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6889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对这部分内容的

2、理解困难; 2有些难解的词语。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具使用教 学 环 节 安 排 备 注一、 导入新课:百草园给鲁迅无限的乐趣,鲁迅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婴儿他就告别了百草园,开始了他的三味书屋的生活。这节课我们首先看看他在这里怎样生活。 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讨: 1、学生活动,默读1024段,思考下列问题: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画出来吗?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 (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一味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态度如何? (3)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4)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我们

3、第一节课提出的第二替你应怎样说? 为完成上述四题,八人小组展开讨论。 明确:(1)学生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2)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3)鲁迅对他进行了A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B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

4、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强调: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 (4)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或者认为这里的生活也让人难忘也有欢乐的,只要紧扣文章内容来谈,言之有理都可,应给于肯定。如,认为枯燥无味,可从繁琐的礼仪、教学方式的单调、不允许学生提问、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等方面来谈。认为欢乐,可从老师较为开明、老师知识渊博、有机会便跑出去玩、老师读书入神可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等角度来谈。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

6、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

7、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三、拓展延伸 1、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你有自己的烦恼吗?把它说出来,让我们来给你化解化解。 2、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你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试谈谈你的看法。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8、!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1. 第一段描写,写出了( ) A. “我”对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 B. 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 C. 表现了对书塾生活的厌恶。 D. 写出了“我”对要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表现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作者把有无限趣味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比着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第一段文中有三句,把“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并列在一起是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4.(1)从结构上看,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 )作用。 (2)第一段文字中用的修辞方法是 、 。(3)文中的三个“也许”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5. 鲁迅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那样憎恨是因为 6.作者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照,其目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