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工程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情感与态度:热爱生活,感受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端午节二、整体感知1、速读文章,清除字词障碍,整体感受文本。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讨论、查资料解决并完成练习。2、细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明确:描写高邮端午节风俗以及难以忘怀的家乡咸鸭蛋。三、精读文章,深入理解1、板书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找一找高邮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讨论)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系百索子;做
2、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2、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明确:小小的鸭蛋包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们的童年乐趣。第二课时一、品味语言 汪曾祺离家42年,如此浓郁的乡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传达出来的?总结语言特点(讨论)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讨论明确: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二、中国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写一写,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