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海江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90088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海江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海江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海江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5-青海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2 期-55-青海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2 期 作者简介:衡淑荣,西宁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衡淑荣摘要:青海江河文化源远流长、古朴多元,可大致分为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和河湟四个文化区域,各文化区的江河文化均蕴含丰厚而独特的生态内涵与价值,并具有神圣性、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传承性的特质,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青海的重要文化资源与内在精神源泉。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厘析青海江河文化的生态内涵、文化特质、时代价值,能够对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路径提供有益思考。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江河文化;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001-2338(2023)02-0055-0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水源涵养地和发源地,同时也是湟水河、大通河、黑河、石羊河、托勒河、疏勒河等重要水系的发源地与流经地,其江河文化源远流长,古朴多元,且具有极其丰厚而独特的生态内涵与价值,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青海的重要文化资源与精神源泉。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厘析青海江河文化的生态内涵、时代价值与传承发展路径,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借鉴价

3、值。一、青海江河文化的区域划分及其内涵人因水而生,社会因水而荣,人类因江河而兴盛。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起源都与水有关,伴水而在,随水而长,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大江大河流域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江河流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文明类型和地域文化。从概念上来看,所谓“青海江河文化”就是以黄河、长江、湟水河、大通河、黑河、青海湖等重要水系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历史为文化语境,以各世居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文化名省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实践路径,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综合性文化。青海江河文化因其生态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海江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6-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

4、第 2 期-56-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境的高度脆弱性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江河文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青海江河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既包括青海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也包括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六大世居民族的多元文化;既包括沿河而居的高原农耕文化,也包括逐水草而居的高原游牧文化;既包括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儒释道文化等宗教文化,也包括昆仑文化、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草原文化等特色文化。由于青海高原生态环境的严酷性和高度脆弱性,青海江河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生态内涵

5、,其实质就是生态文化。从地理区域划分,青海江河文化大致分为四大区域文化。(一)三江源地区的江河文化三江源地区地处青海省南部和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境、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河南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6.3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的 50.4%,现有人口 55.6 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兼有汉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民族。三江源地区地处东昆仑山系和唐古拉山系之间,因地势高峻,河流、湖泊、沼泽、雪山、冰川连绵纵横,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大面积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故又有中华水塔之美称。三江源文化自

6、古至今,与羌人文化、吐蕃文化和藏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是高原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三江源地区的江河文化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藏族传统文化和以国家公园建设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生活在三江源的藏族群众是“中华水塔”的古老守护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与意识贯穿于当地藏族群众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他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如三江源地区的许多高山、河流、湖泊等被藏民族视为神山神水神湖,是他们崇拜和保护的对象,尤其是河源对当地牧民有着神圣的含义,认为保护好河源的神山神水,使江河源头水永远洁净,保护好草原和牛羊,是他们神圣的职责。三江源文化

7、的山水文化和格萨尔文化既是其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青海江河文化中具有鲜明地方标识的特色生态文化。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的现代生态文化在三江源地区生根落地,并与三江源传统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既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新时代特质的三江源生态文化。(二)环湖地区的江河文化环湖文化区主要是指环绕青海湖、地处祁连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的广阔地域,中部由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同(德)兴(海)盆地等组成。大致包括今海南藏族自治州所属的共和县、贵南县、同德县、兴海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所属的海晏县、刚察县、祁连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面积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12

8、.87%。环湖地区的地貌特点是南北两山对峙,地貌复杂多样,高山、丘陵、盆地、滩地、河谷、沙漠错综分布,其人口以藏族为主体,兼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环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曾先后有羌人文化、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和蒙古文化等交相辉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代文化有以原子城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世代繁衍生息于环湖地区的各族群众具有浓厚的生态保护意识与观念,他们忌讳污染湖水、河水和泉水;忌讳捕捉、惊扰任何鱼类和飞禽,忌食各种鸟类和鱼类;为了保护青海湖周围的草场,形成了不同季节在不同草场放牧的生产习惯;他们崇拜青海湖,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湖神的祭海仪式等,这些

9、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崇拜自然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对维护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柴达木地区的江河文化柴达木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北面以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南依昆仑山地,以柴达木盆地为地理标志,包括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境,面积24.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33.5%,有汉族、王昱主编:青海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8 页。降边嘉措: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西北民族研究,2002 年第 3 期。王昱主编:青海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8 页。-57-QINGHAI SOCIAL SCIENCES-57-

10、QINGHAI SOCIAL SCIENCES蒙古族、藏族、回族等民族。柴达木盆地被称为祖国的“聚宝盆”,资源富集,地形多样,荒漠戈壁、远古冰川、雅丹地貌、浩渺盐湖、万丈盐桥等形成了独特的青海高原干旱盆地自然景观,曾先后有羌人文化、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交融发展,既是昆仑文化和柴达木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也是“两路精神”“柴达木精神”等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和呈现地。柴达木的江河文化是以那棱格勒河、巴音河、格尔木河、察汗乌苏河等沿岸的蒙古族、藏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蒙古族和藏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化内涵,以蒙古族为例,其语言、习俗、宗教、生产生活中处处包含着生态保

11、护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蒙古族崇拜长生天腾格里,认为宇宙万物生灵都是腾格里的,是腾格里安排世上万物的生存、发展和命运,从而形成了遵循天命、敬畏和顺从大自然的思想观念。蒙古族崇拜火、水、生命和草原,形成了一系列祭祀仪式和禁忌习俗,如在萨满教神话中认为有了水才有人,水在蒙古族心目中具有宗教意义的神圣性,他们自古以来就有水神崇拜的传统,“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护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认为水是大地、母亲的血液,不能轻易污染”,忌讳在河水中洗脚、沐浴或往河中倒入脏物,认为污染水源是对水神的亵渎。蒙古族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生命,为了保护自然界的生命,形成了许多禁忌,如严禁在草原上动土挖掘,忌讳践踏花草、砍伐树

12、木,禁止在野生动物繁殖季节狩猎,禁忌捕捉飞禽和捕捞鱼虾、禁忌拆毁鸟窝等。(四)河湟地区的江河文化河湟地区主要指青海东部湟水河流域及黄河流经地区,包括西宁、海东两市,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尖扎县和同仁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所辖的门源回族自治县,面积3.5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 4.8%。河湟地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河谷、平川等交错分布,其世居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兼有回族、藏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河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交融的地区,区域文化“呈现为多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儒释道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

13、伊斯兰文化等三大信仰文化圈相互重叠交叉、和美共荣”,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典型例证。河湟地区长期以来就是青海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六大世居河湟地区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热爱自然、崇拜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如各民族的“万物有灵”观念,将天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草木禽兽等视作神灵的载体,形成了崇拜、敬畏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藏族、土族、蒙古族群众敬畏神山、神水,忌讳樵采挖土和污染水源;汉族、土族等民族还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清明上坟首先要祭土地神,村子里盖房、挖井、大规模动土也要举行祭祀土地神

14、仪式;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等民族则认为是真主创造了人类与自然万物,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等。河湟地区各民族的生态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同其区域文化一样具有多元一体的特质。二、青海江河文化的特质青海江河文化是在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和青海黄河流域的“地理-社会”形成的空间文化,从文化地理概念来看,其范围覆盖整个青海行政区域。从其构成来看,它既包括历史文化,也包括现代文化,既包括汉族文化,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构成复杂多元、形态多样,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特质。(一)神圣性青海江河文化具有神圣性的鲜明特征。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再到明代徐霞客的江源考,都

15、把青海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海既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和长 呼拉巴拉:浅谈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意识,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 年第 3 期。韩官却加:青海蒙古族的原始崇拜及生态价值观,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 年第 4 期。赵宗福:青海江河文化的梳理思考与学理建构,青海社会科学2018 年第 4 期。-58-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58-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江的水源涵养地和发源地,也是东南亚母亲河澜沧江的水源涵养地和发源地,还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第三大河流石羊河的水源涵养地和发源地,是名副其实的江河发源地。“赫赫我祖,

16、来自昆仑”“河出昆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圣昆仑山和黄河源头二位一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河源地区的昆仑山被称为“万山之宗”,以昆仑神话为核心形成的昆仑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河源地区的昆仑山、黄河不仅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和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神圣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标识,而以黄河、长江、澜沧江、扎陵湖、鄂陵湖、青海湖、茶卡盐湖等为代表的神水神湖,以昆仑山、祁连山、阿尼玛卿、年宝玉则等为代表的神山,均具有文化神圣性,对周边的各个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青海江河文化不仅具有地理意义上的源头性,还富有文化意义上的源头性,具有很强的神圣性。(二)多元性从地理位置看,青海地处黄土高原与

17、青藏高原的叠合区,东部地区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南部属青藏高原,兼具黄土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青藏高原三种地形地貌,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域在境内连接过渡。从经济文化类型上看,日月山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东部与中原农耕文化相连接,西部等其余地区属草原游牧文化,两种经济文化类型在境内并存、交错。从民族文化发展上看,青海历史上有羌、党项、鲜卑、吐蕃、蒙古等民族聚居,明清以来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六大世居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交错分布格局。各民族文化在青海大地上互相影响、彼此融汇,形成了既保留本民族特点,也吸收融汇

18、其他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的多元一体区域文化。可以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青海地区成为多元文化汇聚的一个枢纽,多样的地理类型、多样的经济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形态和频繁的民族文化互动,使青海江河文化在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民族社会组织等层面显示出鲜明的多元性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圈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三)包容性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历史上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流的过程始终没有停止,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儒释道文化论、以佛苯结合为特征的藏传佛教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穆斯林文化三大文化系统并存的局面。这三大文化系统既相对独立,又多元重合,

19、既相互鼎立,又兼容并包,没有发生谁强谁弱,一个支配另一个的现象,而是包容并存、包容并进。青海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互通有无,共同开发了青海大地,共同创造了青海江河文化,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兴盛作出了积极贡献。这种多元并存、兼容并包、交相辉映的地域文化形态,充分显示了青海江河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四)开放性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需要开放融合。在青海江河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多种文化的交流传播,促使各种文化形态衍生出许多超越其原有文化传统的新的文化因子。青海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西域之冲”等称谓,自古就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的枢纽,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原文化

20、与西部游牧文化、域内文明与域外文明双向交流和传播的桥梁,这使青海江河文化始终保持开放形态。长期以来,生长在青海高原的各族儿女休戚与共、和衷共济,共同形成了多文化融合、交流的多彩画卷,从而结成一种多元多边的文化互动关系。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变化,文化在发展,来自不同地区的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宗教文化,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的开放性不断增强,各类文化相互交流、吸纳、包容互补的进程正在加速,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使青海江河文化更具魅力和特色。(五)传承性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在于历史与当代的有效对接。青海江河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

21、织的结晶。青海江河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经过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青海江河文化与时俱进,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加了新内涵,呈现了新的特点。在现在的青海江河文化中,科技文化元素、城市文化元素越来越强,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59-QINGHAI SOCIAL SCIENCES-59-QINGHAI SOCIAL SCIENCES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海江河文化,为青海江河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使青海江河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色。三、青海江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青海因江河而得名,因其生态的多样性、系统性、复

22、杂性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青海也因江河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重任。青海江河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文化因子和重要元素,必将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青海智慧。(一)青海江河文化中的生态意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支撑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高寒严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创造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独特而深厚的传统生态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和实践贯穿于其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青海江河文化中的生态因子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在保护青海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江河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

23、文化,熔铸于当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青海江河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珍惜生命、保护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的思想,及其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共为一体的整体性思维特征、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维、遵循自然规律的系统性思维等哲学思维,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青海江河文化与民俗文化、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在生态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资源,对我国生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二)青海江河文化是践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典型,对构建现代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

24、内容、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阔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青海自然生态脆弱,青海各族人民创造了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精神内核,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旨的,具有鲜明高原特色的江河文化。青海江河文化中的朴素自然观,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中汲取有益养分,对于青海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的生态保护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正在创建的青海湖国家公园形成了特有的“草

25、-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青海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青海的江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既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实践层面的生动典型,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中国”的思想养分,充分显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要思想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及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和强劲的实践推动力,必将进一步引领青海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三)青海江河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是创新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力量源泉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是我国生态战略高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北半球气候敏感启动区、全球生态系统调节稳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肩负着

26、全面筑牢国家生态安全根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青海江河文化作为历史发展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写照,是几千年来青海各民族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克服困难所取得的智慧结晶,对青海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江河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融合、碰撞,为更新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重要启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带领下,青海在传承传统江河文化的基础上又作出符合新形势的当代生态文明智慧补充。如正在推进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发挥青海比较优势,凝聚各方力量,优化保护地体系,以示范省建设带动形成抓生态、抓发展、抓

27、民生的强大合力,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国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事业积累“青海经验”、探索“青海方案”、作出“青海贡献”,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过程中将发挥其独特作用。青海江河文-60-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60-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化作为生态文化的一部分,是青海各族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其中的生态价值观念对完善国家生态保护理念具有一定的经验补充作用。四、传承弘扬青海江河文化的思路举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青海江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28、站在新时代的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做好青海江河文化的传承弘扬创新工作,为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注入新活力。(一)深入挖掘青海江河文化的精髓,拓展并丰富中华优秀的水文化内涵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的文化建设首先是江河文化的挖掘。一是系统挖掘和整理文献典籍中的青海江河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有关生态保护的资料,深入挖掘其对当代社会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内容,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多媒体宣传青海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维系青海高原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二是深入开展青海江河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系统普查青海省长江、黄河

29、等流域不可移动文物、名村名镇、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工业遗址、水利工程遗产、引水灌区、渡口及人文景观等重要文化遗产数量、特色、现状、合理利用情况,并进行分类、评估、定级等工作,夯实传承发展青海江河文化的物质遗产基础。三是系统挖掘青海江河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大力挖掘各民族民间文学、节日庆典、祭祀活动中的生态文化,并对其进行阐发研究,创新其表现方式,激发其传承活力。(二)强化青海江河文化的推介工作,让青海的江河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不断挖掘和丰富青海江河文化的生态内涵与外延。一是在西宁、海东、格尔木等城市创建江河文化主题公园,用江河文化丰富和拓展青海城市文化的内涵。

30、二是出版青海江河文化系列丛书,包括学术著作、普及读物等,深化对青海江河文化内涵的认识。三是针对青海各民族山水文化传承面临后继乏人和民间记忆已趋于模糊的现状,尽快开展“青海山水文化记录工程”项目,对青海高原的山水文化进行系统调查、记录与研究,对各民族山水文化进行及时抢救与整理,并加强对其的传承与弘扬。四是加强青海江河文化与中国江河文化的关联研究,尤其是加强青海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研究,加强国内民众对青海江河文化的关注与认同。(三)打造青海特色江河文化品牌,全方位推进青海江河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举办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青海文化品牌,青海各地也以艺术节

31、和体育赛事等为载体,形成了一批优秀文化活动品牌。但这些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性仍有待加强和提升。一是要树立和打造具有青海特色、青海风格的江河生态文化带。挖掘做大青海的山水文化、草原文化、玉文化、树文化、药文化以及国家公园、旅游休闲、文化遗产等物质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具有江河文化特色的影视、音乐、书画、咨询、论坛等精神文化产业,用文化的理念和手段推介产业、发展产业,使生态文化与生态建设互为支撑、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相互交融、生态文化物质产业与生态文化精神产业相互拉动,全方位提升青海特色文化品牌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二是培育龙头示范性文化产业企业。在各区域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及一批辐射带动青海省

32、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打造一批新产品,认定几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升文化产业的创作能力,形成具有青海江河文化特色、布局合理、产业链完善的文化产业格局,主要任务集中于影视动漫、数字出版、游戏娱乐、数字传媒、短视频等产业,体现青海黄河流域多民族特色,展现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是成立青海江河文化研究会,定期举办国际、国内研讨会、高峰论坛,以主旨报告、交流互动的形式,探讨江河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部门每年规划一批重大课题,以招标的形式进行立项,促进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进行人才推荐及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打造青海江河文化发展学术名人堂;建立成果转化推介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搭建科研产出对接桥梁,全方位推进青海省江河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四是打造具有鲜明青海标识的江河文化品牌,依据青海各区域文化的内涵、特质和时代价值,将昆仑文化、河湟文化、格萨尔文化、三江源国家公园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海江河文化的特色文化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