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品味本文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3体会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目标22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说童年宛如一首美妙的歌曲,又恰似一幅美丽的画卷,那里有太多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鲁迅先生也曾在他四十多岁时,回忆起他的童年往事,今天就让我们随先生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解题。从题目我们看出文章按照空间变换顺序展示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在写这两部分生活时文章有
2、一处明显的过渡,你能找出来吗?2找出文章的过渡段并体会该段蕴含的情感。生齐读该段师:你从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吗?预设:对百草园的不舍和依恋三、品读赏析,感受童年1赏析百草园部分师:作者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探讨:为什么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乐呢?(重点赏析第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预设:乐园(乐景、乐闻、乐事)(1)乐景:自然景物师: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示百草园中很多的景物,其中有你比较感兴趣的吗?说说理由。预设:好看、好听、好玩、好吃(字、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赏析)(2)乐闻:美女蛇的故事师:老师觉得这个故事很恐怖,你们觉得呢
3、?预设:符合孩子好奇,爱惊险的心理,同时增强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3)乐事:雪地捕鸟师:少年鲁迅在雪地捕鸟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大家找出捕鸟这一过程的句子,体会句子的特点。生齐读后赏析预设:乐趣无限,准确生动的动词。师总结归纳:看到这,我们知道为什么儿时的鲁迅对百草园依依不舍了,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色,有神秘的美女蛇故事,还可以在雪地捕鸟。2赏析三味书屋部分师:如果说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那么三味书屋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下面请同学浏览课文三味书屋部分。探讨:作者回忆了三味书屋生活的哪些方面?流露出作品怎样的感情?预设:乐屋(人、事)(1)人:寿镜吾先生师: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从
4、哪里看出来的?(2)事:后园玩乐、读书、课上游戏等师总结归纳:三味书屋是少年鲁迅学习生活的地方,同样也是一个带给他无穷乐趣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位可敬又可爱的老师,有可供游玩的后园,在这里还可以画画,学习很多知识。四、背景展示,明确主题师:可以说,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温馨的回忆,可是记载着儿时欢乐的百草园已经卖给他人,久不相见了;象征儿时乐趣的绣像也售于同窗,不知所终了。如今先生回忆往事是否还有别的情感呢?1研读首尾两段,体会情感。探讨:第1自然段中的: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最后一段中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预设:淡淡的忧伤2展示写作背景,
5、明确主题思想。背景展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预设:温馨的回忆,苦涩的现实师归纳总结:虽然说现实中的先生遭遇着苦涩的现实,但童年快乐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正如冰心所言: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五、作业设计你的童年一定也有很多趣事,提起笔把它写下来跟同学一起分享吧。六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百草园:乐园(景、闻、事)温馨的回忆 (淡淡的忧伤)三味书屋:乐屋(人、事)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