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简短的演讲稿一、学情分析 演讲活动中,有些同学所写的演讲稿听上去慷慨激昂,实际上空洞无物。究其原因,至少有这样两点没有把握住:一是缺少针对性,不了解听众的心理,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二是偏重说教,看似旁征博引,其实没有自己的观点。此外,还有一些同学所写的演讲稿思路不够清晰,前后不够衔接,使得演讲效果打了折扣。二、训练目标1明确演讲稿内容、语言、结构的特点。2拟写中心突出、条理清晰的演讲稿。三、训练重点 拟写简短的演讲稿。四、训练流程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你喜欢演讲吗?你是否会为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或写不好精彩的演讲稿而深感苦恼,以至坐失一次又一次展示自身风采的绝佳机会?当
2、看到同龄人在讲台前侃侃而谈、语惊四座时,你是否也感到了一种无人喝彩的失落与不甘?学习了第六单元“精彩演讲”的几篇文章后,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已深深打动了你。如果再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就一定会彻底消除你对演讲所怀有的种种疑虑与不安,就一定会写出精彩的演讲稿,展示出你的风采。2围绕重点,讨论交流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主张,介绍自我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好的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功能,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或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1)精彩的演讲稿,必须了解对象,有的放矢。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作演讲稿一定要把听
3、众对象调查清楚,根据不同听众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心理状态以及兴奋点来确定演讲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适合不同听众的口味,达到荡人心魄、鼓舞人心的效果。请欣赏一位八年级同学写的演讲稿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一天,时间管理学教授为一群学生讲课,那堂课的演示让同学们终生难忘。开始上课了,教授拿出一个敞口瓶放在桌上,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随后,教授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去了。教授问同学们:“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都说:“满了。”教授反问道:“真的?”说着,他
4、从桌下取出一桶碎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碎石填满石块的间隙。教授又问学生:“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同学们有些明白了,一位同学说:“可能还没有?”“很好!”教授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地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碎石的所有间隙。教授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同学们大声说:“没满!”教授又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教授做完实验后问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一位同学举手发言道,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情。“不!”教授对同学说,“那还不是它的真正寓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
5、你以后就再也无法把它放进去了。一定要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就会后悔。”多么令人深思的启迪!是的,先要处理大石块,否则,也许你会遗恨终生。那么,什么是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呢?同学们,我们的生命就像瓶子一样,可以装下很多的东西,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可以装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初中的读书生活中,学业,就是你的“大石块”,这是你最值得装和首先应该装下的东西,如果不把这个先装进去,你就丧失了装载“大石块”的机会,甚至会铸成永远的遗憾。当然,我们装下这个“大石块”后,还可以去装很多的东西,你可以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你可以去收获你的友谊,你可以去干很多很多的事情。瓶子什么都可以装,但不能装我
6、们这个年龄不应该装的东西。有句话说,在春天里应该做春天里该做的事情。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迎接中考,顺利完成学业,这是你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大石块”,不要回避,不要退缩,勇敢地承担你生命的“最重”,是正确的选择。“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一两步。”愿你们能牢记著名作家柳青在他的代表作创业史中写下的名言,用智慧作笔,以汗水为墨,描绘自己人生精彩的一页!八年级的学生,你们已经来到了初中阶段知识高峰的半山亭。是再接再厉,勇攀顶峰,还是心满意足,贪图安逸?做一个有准备的人,迎接你人生的冲刺是八年级学生生命中的“大石块”。七年级的学生,你们青春的脚步刚刚开始,你们的思想趋向成熟,你们的人生观、世
7、界观初步形成,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志趣也在萌发。请你们珍惜新起点,创造新思想,打下好基础。百尺竿头再进步,莫让年华付水流,这才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亲爱的同学们,暂且丢下那些漂亮的衣服和浪费时间的打扮,抛开那诱人的漫画书卷和电脑游戏,放一放那一段遥不可及的“青苹果”之恋,搁置一下与前进无关的心事,用你们的勤奋和努力,用你们的严谨和热情,用你们的青春和活力,编织丰富的学习生活,及时装载好发展的“大石块”你生命中一个个精彩的大石块!讨论:初读这篇演讲词,似乎感受不到澎湃的激情,也没有多少优美动人的语段和句子,但因为是面对初中的学生去讲,是对初中学生的一种告诫,演讲稿动人的力量就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它
8、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授演示的故事对我们初中学生很有启发,所以作者写得很具体、很详细,让同学们听了以后,就能从中有所感知、有所领悟。事实上,作者在惟妙惟肖地讲完了故事后,就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让听众听得进去,明白出事理来;二是在针对所有初中学生进行分析后,作者又分别就九、八、七年级的学生实情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就保证了初中不同学段各个层面的同学都能受到作者观点的影响,其演讲也就取得了更广泛、更实在的效果。(2)精彩的演讲稿,必须观点鲜明,感情真挚。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
9、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可靠之感。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演讲稿,题目是相互理解必须肝胆相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讲一个故事,当事人的姓名,暂时保密,用A代替。A交了一个笔友,是个男生。对异性笔友,A一点也不介意。因为大家都爱好文学,都喜欢写作,都有几篇作品在报刊上发表,都渴望长大后当一名作家,用手中的笔写出美好的人生。这有什么不好?(鼓掌,有人叫好)就这样,通过报刊上的通信地址,他们结成了笔友,在信中交流阅读与写作的体会,探讨社会,谈论人生。(热烈鼓掌)可是有一天,班主任把A叫去面壁思过。原因嘛,很简单:就是男女生不许通信,否则,既影响学习,又会导致早恋,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健
10、康成长。(众笑,全场活跃,并报以热烈的掌声)班主任还向家长作了通报。这下,A的处境可惨了,反正,校内校外都难做人。A只得给对方写了绝交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也就引出了我今天演讲的题目相互理解必须肝胆相见。大家都在高喊“理解万岁”,老师、家长也教育学生和孩子要学会理解别人。但在对待A的问题上,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理解孩子、理解学生吗?没有!他们是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他们只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全不尊重孩子和学生的爱好与对理想的追求讲得严重些,他们扼杀了两颗纯洁的心灵,扼杀了两个未来的作家。(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做是惟恐天下不乱,是小题大作,借题发挥。我想提醒这
11、种人,如果师长一味地不理解学生,误解学生,学生必然会产生消极对抗的心理,当面他一百个检讨,背后会说你老封建、老顽固。这样一来,相互之间不但不能加深理解,思想上的距离反而会越拉越大。这样下去,师生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又怎能和睦相处,心灵又怎能真诚交流呢?(热烈鼓掌)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基础上的,我们必须抛弃一切个人的主观偏见,以平等的身份推心置腹,肝胆相见,否则,相互理解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话。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长时间热烈鼓掌)讨论:这篇演讲稿由身边刚发生的事引出话题,紧接着层层递进,条分缕析,最后用“由此可见”很自然地亮出演讲者的
12、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基础上的,我们必须抛弃一切个人的主观偏见,以平等的身份推心置腹,肝胆相见”。篇末言简意深,卒章显志,凸显中心,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3)演讲稿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鼓动性。因此,它要求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回顾本单元的悼念玛丽居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内容,讨论:爱因斯坦与居里夫人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1935年11月23日,他怀着无比悲痛的心
13、情专程赶赴纽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了讲演悼念玛丽居里。他深切怀念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据说,爱因斯坦当念到悼词最后部分时,由于过分激动,他哽咽住了,呼吸不禁急促起来。在那一瞬间,他感到两个漂泊的灵魂(一个从波兰漂泊到法国,一个从德国漂泊到美国)水乳交融。可以这样说,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是他内心真情的流露,朴实而不华丽,打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著名作家左拉用热烈、流畅的旋律,为莫泊桑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弹奏了一曲葬礼礼赞曲和安魂曲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作品感情饱满,以情动人。左拉与莫泊桑是同时代的法国作家,两人交往甚密。莫泊桑英年早逝,当然使左拉无比悲痛。于是作家用自
14、己的血与泪点燃听众的感情之火,拨动听众的情感之弦,引起听众情感上、认知上的强烈共鸣,深深地影响了听众,打动了听众,征服了听众,使演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4)精彩的演讲稿,必须行文变化,富有波澜。兴起演讲稿波澜的要素很多,有内容,有安排,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如果能掌握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讲在听众心里激起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主要靠运用各种技巧,使行文不断变化,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扣人心弦。怎样才能使你写的演讲稿富有波澜呢?一是用精彩的开场白来兴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演讲稿也是这样。精彩
15、的开场白说明你没有怯场,你用出色的表现“震”住了听众,扣人心弦。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1980年到日本爱知大学演讲。钱先生精通十多个国家的语言,却不通日语。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利条件,我对日本语言是瞎子、聋子兼哑巴,因此今天全靠我这位新朋友荒川清秀先生来做我的救苦救难的天使。而诸位先生都是精通中国语文的。所以我对中国文学现状的无知,诸位一目了然;而诸位对中国文学现状的熟悉,我两眼漆黑。用19世纪英国大诗人柯勒律治的话来说:“诸位对我的无知有所知,而我对诸位的所知一无所知”钱先生的这段开场白,机智妙绝!他谦虚的话语立刻缩短了听众与自己的心理距离。这一番开场锣鼓博得满堂喝彩。事后
16、有日本学者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在海外见到劫后余生的钱先生,是难得的幸事;听到他驰骋古今、贯通中外、机智而又隽永的谈论,更是公认的乐事。”钱先生的演讲,可以说首先是以精彩的开场白征服听众的。二是用反复申说来兴波。为了让听众彻底了解演讲的主旨,有必要对自己的观点反复进行申说与解释,以此来突出演讲的主题。请看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心跳的真谛我梦想有一天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演讲者运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反复申说,表达了他反对种族歧视,要求自由、平等的呼声,给听众带来强
17、烈的心灵震撼。三是用正反对比来兴波。演讲稿想要透彻地说明一个观点,单从一个角度去论证是不够的,运用正反对比法,可使行文波澜起伏,主题鲜明突出。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参事会上所作的关于劳动情况的演讲,就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据说,他在演讲中突然停顿,拿出怀表,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看着听众。就在听众几乎都坐不住的时候,他突然说:“诸位刚才所感觉的局促不安的72秒的长时间,就是普通工人垒一块砖所用的时间。”在这里用了时间对比,让听众感受很生动。再请看下面这篇演讲:“美国有两个繁衍了8代人的家庭,一是爱德华家庭,其始祖爱德华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著的哲学家,他不仅本人勤奋好学,而且以良好的德行培养后代,
18、他的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60多位医生,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1位大使,1位副总统。另一个家庭的始祖叫珠克,是臭名昭著的酒鬼、赌徒,无法无天,他的后代中有300多个叫花子,7个杀人犯,60多个盗窃犯,还有40多人死于伤残或酗酒。血统论是错误的,但家教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在这篇反对种族歧视的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证明种族歧视的荒谬,先建立起“家教的作用大于血统的遗传”这一判断,然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加以对比论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用“画龙点睛”来兴波。用精练的文字,放在文章的关键处、要害处,能够起到画龙点睛、警策全篇的作用。一位同学以歌颂抗震救灾英雄事迹为主题而写
19、的演讲稿用生命践约,在叙述完湖南电力公司技术人员,没有一个在困难调查表上填写困难以后,小作者加上这样一句话:“明知凶险却达观,这是一种坚韧的力量,一种无畏的美丽。”这句议论,使行文有了变化,揭示了电力职工的无畏精神和高尚人格,既使前面叙述的事实得到强化和升华,又明确地点明了主题。(5)精彩的演讲稿,还要讲求语言流畅,深刻风趣。演讲是语言的艺术,要写出精彩的演讲稿,一定要在语言的运用上花大力气。首先要口语化。“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稿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当然演讲稿用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
20、的简单移植,而是一种对口头语言进行加工提炼,使之符合语言规范,说理性强,并带有一定文学色彩的“口语”。我们中学生的作品往往受书面语言的影响较大,容易像雷德曼在演讲内容的要素一文中所指出的“在一次演讲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宁可只有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个让人前听后忘的思想;宁可牢牢地敲进一根钉子,也不要松松地按上几十个一拔即出的图钉”。精彩的演讲稿不在乎长,而在乎精。两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的语言都很简短,但都突出了重点内容,给全体奥委会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卓念玛丽居里一文短小精悍,虽然只有550字,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含义深刻。3总结归纳,要领指津(1)演讲稿的
21、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2)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作用,总的原则是切题和镇场。(3)正文是整篇演讲的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排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4)结尾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范例引路,指导写作喝 彩坚强的人值得喝彩。什么是坚强的人?
22、能在困境中站起来的人,能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是坚强的人。这些人也往往受到人们的尊敬、喝彩。人们为他们喝彩,绝不单单是为这些人本身,而重要的是为他们坚强的品质。在历史上因坚强而受到喝彩的人数不胜数。爱迪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爱迪生年轻时生活很困难。因此他干过很多零工,如报童,送报员,服务生等。有时他忍着饥饿和寒冷去发明东西。更糟的是他常常为发明一件东西而经历几十或几百次失败。然而他却没有倒下。用他的话说:“即便再贫困,我也要去发明。”“失败了怕什么,至少我知道以前的方法行不通。”爱迪生是坚强的人,因此他受到世人的喝彩。而且这种喝彩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并且会再继续下去。合上史册,看看现在的风云人物。霍金
23、先生就是坚强的人。他面对罕见的疾病没有倒下,而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坚强地进行科学研究。他曾对记者这样说:“即使我只有一个手指可以动,我也会坚强地活下去并继续我的研究。”霍金先生以他的坚强赢得了世人的喝彩。他的书畅销全世界,他的事迹被每个人传颂。爱迪生、霍金能赢得世人的喝彩,在于他们坚强的性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有像他们一样坚强的人。曾记否,在那没有硝烟却异常惨烈的“非典”战场上,我们的白衣天使同样是怀着一颗不惧生死、甘愿奉献的心与病魔顽强作战;曾记否,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它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无数有志之士。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人民子弟兵、医护人员、志愿者在第一时间赶赴
24、灾区,他们可曾想过:下一秒,他们是否还能自由呼吸?是否还能睁眼看这个世界?是否还能见一眼最亲爱的人?不,他们不曾这样想,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是不断的告诉自己:不可以停,不可以停,一秒也不可以停!因为,错过一秒,就有可能错过一个生命!王晶走了,张米亚走了,向倩走了很多的英雄走了,但他们坚强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受到了人们的喝彩。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坚强的人值得喝彩。同时我们心里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要做一个坚强的人,赢得人们的喝彩!【点评】这篇短小的佳作主题鲜明,说服力强,具体而言呈现出两大特点:一、选材典型。爱迪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却没有倒下,霍金身染重疾依然坚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王晶、张米亚、向倩面对“非典”、强震不屈战斗、以身殉职,他们都是公众知晓度高的人物,都凸显了坚强的人格特征。二、语言优美。(1)文章以议论为主,但论中有叙,论中含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呈现出一种参差、错落之美。(2)多用短句,时有整句,增添了语言的整齐美和音韵美。如果仔细辨读,你会发现文章里面流淌着一股演讲之气,小作者似乎面对着一群人,正在激情洋溢地演说呢!五、设计文题,明确要求文题:1为母校喝彩2自信才能创造成功要求:1从提供的两则文题中任选一则,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500字左右;2所写演讲稿能基本符合上述指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