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德庆县莫村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02475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德庆县莫村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德庆县莫村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德庆县莫村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课 伤仲永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同上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预习要求思考文后练习一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投影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明确: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

2、“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二、揣摩语言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3、明确: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

4、,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四、体验与反思投影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学生自由发言。五、教师小结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六、作业1、完成文后练习三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