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7773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2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难点: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讲授法相结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文章,根据所写主要事件,初步掌握人物形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提到鲁迅,大家并

2、不陌生,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鲁迅的相关知识?明确:鲁迅(1881年1936年),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曾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他创作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2、长妈妈是谁?明确: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夫家姓徐,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做裁缝;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招进了一个女婿。在鲁迅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在长妈妈去世约三十年后,鲁迅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她的深厚感情。 3、鲁迅还在哪篇作品中提到“长妈妈”明确:长妈

3、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 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 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正抖作 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 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 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4、板书课题,作者。二、朝花夕拾及山海经简介: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示题为旧事重提,编辑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说处的时代的社会风貌。即阿长与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

4、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书中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双乳当作眼睛的怪物等等。在儿时的“我”看来,那是“念念不忘,最为心爱的宝书”。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积累重要词语。 (1)识记字词(2)词语解释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 碎的说话声音。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这 里是震惊的意思。 诘问:追问;责问 渴慕:非常思慕 惶急:恐惧,着急2 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对于每一件事

5、情,作者对于阿长的情感又是如何的?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喜欢切切察察(不佩服)限制我的行动(讨厌)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非常讨厌)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不耐烦)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空前敬意)谋害我的隐鼠为我买山海经(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四、讨论学习。1.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2)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划分的

6、依据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依据。2.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从文中找句子,分析阿长的形象。(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明确: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教师小结: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

7、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3 依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她的繁琐的

8、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作者最后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4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五、作业1.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2.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六、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