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五课孙权劝学3教案 新人教版课题本学期总第 课时本单元第 课时日期课型讲读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关键字词,初步学会整体鉴赏浅易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明白读书对成长的重大作用,获得启发。教学重点难点品味人物语言中 体验人物个性。教学过程 时间复备教学流程 以“司马光砸缸”的典故进入一、听读课文,疏通字词。1、听读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词句 ,并同伴交流。谓 博士 往事 论议 才略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拜 结友 二、理清情节,通彻文意。1、作者讲述了一个
2、什么故事?劝学 就学论议结友而别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分角色)品读、翻译对话(同桌比较相宜),感知语言。品人物对话(鲁惊什么?)补充鲁吕论议(三结义典故)对话的目的(侧面烘托学有所成)由本溯源3、孙权的劝 齐读 译读 怎么劝?(补充劝的内容)劝之以必要 再劝之以“所益”善 或者 高(一个字点评他的规劝水平)四、说点想法,感觉文本1、了解了孙权劝吕蒙读书、鲁肃大惊的故事,我们一定从中有所启发, 请就你感想最深的一个人说说你的看法: 孙权:王者之风 , 长者之气。鲁肃:尊重知识 , 尊重人才。吕蒙:知识 就是力量。 2、我的看法补充:王安石与司马光 同朝为官 共辅帝业 政见不一 但在强调读书好
3、上却惊人相似。 看法:(字幕)五、谈一谈作者,感悟主旨1、作者撰写此文想表达什么意思?“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语,因此命名资治通鉴“读书治国平天下”(补充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2、 背, 别。六、道理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七、作业:1、背诵课文并翻译。2、体会文中的道理。 孙 权 劝 学 资治通鉴-司马光 劝学 论议(孙权) - 吕蒙 - (鲁肃) 循循善诱 辞学 就学 称赞、结友 成语: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以故事导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听出语感,读出语感。边朗读课文边根据课文下的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小组内交流不懂的句子。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课文。 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后记:资治通鉴是一本帝王的读本,但学生对它并不熟悉,以前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让学生记住其作者、主要内容等,对于其文化内涵,涉及甚少。所以我设计这堂课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对资治通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引起他们阅读此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