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00233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围绕“读”来进行的,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文录音,通过“读”来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场面,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重点) 过程与方法 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积极的参与学习,主动的进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

2、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看了以上这段视频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待学生回答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多媒体投影: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篇课文的朗读(想听录音呢,还是听老师读?),听老师读,那老师有要求,大家在听读过程中,要将课文中你觉得特别的词语句子和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 2注意以下生字词语。 (多媒体出示下列生字词) (1)亢奋(kng fn) :极度兴奋。 (2)晦暗(hun) :昏暗。 (3)羁绊(j b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4)冗杂(rng z):繁杂。 (5)蓦然(m

3、rn):突然,猛然。 (6)叹为观止(tn wi gun zh):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7)戛然而止(ji rnr zh):声音突然中止。 3初步分析课文: (1)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我们来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来对比一下,看看为了表现安塞腰鼓的激越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怎样的场景? 师明确:这是以声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我们来看看作品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安塞腰鼓的?(引导学生依据“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间隔反复出现4次的特点,梳理出文章描绘的四个方面。) 师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反复出现了四次,是文中写安塞腰鼓艺术的分

4、水岭,分别从四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美。据此,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这样四个部分。场面美鼓声美后生美舞姿美 (3)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出现,构成一种修辞手法,叫作间隔反复;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师明确:间隔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其实,为了表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画面美、音乐美;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把安塞腰鼓雄浑壮美的视觉冲击转化成了对我们的心灵的震撼;我们要进行进一步的感受和体会。 三朗读品味。 1、师:下面我们就共同进入朗读品味阶段。朗读哪些段落使你有痛快淋漓,拍手称快的感受?为什么这些语言给你这种感受?怎样朗读才能传达出这种感受? (

5、学生在教师组织下有感情的将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一遍,交流自己的感受;并相互打分,点评。) 2、师引导: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似乎听到了激荡的鼓声,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为什么会这么有气势?你能否从文章的语言材料中找一点依据?(多媒体显示) (1)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2)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3)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独句段,还有许多短句,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短促、激烈,有强烈的节奏感,正如急促的鼓点。 3、师: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朗读出来,再一次体会安塞腰鼓的壮美,然后谈谈你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教

6、师摘要出示: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四、质疑探究 1、师: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为什么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这些思想感情?找出来,一起探究。 2、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有可能发表的见解及收集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准备,并适时点拨:(多媒体选择演示) (1)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难道江南真的打不得腰鼓么?任何艺术的产生都与特定的地域和历史文化渊源有关。江南的文化风格是柔美的

7、,孕育不出这样的腰鼓。安塞腰鼓只能是原始粗犷的黄土文化的产物。 (2)为什么又强调黄土高原土层的“厚”?因为这厚厚的土层,正是生命元气的积蓄,也是黄土文化的深深积淀!赞美安塞腰鼓,实际上也是赞美黄土高原的文化底蕴! (3)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句话怎么理解? ()“好一股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劲儿!”(第至自然段)要挣脱、冲破了、撞开的是什么呢?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怎么理解? 师小结:大家对课文的有关语句的意蕴内涵发表了很多见解,如果你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疑惑之处,还未在投影中展示,可以再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揣摩,也有待于你们今后的阅读来补充。 五、小结、布置作业。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秀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令我们无比的自豪。咱们南方也有我们独具魅力的地域文明和地方文化,长兴的“百叶龙”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舞进了中南海,舞遍了大江南北,请大家学用课文句式、段式,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绘一下长兴的“百叶龙”的表演场面(播放表演录象百叶龙)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