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课题
七政7(2)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14课时
学习
目标
1. 识记:受教育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2. 理解:结合实例,理解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 运用:结合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的特点,初步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难点:履行义务,做好本职工作。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自主探讨 分组合作
【课前预习】
1. 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____________,又是公民的____________。
2. 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键在________,基础在____________。
3. 《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________年义务教育制度。”
4.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____________事业。
5. 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为社会奋发进取,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导入新课】
某校学生小强觉得学习比较辛苦,因此不爱上学,常常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节后,产生了这样一个观点:既然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那么受不受教育就是公民个人的私事。这种观点正确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框——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一 明确义务
阅读课本P75~76,标注重点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查一查,有哪些法律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受教育的义务?
2.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活动二 走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阅读教材P76,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义务教育?
2. 义务教育具体要求有哪些?
▲ 拓展探究一
民之所望,政府施政所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6年“两会”前夕,两位网民在网上热议自己最期盼的话题。
小向葵:附近的幼儿园都爆满了,我家孩子还没着落,怎么办?(2月18日8∶45)
一米阳光:有了异地高考的政策,儿子不必回老家考了,真高兴!但愿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好政策。(2月18日9∶15)
(1) 两位网民共同关注的是我国公民的哪一项权利?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说说他们为什么会关注这项权利。
(2) 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如何以实际行动回应网民的期盼。
活动三 受教育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阅读教材P77《小俊一天的校园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分析小俊这一天的表现。
2. 谈谈自己是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 青少年应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拓展探究二
材料一
人物
工作
工作待遇
受教育程度
李某
送奶工
月薪1 500元
小学文化
张某
工厂流水线工人
月薪2 000元
初中文化
邱某
工程师软件开发
月薪10 000元
研究生毕业
丁某
某化工学院客座教授
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20万元,配备别墅式住房三室二厅
博士
材料二 随着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顺利着舰与起飞,被称为“航母style”的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狂欢模仿秀,“航母style”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不只是一种网络狂欢,更是折射了中国人的尊严与自豪感,是一种新时代的大国范儿。从“蛟龙下海”到“神舟飞天”,从“两弹一星”到航母舰载机的成功起降,中国的科技发展、文明进步令世人瞩目。
材料三 小强家经济状况很好,父母还开了一家小工厂。他本人很想上学,可母亲认为读不读书没有关系,只要能挣钱就行,让小强辍学回家负责厂里的生产。小强坚决不同意辍学。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结合材料二,思考我们为什么必须接受教育?
(3) 请分别评价材料三中小强和母亲的行为。
【概括归纳 总结提升】
请画出本课思维导图。
学生阅读教材并小组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探究
小组内交流
学生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回答
小组交流、思考
思考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总结
检测促学
一、 单项选择题
1. 小强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意放弃就放弃。”所以,他不遵守纪律,贪玩逃学旷课。小强同学( )
A. 正确认识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B. 只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C. 很好地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D. 是个很有个性的好学生
2. “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②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
③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 受教育只是青年的事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________年制义务教育。( )
A. 六 B. 九 C. 十 D. 十二
4. “不花钱,有学上。”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____________特征。( )
A. 统一性 B. 强制性 C. 公益性 D. 自愿性
5. 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由此可以看出( )
A. 受教育是公民最根本的权利
B.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C. 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D.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每个公民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 材料分析题
6. 晓玲的父亲认为:“我们家里穷,孩子到外面打工挣钱,可以帮补家里。”致使读七年级的晓玲辍学。小刚认为:“现在义务教育免费,不用花父母的钱读书,所以学习不必努力。”
你怎样劝说晓玲的父亲?你对小刚想说些什么?
7. 赏析右侧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漫画中的父亲侵犯了儿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 如果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不上初中了,你认为合法吗?请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自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