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特征演化与前瞻思考—— 基于国家五年规划的文本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9911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特征演化与前瞻思考—— 基于国家五年规划的文本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特征演化与前瞻思考—— 基于国家五年规划的文本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特征演化与前瞻思考—— 基于国家五年规划的文本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郑玉豪朱小玲 0 1 4 M O DERN E C ON O M I C RESE AR CH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特征演化与前瞻思考基于国家五年规划的文本分析内容提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抓住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这一“关键部分”,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基于国家五年规划的文本考察,可以发现,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经历了以重工业为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以农业为基础以及工业为主导推进经济现代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现代化和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经济现代化四个阶段,呈现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从主导型模式到协同型模式、从国内大循环到国内国际双循环

2、的演化特点。新征程上,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助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行稳致远,要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 键 词: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国家五年规划 扩大内需 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 1 2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2 3 8 2(2 0 2 3)1 0-0 0 1 4-0 9一、引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抓住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这一“关键部分”,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成功地将

3、中国从“一个在经济上很落后和很贫穷的国家”改造成一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2 0万亿元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学界主要依据四个历史分期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分成四个阶段,并据此分析百年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思想渊源(董志勇和沈博,2 0 2 1)、理论创新(潘妍妍,2 0 2 0)、具体实践(任保平和豆渊博,2 0 2 1)和基本经验(王娜和何自力,2 0 1 9)。这一划分方法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逐步实现强国富民的发展逻辑,但不足以清晰、准确地展现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因此,以国家五年规划

4、为切入点,管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和特征演化,并且在此基础上探寻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二、战略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演进脉络 国家五年规划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工具,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目标的设定和相应的政策导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和黄群慧,2 0 2 0)。事实上,国家五年规划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历程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以国家五年规划的政策转向为线索,可以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变迁历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以重工业为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

5、(“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工矿企业残破不堪、农村生产力惨遭破坏的局面,党和政府先后制定“一五”计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奋斗历史和基本经验研究”(编号:2 1 B D J 0 9 4)。0 1 5 现代经济探讨-2 0 2 3-1 0-宏观视野划和“二五”计划,期冀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等方式推进经济现代化。(1)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党和政府将优先发展重工业视为推进经济现代化的中心环节。在“一五”计划中,党和政府规定要将全国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总数为4 2 7.4亿

6、元)中的5 8.2%用于工业部门,其中“制造生产资料工业的投资占8 8.8%;制造消费资料工业的投资占1.2%”。“二五”计划延续了“一五”计划中“建设重点在工业,工业重点又在重工业”的相关规定,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2)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在制定“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时,突出强调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必须“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逐步地把手工业者引向合作化的道路”;必须保证“私营工业的大部分将转变为各种形式

7、的国家资本主义,而私营的现代工业的大部分将转变为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3)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尽快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最佳选择(杨德才,2 0 0 9)。回归文本可知,在“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中,党和政府大量使用了“计划经济”“计划领导”“国家计划”“基本建设计划”“生产计划”“计划收购”“计划统筹”等相关词汇,这表明:在这一阶段,党和政府试图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来发展国民经济。2.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推进经济现代化(“三五”计划“五五”计划)1 9 6 4年1 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

8、告中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周恩来,1 9 8 4)。“现代农业”被放在首位,表明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开始出现转向。从“三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决定走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1)确立农业在经济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农业现代化的助力(邸菲和胡志全,2 0 2 0)。在“三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计划工作也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并强调在制定各项指标时必须要优先考虑农业的需要。在之后的“五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更加明确地指出:“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

9、按照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2)大力发展工业。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工业建设,认为推进经济现代化必须要推进工业现代化。为此,党和政府在“三五”计划中明确指出“第三个五年共需工业投资5 8 9亿至6 0 4亿元,初步设想安排4 8 0亿元,占总投资的4 8%”;在“五五”计划中又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尽快地把燃料动力搞上去,把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搞上去,把交通运输搞上去”。(3)更加广泛地发展科学技术。农业、工业、国防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这一阶段,党和政府认为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发展科学技术。如在

10、“五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指出:“各部门、各地区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攻克本部门、本地区的关键技术”,“尽快在主要方面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3.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现代化(“六五”计划“十二五”规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逐步认识到了片面发展工业的负面影响,认为这种发展模式既不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不利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甚至可能带来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六五”计划中,党和政府开始积极调整以农业为基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 0 0

11、8年版,第6 2 6页、第5 9 4页、第7 0 0页、第6 9 7-6 9 8页、第6 9 6页、第4 8 1页、第4 4 1页、第4 8 8页、第4 4 6页、第4 5 3页。0 1 6 M O DERN E C ON O M I C RESE AR CH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确保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从“七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遵循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总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奋力把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1)坚持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经济体制,指的是特定所有制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统一。在相同所有制的前提下,不同的经

12、济体制将产生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樊纲等,2 0 0 7)。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党和政府认为必须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放开放活,让市场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在“七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明确指出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要求,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随后,党和政府在“八五”计划中进一步指出要“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之后的“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党和政府更是多次提及“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相关词

13、汇,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2)大力发展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农业问题,将农业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要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此,党和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改革与开放密不可分,同为增强经济活力的驱动因素(江小涓和孟丽君,2 0 2 1)

14、。有鉴于此,党和政府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也积极谋求对外开放,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力求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开放促改革、谋发展。如在“八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 国 策,进 一 步 扩 大 对 外 经 济 技 术 交 流 与合作”。(4)实施城镇化战略,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能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因此,党和政府将逐步推进城镇化视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措施。如在“十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

15、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4.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经济现代化(“十三五”规划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2 0 1 7)。为适应新常态,党和政府迫切需要找到“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金碚,2 0 1 8)。基于此,在“十三五”规划中,党和政府强调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这表明党和政府期冀谋划出一条以高

16、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更高质量的发展满足人民的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1)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下,要回答如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经济现代化这一问题,必须重视理念的驱动作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增长。为此,党和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 0 0 8年版,第3 6 3页、第2 6 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 0 1 1年版,第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7、人民出版社2 0 0 6年版,第9页。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 0 0 8年版,第2 6 7页、第1 3 1页。0 1 7 现代经济探讨-2 0 2 3-1 0-宏观视野“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随后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继续深入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并把这一理念完整准确地贯彻到“十四五”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手段。不同于需求侧改革重在刺激消费需求,供给侧改革重在调整经

18、济结构(冯志峰,2 0 1 6)。“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乏力的背后隐藏着供给不足的隐忧。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将激发经济增长动力的重点锚定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需求侧改革。如在“十四五”规划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3)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现代化是生产力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现代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廉昌和双传学,2 0 2 2),因此,实现经济现代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实现生

19、产力现代化,这需要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是实现生产关系现代化,这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十二五”规划相比较,党和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并在“十四五”规划中继续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三、特征演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人的历史性活动的产物,现代化是世界普遍性和民族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孙正聿,2 0 2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没有简单地挪用西方“定于一尊”的发展模式,而是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

20、代化道路。经过7 0多年的演化发展,中国经济现代化主要呈现出以下演化特点。1.价值追求: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观。外延式发展是通过依靠规模扩张、数量增长、速度提升、空间拓展等途径来实现经济增长,而内涵式发展是通过技术进步、劳动力质量提高、制度创新等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姚永强和范先佐,2 0 1 3)。如果说外延式发展追求的是经济发展的规模、数量和速度的话,那么内涵式发展追求的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三座大山”对人民的长期压榨掠夺和连年战争的破坏,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为了快速恢复国民经济、改变人民的生活贫困状态,党和

21、政府必须且只能选择外延式发展,即推进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张和速度的高增长。如在“一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明确指出到1 9 5 7年,工业总产值由1 9 5 2年的2 7 0.1亿元增加到5 3 5.6亿元;手工业总产值由1 9 5 2年的7 3.1亿元增加到1 1 7.7亿元;农业及其副业的总产值由1 9 5 2年的4 8 3.9亿元增加到5 9 6.6亿元。“一五”计划的圆满完成,表明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扩大产品数量和保持比较高的发展速度来实现经济增长是较为可取的方式。但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高速度增长增加了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特别是极易破坏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

22、种影响会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资源环境的约束逐渐变大,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失去动能。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有意对追求规模、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作出调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考虑到“外延式”的经济发展观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价值引导,因此在“六五”计划中依旧强调要追求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由单一“外延式”转变为以“外延式”为主,兼顾“内涵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确定性判断,也是合乎中国经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 0 1

23、6年版,第1 4页、第9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 0 3 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7页、第5 6页。0 1 8 M O DERN E C ON O M I C RESE AR CH的本土逻辑。为确保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党和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经济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充分说明,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已经取代注重规模和速度的外延式发展,成为党和政府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2.模式选择:从主导型模式到协同型模式从基本经济国情来看,刚建立的新中国属于落后的农业主导型国家,缺乏强大的工业支撑。为此,党和政府选择了以

24、苏联工业化为蓝本的“赶超型”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工业、农业支持工业的主导发展模式。在“一五”计划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特别是提出将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在“二五”计划中,党和政府继续强调要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并将农业视为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求农业配合工业。优先发展工业、农业支持工业的主导发展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使中国工农业有了迅速发展,但长远地看,这会导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自我循环部分过度膨胀,且工业不能有效反哺相对落后的农业,致使国民经济的比例进一步失调,农业惨遭严重破坏。据1 9 6 0年6月国务院财贸办公室给中共中央的报告,由于严重缺粮,北京的大米库存只

25、够销售7天,天津只能销售1 0天,上海几乎没有大米库存(龚关,2 0 1 0)。为了调整工农业比例、恢复国民经济发展,从“三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强调要搞好工农结合。但囿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加之中国工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党和政府在实际行动中依旧选择优先发展工业。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开始改变优先发展工业、农业支持工业的主导发展模式,对工农关系进行实质性调整。然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优先的主导发展模式便取代工业优先的主导发展模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王国刚,2 0 1 0)。在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优先的主

26、导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人口不完全城镇化、土地过度城镇化、城市发展失序、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等一系列较为严峻的现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优先发展城镇会对农村产生极化效应,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党和政府决定调整城镇优先的主导发展模式,提出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机制,以此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十四五”规划中,党和政府强调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打造工农互促

27、、城乡互补的协同发展模式有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演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历经从工业优先的主导发展模式到城镇优先的主导发展模式再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协同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对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3.发展格局:从国内大循环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其中消费和投资对应的是国内大循环,出口对应的是国际大循环(马忠新,2 0 2 2)。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方社会的经济封锁,党和政府强调务必打破依赖帝国主义的旧观念,谋求自力更生。另一方面,立足于一穷二白的基

28、本国情,党和政府主张厉行节约,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自力更生”决定了中国要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格局,“厉行节约”则进一步指明了中国要通过投资来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拉动经济增长。从宏观层面看,投资,特别是工业、农业、林业、水利、运输等基本建设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因此,在“一五”计划中,党和政府明确规定要根据投资力量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在之后的“二五”计划、“三五”计划、“四五”计划和“五五”计划中,党和政府继续把重点放在扩大投资上,提高基本建设投资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能单纯只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实现,否则就会造成投资空间变窄

29、、结构不优等难题,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马晓河,2 0 2 3)。因此,从“六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除规定要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之外,还强调要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出口,利用全球经济资源,加速生产要素全球流动。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格局开0 1 9 现代经济探讨-2 0 2 3-1 0-宏观视野始从单一的国内大循环转变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1 9 7 8年-1 9 9 5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对G D P增长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确有促进作用(杨全发和舒元,1 9 9 8)。值得一提的是,在以投资和出口驱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党和政府

30、也开始注意到消费的存在。在“十一五”规划中,党和政府明确指出“十五”计划期间出现了“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并强调必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在“十二五”规划中,党和政府重申消费的拉动作用,强调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投资和出口动力呈现逐渐衰减的态势。因此,党和政府在“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中更加突出消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中直接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明确表示要立于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实现消费和投资的良性互动。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

31、实现了由以投资为主的国内大循环到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再到以消费为基础动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转变,这一转变同样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向更高阶段发展。四、前瞻思考: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螺旋式上升的现代化过程,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需体系、产业结构、技术手段和关联方式,发展阶段的动态演进也要求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1.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着力扩大内需,既可以有效应对外部风险,也有利于积蓄经济发展的长久势能。实质上,社会总需求是由内需和外需所构成,其中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实施扩大

32、内需战略的实践指向,就是要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蕴藏的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1)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里,生产的各种产品归根到底总是要用之于消费的。只有消费经常不断,才能促使生产经常不断地进行”(罗正齐和袁培树,1 9 8 6)。为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向前发展,应重视“恢复和扩大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先地位,有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具体来看,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在新的发展阶段,居民的消费需求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更在于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提升传统消费,就是要顺应居民消费需求新变化,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

33、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品质。二是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不仅要提供有形的消费产品,还要提供无形的服务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既要继续扩大文化休闲、体育等热点消费,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增加养老育幼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教育服务、社区公共服务等消费。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激发消费活力,离不开新型消费的大力发展。应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努力探索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如直播带货、社区拼团、线上社群等。(2)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新时代,通过大规模的资源要素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虽已不明朗(魏敏和李书昊,2 0 1 8),但有效投资仍有助于解决供给结构不适应

34、需求结构这一突出矛盾,对优化供给结构起到关键作用。要扩大有效投资,首先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以基础设施为例,基础设施既包括交通运输、动力生产等传统基础设施,也包括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型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显著特点。只有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助力经济增长。为此,应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模式,推进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基础设施投资落地。其次,拓宽民间资本投入渠道。应推动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落到实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

35、设。同时,应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家与相关政府部门开展对话,营造开放透明的 0 2 0 M O DERN E C ON O M I C RESE AR CH市场环境。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王桂军和张辉,2 0 2 3),而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在所有产业中的融入程度(胡西娟等,2 0 2 1)。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竞争是国际博弈的重要领域,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强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以期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导。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时机,以创新引领产业体系发展,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对接、协

36、同增效,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赋能传统产业加速升级转型。由于传统产业普遍存在创新基础薄弱的问题,导致其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为实现传统产业的有效升级转型,应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传统产业集聚,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快引进科技型人才和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此外,作为一种特殊的创新驱动机制,数字技术有助于传统产业提升效率和增加产出。因此,应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环节赋能传统产业,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不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2)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茁壮成长。作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战略

37、性新兴产业相较于传统产业更加依赖科技创新。因此,应增加基础领域研究投资,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深化人才引育用留方式创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进而改变在关键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现象。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投资模式的创新。应通过基金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转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帮助相关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整合优质资源和快速扩大规模,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3.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提振市场经济活力历史已经证实,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关键一招。经过4 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式经济现

38、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均G D 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现代化基础设施得以完善、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胡鞍钢,2 0 2 2)。新征程上,“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习近平,2 0 1 8)。(1)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制度保证。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力状况,而现阶段中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此,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9、,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当然,这不是说要淡化甚至取消政府在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而是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即通过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和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等手段不断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从而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2)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不仅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而且也能形成一个巨大引力场,以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回归到国内。在此背景下,应多措并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推动高质量的人才开放。人才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推动高质

40、量的人才开放,一方面要将海外留学人才“请回来”。应继续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完善相关人才激励政策,加大政策宣介。对于核心技术领域的紧急人才,应采取特殊化政策,实行精准化引进。另一方面,要将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请进来”。应破除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其工作、学习与生活提供便利。此外,外籍人士不可避免地与本地居民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应尊重外籍人士的语言文化习惯,理解他们的行为举止。二是推进制度型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要求开放程度必须进一步深化,即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变为制度型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不仅需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让国际制度本土化,还需要打造

41、与之相衔接的国内政策制0 2 1 现代经济探讨-2 0 2 3-1 0-宏观视野度体系,让国内制度国际化。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包括农业、工业等多领域的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当前,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仍在农村,因此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吸引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1)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从现实来看,中国农业发展同时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不优

42、问题,但主要的矛盾还是在供给侧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实现从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的转变。一是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保证农业企业主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应根据产地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特点,打造特色显著的农业品牌,并利用抖音、快手、B站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业品牌推广。二是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绿色技术的使用门槛。同时,因为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村土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而这造成不继续使用化肥农药,农民就无法实现增收。对此,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民进行补贴,进而提高农民采用绿色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意愿。三是促进农业产业与文化遗产深度融合。中国

43、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不少农村地区拥有各类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为此,应深挖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利用文化遗产为农产品附加文化内涵以提升产品质量。(2)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全面进步。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加强规划引领、分类推进,督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农民自力更生,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加快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二是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水系综合整治,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适当将教育、医疗、养老、文

44、化体育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以教育为例,一方面要重点做好乡镇学校布局优化,解决上学远、上学难等难题,确保农村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要继续实施“特岗计划”“优师计划”等专项支持计划,健全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职业发展支持体系,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富裕富足。强国之道在富民。实现农民富裕富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使农民的各项财产权益落到实处。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农民的经营性收入逐渐减少。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充

45、分利用和对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依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这有助于农民的收入,尤其是经营性收入得到增长。为此,应从当地具体实际出发,选择性地培育最适合当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扩大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农村人口之所以外流,很大原因在于当地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应推动农产品企业到当地建立原料基地,进行农产品粗加工和精加工。这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实现工资性收入增长。此外,具有旅游条件的乡村应在政府的引导下,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发展田园养生、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通过吸引游客观光消费来实现农民增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呈现不可

46、阻挡之势(郭晓鸣等,2 0 1 8)。在此背景下,应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通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而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参考文献:1.董志勇、沈博: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渊源与演进逻辑,经济科学2 0 2 1年第4期。2.潘妍妍: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理论学刊2 0 2 0年第5期。0 2 2 M O DERN E C ON O M I C RESE AR CH3.任保平、豆渊博:从理想到现实:建党百年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推进,西安财经大

47、学学报2 0 2 1年第2期。4.王娜、何自力:新中国7 0年经济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中的“变”与“不变”,经济纵横2 0 1 9年第1 0期。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黄群慧:“五年规划”的历史经验与“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研究,经济学动态2 0 2 0年第4期。6.杨德才著:中国经济史新论(1 9 4 9-2 0 0 9)(上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9年版。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 9 8 4年版。8.邸菲、胡志全: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 0 2 0年第6期。9.樊杰、赵艳楠: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

48、,经济地理2 0 2 1年第1期。1 0.樊纲、张曙光等著: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经济管理出版社2 0 0 7年版。1 1.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管理世界2 0 2 1年第1期。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 0 1 7年版。1 3.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 0 1 8年第4期。1 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经济问题2 0 1 6年第2期。1 5.廉昌、双传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考察,学海2 0 2 2年第6期。1 6.董慧、王帅:中国共产党“

49、坚持独立自主”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价值意蕴、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2 2年第3期。1 7.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哲学研究2 0 2 2年第1期。1 8.罗建文、杨希双: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整体要求,理论探讨2 0 2 2年第6期。1 9.姚永强、范先佐: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研究2 0 1 3年第2期。2 0.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 0 1 0年版。2 1.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 0 1 0年第1 2期。2 2.马忠新: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

50、2 0 2 2年第2 4期。2 3.马晓河: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短期变量和长期结构性因素,经济纵横2 0 2 3年第2期。2 4.杨全发、舒元: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1 9 9 8年第8期。2 5.罗正齐、袁培树编著:消费经济,学林出版社1 9 8 6年版。2 6.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0 1 8年第1 1期。2 7.王桂军、张辉: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就、问题与路径选择,教学与研究2 0 2 3年第6期。2 8.荣开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