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翠鸟的教学案例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生2:它长得小巧玲珑。生3:我知道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生1:喜欢它漂亮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的眼睛。生2:我喜欢它捉小鱼时的机灵师:下面,请大家亲自画一画翠鸟。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画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学生投入地画翠鸟)师:刚才同学们画得很投入,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其他同学当评委,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
2、文内容是否相符。(大家一起根据课文内容给予点评)师: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丽的图画来,这说明你读懂了课文。大家能不能看着图画,再来介绍一下翠鸟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反思:此环节教学注重了学科间的整合,把艺术带进了语文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检验了学生对课文中文字的理解程度,同时在练习说话中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就这样,学生在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会了课文,感受了美,拓展了思维空间,张扬了个性。片段二:联系生活,启迪环保师:翠鸟很可爱,它们外表美丽,叫声清脆,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它们的动作敏捷,捉鱼本领高超,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那么,你们希望人类怎样保护
3、翠鸟呢?(学生议论纷纷,讨论激烈)生1:建立鸟类保护区。生2:遇到受伤的小鸟要给它包扎治疗,等伤好后,再放回大自然中。生3:不捕捉鸟类。师:我们人类是通情达理的。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保护鸟类吧。那么,如果你们是鸟类,又如何为人类服务呢?(这一激趣,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他们七嘴八舌开始奇思妙想起来)生1:我想成为一名翠鸟交警,飞在天空中指挥交通。生2:我想让人类把我训练成为像警犬一样的警鸟,去抓坏人。师:各位同学都有如此美好的理想,我想你们经过刻苦的学习、努力的钻研,理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反思:此环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营造了一个让学生放飞想象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
4、由表达的空间,搭好了一个拓展思维的平台。许多新的理念在学生脑海中闪现,使他们充满了创造热情,启迪了环保意识,放飞了他们的理想。片段三:激发兴趣,现场演示师: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做做笔记。(学生大声读。老师提醒,要认真思考,动笔画一画)师:同学们读懂了什么?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嘴巴像箭一样。师:“翠鸟的嘴巴像箭一样”?哪个句子写了这个意思?这位学生朗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射出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师(出示小黑板):老师也喜欢这两句话。(教师朗读)生2:老师,那里漏了一个“苇”字。师:哎呀,老师不小心,把字给漏读了,
5、学习真是要认真。(学生齐读)师:这段话中,哪几个表示动作的词用得好?生3:蹬开、叼、贴、飞、摇晃、荡漾。(老师在小黑板上做记号)师:哪几个是写翠鸟捕鱼的动作的?生4:蹬开、叼、贴、飞。师:这两句话写了什么?生5:翠鸟捕鱼。师:翠鸟怎么样捕鱼?(学生说。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表演,演示“蹬”的动作)师:“箭”指什么啊?生6:指翠鸟。师:翠鸟是怎么样捕鱼的,我们来表演一下。(学生不会)看看老师怎么表演。(老师伸出两只手,一只手当苇秆,一只手当翠鸟,演示翠鸟:蹬、叼、贴、飞。学生跟着老师做,边做边说:“翠鸟蹬开苇秆”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师:翠鸟捕鱼的动作怎么样?生7:快!师:还有一个词敏捷(板书)。同学们
6、再看老师的演示,说一说翠鸟是怎么样捕鱼的。(学生看老师表演,复述课文内容)师:刚才那位同学,“箭”还是指翠鸟的嘴巴吗?(学生摇摇头)评析:这个教学片段,有四点值得重视:一是体现阅读教学的阶段性目标。抓住重点词、理解词语、由词到句子,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二是怎样对待学生的错误。当那位学生说“我读懂了翠鸟的嘴巴像箭一样”时,老师不是给结论,而是给机会。三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失误。当孩子指出“漏读了一个苇字”时,老师不仅虚心接受,而且顺势进行教育:“学习真是要认真。”四是怎样“表演”、如何看待“表演”。老师用两只手就把“翠鸟捕鱼”表现得如此生动,接着学生跟着老师做,边做边说,是活动又是练习表达。最后,老师用表演来引导学生复述、学习语言表达真是匠心独具!老师真是最好的活的“多媒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