文教材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通过学习课文,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正是完成这些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如八年
4、级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作者雨果用文采飞扬的语言,描绘了如梦似幻的圆明园,然后忽然说:“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东方智慧的结晶属于全人类,毁掉这梦幻一样的美的人是全人类的罪人。感受文章中对东方智慧的高度赞美之情,增强对国家的爱,加深对侵略者的恨,树立保卫人类文明的责任感这一主题。为此,我播放了一段无声的录像,展示电影圆明园辉煌的片段和一组“圆明园遗址”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历史背景作简短的影评,再要求学生看图想象,面对着惨遭蹂躏的残骸,诉说心中的痛恨,在动人的情节中,学生通过看、想、说、比,入真情于动景,有了观察的兴趣自然也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
5、说得生动、比得细致,继之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 三、激发兴趣,观察感知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使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教育技术,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察,引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伤仲永一课时,利用电视录像将仲永由天才儿童到泯然众人矣的过程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仲永的变化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将录像片中仲永变化的几个阶段的图片制作成教学软件,利用电脑多媒体,将其变化过程分步展示于一个个画面,学生就能如身临其境般在课堂中理解仲永变化的原因。再如:学习黄河
6、颂一课时,过去每讲到这一课,学生只能通过同学、教师的介绍,结合图片来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既可以展示各个景点的声像资料,同时又能收听相关介绍。隆隆之声震耳欲聋,飞瀑彩虹,磅礴气势,呼之欲出。学生学习兴趣大增,通过亲自听、看,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且记忆深刻,油然产生了热爱祖国名山大川并为之自豪之情。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电教教学过程中,每一学期我们都安排了若干首古诗的学习,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四、突破难点,品词赏句 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
7、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全面准确回答问题的技巧。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为理解“横渡”一词,在体会课文语句的同时,如再让学生观看一段“解放战争”的录像,这样对理解词义就大有帮助。再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前途茫茫”用语言解释显得啰嗦而不形象,用课件演示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读此段内容的时候自然就能读出迷茫而又醒悟后坚定的语气。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懂得父亲是个遇事不慌、有耐心,教子有方的好爸爸。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利用课件的情景展示,进行对比教学,针对前几段内容我放出了孩子面对突发事情慌乱一团的情景动画,让学生观
8、看后再找出与画面有关的段落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指出画面中有哪些小朋友,再问:他们怎么啦?“慌”是什么意思?他们慌成什么样儿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后来父亲来了,父亲又是如何做的?这样提问,一步一步地烘托出父亲的表现。到此时,我就不让学生往下看了,而是让他们自己找第几自然段是写父亲的,通过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父亲,由此可见,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找到这些自然段后,指名上台学父亲的所作所为。之后,我又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动画来理解关键性词语,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照图画把文中表现父亲语言、动作的词或句找出来,打上点或划横线,这时再问这些词或句从用词、修辞、表达作用等方面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9、?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比,你觉得文中作者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于是我要达到的目的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实现了,此课的重、难点也就较轻松地突破了。最后重放多媒体设计画面时,学生就能很好地说出画上的小朋友各有何表现,并能清楚地复述出父亲救子的经过。 五、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将知识实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更直观,易掌握。如教学中用“像 ”的句式说话,可以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在图像上出示若干本体,再以提示方式出示相应的喻体。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生动形象的句子自会脱口而出。 在课后练习中,运用
10、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和课文补充材料。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教学软件,可以把习题的形式变得更活泼、新颖,把习题的内容扩展得更广、更深,这也是课文知识内容的补充。这样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练习部分由枯燥,而变得有形有声,如游戏般易操作,好掌握。 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事件,以及不易演示的民间技艺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管参与活动,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来实行意义建构,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能力的形成。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叶县洪庄杨初级中学 马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