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3)概括文章要点,进行初步鉴赏。2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在朗读中体会写景状物的精彩。(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析作者描绘的“风雨”中的不同画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作者对风雨的描写,激发学生观察、描写神奇大自然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2学习体会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三、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是“风雨”,作者通篇也都在描写“风雨”,却在文中没有出现一个“风”和“雨”字,揣摩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朱自清在春这篇文章
2、中,用细腻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江南秀丽多姿的春色,其中“春风图”和“春雨图”最能体现江南春天风雨的特点:和煦、轻柔、亲切;同学们,有没有另一番不同于江南和风细雨的“风雨”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另一篇描写风雨的文章,体会一番自然的神奇。【教学设计意图:用学生已学过的文章激发他们学习新课文的兴趣。】(二)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废都浮躁秦腔,自传体长篇散文我是农民,系列散文商州初录等作品。他的腊月正月获得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
3、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曾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贾平凹的小说多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他的散文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不拘一格。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整体感知1范读全文。(可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范读)2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1)文章题目叫“风雨”,可全文没有出现一个“风”字“雨”字,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描写风雨的呢?树林子垂柳杨
4、叶芦苇羊 牵羊的姑娘葡萄蔓苍蝇鸟巢鸟儿废纸湿猫瓦片浮萍水池鱼儿老头孩子们(2)作者对这些景物和人的描写,让你感觉这是一场怎样的风雨呢?狂风暴雨。(3)在这场狂风暴雨中,作者运用敏锐的观察力描摹了各种景物(景象)和人的变化状况,以自然段为单位进行概括。(提示:注意概括简洁全面,抓住对景物描写的关键词语)教师示例:第1段:默读全段,发现本段只写了狂风中“树林子”的状况,第一句话“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是总起句,后面的描写都是表现这块“面团”在狂风中不规则的变化,所以可以概括为:树林子像面团,形态扭曲。第2段:本段写了三种景物的变化状态:柳条、杨叶和芦苇。第一句话写柳条乱得像麻团;第二句写杨叶千万次变
5、着模样;最后描写芦苇倒伏破裂出声的样子。学生讨论概括:第3段:羊站不住,直至跌倒,女孩牵羊进不了家门。第4段:葡萄蔓脱落、苍蝇集中在电线上。第5段:鸟巢掉下,鸟从空中掉落在地上。第6段:废纸乱飞乱粘贴,猫跃上房檐,瓦片斜着飘落。第7段:池塘浮萍凸起来,池水起落,鱼上了岸。第8段:小屋木架响,油灯点不着,老头捶腿,孩子们叠纸船玩耍。【教学设计意图:教授概括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概括,举一反三;学生学习概括方法,亲自实践,活学活用。】(四)理解研读细细阅读文章,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风雨到来时的景象,写出风怎样的特点?全文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风雨到来的景象:一是对自然景
6、象的描写,二是对动物(包括羊、苍蝇、鸟、猫等)的描写,三是对人(牵羊女孩、屋里老头和玩耍的孩子)的描写。有宏观的描写,如树林子像面团形态扭曲;有微观描写,如柳条乱得像麻团、杨叶千万次变着模样、芦苇倒伏破裂出声等,但总体上还是微观描写更多些。写出了风的这样一些特点:改变一切景物形态,蹂躏一切生命,造出一切动态的特点。可以总括为:狂暴、肆虐。2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骤雨”的呢?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文章有两处写雨:一是第6段,“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通过描写猫被淋得浑身湿透来表现雨大;还有最后一段“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通过写小孩子很高兴
7、地放纸船,含蓄地表明屋外雨大成河。课文大部分篇幅都写狂风下的景物模样,凸显风之威猛、情势之紧急、景物之纷乱,有一种“急”的情调。到了结尾,转而写室内,老人宅在土炕席上捶腿,小孩惊喜地叠着纸船往门外放出去,气氛不甚紧急,行文节奏舒缓了,孩子们带来了欢喜的情调。 【教学设计意图:精读文章,把握文章通过描写景物表现风雨的写作特点。】(五)品味鉴赏1语言赏析作者对风雨中景物的描写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描写,比如“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写出来杨叶在狂风中急速变换的情态,全是直接描写景物的真实状态;一是比喻性描写,比如“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
8、了就陷,陷了再鼓”先把树林子想象成“一块面团”,再顺此展开进一步的想象,描写出既真实又虚幻的景物细节。在文中找出一些直接描写和比喻性描写,进行赏析。(1)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直接描写和比喻性描写结合。垂柳不垂,条乱如麻,着重写其一起一落时的动态。(2)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直接描写。是对微观景物的描写,突出地写芦苇的“那片”、那“一节”和“颤声”;几个动词用得很好,“倒伏”“斜插”“破裂”,有形态描写,有声音描写。(3)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
9、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直接描写和比喻性描写结合。观察非常细致,看清了脱落的时序“才”“一下子”,也看清了葡萄藤的情状“蜷曲”“像一条死蛇”“软成一堆”,还听到了声音“哗哗啦啦”。(4)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 也不嗡叫, 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直接描写。写苍蝇和电线的静态情状。看清了苍蝇的密度“一只挨着一只”,苍蝇的情态“再飞不动,也不翁叫”,苍蝇的颜色“黑乎乎的”,也看清了电线的情状“愈来愈粗”,成为“弧形”。2写作手法全文没有出现一个“风”字“雨”字,而是通过描写风雨中的各种景物景象写风写雨,你觉得这种写法好吗?为什么?这种方法好,但是很不容易。作者含蓄地表现这场狂风骤雨,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地抓住事物在风雨中的特点来写,还要借助不同的描写对象,使用多种描写方法,并不容易。【教学设计意图:学习老师教授的品析方法,亲自实践,独立品析,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总结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加以借鉴。】(六)课堂小结这篇著名的散文不着一字“风雨”,却尽得“风雨”的情态,贾平凹这种不拘一格的散文写法值得同学们学习,他对风雨中景象的细致观察与描摹也是不可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