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1课时)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设计用两个形式精粹、含蕴丰富的问题,带动对全文的阅读品析,以期达到删繁就简的艺术效果。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本单元课文主题是成长,我们将陆续学习古今中外六位名家反映成长的文章。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伟人的成长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播放课文朗读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结合课前导引了解课文展现的是鲁迅先生美好的童年生活: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三、浏览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技巧提示: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
2、”,是窥察文章的“窗口”,它们或暗示文章内容,或点明行文线索,或强化文章主旨, 或亮出作者观点等等。我们要善于抓住文题所透露的丰富信息来指导阅读。内容明确:“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18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1024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第9 自然段为过渡段。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四、问题探究。1. 铺垫性问题:百草园是乐园,在三味书屋,少年鲁迅是不是就没有乐趣了呢? 切入课文第二部分,探究三味书屋之乐。学生读、圈、议,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从文字间体会作者叙述时的感情:未脱孩童
3、稚气的鲁迅对三味书屋简陋而蕴含深意的陈设、简单而庄重的礼仪充满了新奇,对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充满了恭敬,对先生开明、宽容的教育流露出感激,甚至他迂腐的神态、陶醉的吟诵也令作者极为欢心,更不用说与众多伙伴在一起“偷乐”的时光,三味书屋后园里无声的游玩,课堂上有口无心的唱读,老师入神时我们的“相宜”而乐,作者至今仍是满怀留恋与依依之情的。小结:从这个段落里,我们看到了一颗天真调皮跳荡着的童心,更欣赏到了散文“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最高境界。2. 主问题:三味书屋的乐趣与作者在百草园时所体会到的乐趣相同吗? 引导学生用心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自觉把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学生读、圈、议第一部分,教师
4、可侧重训练学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能力:“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 轻读“似乎确凿”,淡化“现在”的回忆,重读“乐园”,强化“那时”的感受。“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要轻读,这是“抑”的部分,它们所引领的部分在朗读时语速稍缓,语调柔和,要体现作者回忆时的喜爱赞叹之情,同时给读者回味遐想的余地;“单是”“短短”“无限”要重读,这是作者描绘的重点,带强调意味,它引领的内容要通过甜美的语气和略带夸张而多变的语调,表现出儿童或惊喜或羡慕或有情或失望的情趣(此处不妨多费点功夫,让学生逐句揣摩和朗读) 。美女蛇的故事和雪地捕鸟两部分
5、,可让学生绘声绘色进行想象性朗读(或讲故事) 表演,体会作者玄妙的记述中表现出的儿童神奇欢乐的心理及对百草园热爱迷恋的感情,故事前后的文字是往事与回忆的衔接性语言,要读出作者宽慰反讽的叙述语调。小结:正是因为百草园里的景、物、人、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温馨的亲和力,所以少年鲁迅才对它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才有了离别时的难舍。自由朗读第9 自然段,领悟作者深情。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鲁迅先生的散文,文笔朴实优美,且形象感特强,往往寥寥数笔,便使各物的形影声色如活了一般,表现出极为出色的绘影图形的描写能力。我想,教学本文时,若能激发学生借助想象和个人体验,参悟文字,还原形象,效果一定很好。因此本设计采用“我给
6、课文绘插图”的构想。教学步骤: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的内容、主题和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感情以及课文的语言特点,感知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二、绘制插图。教师导引: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鲜活灵动的画面,极有诱惑力。我想,对于喜爱绘画的鲁迅来说,画画他眷恋的这些时光,一定是他有闲时最美妙的消遣。况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之后记中也曾表示,想寻几幅插图,不知同学们能否满足他这一愿望? 今天,课本就是素材,请同学们借助想象和自己的体验,把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童年生活画下来。教师示例:老师画了一幅先生素描(实物投影) 。我作画时用了课文中写寿镜吾老先生的一段文字:“第
7、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这里鲁迅仅用三十余字,就勾画出了先生形象,突现出他年龄、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几个代表性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学生分组作画,选材、命名、作画、修改等均组员商量决定,分工协作。三、插图汇编。插图展示,全班交流。先说画的名称,再说作画依托,边展示边介绍其中自创的成分和画面的表达。评选录用充满童趣的、适合课文的、有独特创意的、有审美价值的绘画,编序编组,收录装裱成册。四、评价补充。你觉得我们今天收录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图,还有哪些缺憾? 若是没能完全涵盖课文内容,你能补充说说哪些文字没入画吗
8、? 若是画面的问题,还有没有改动的余地,怎么改?五、观画激励。欣赏鲁迅先生小时最爱看的三海经(绘画本) 中的图画。欣赏鲁迅先生辑录的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插图。欣赏丁聪先生所配鲁迅小说全编插图。欣赏同学们课堂创作的插图。欣赏网上下载的相关图片。教学设计C创意说明:本文最值得学的是简洁质朴而饱含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后识记并学用其中的典型例子,对学习语言定会大有裨益。所以本设计定位在语言学用。教学步骤:一、初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内容和语言特色。三、语言体味,学用。选择自己喜爱的句段,自由地朗读。说说你喜爱的理由。教师注意及时点拨。你能仿照说一句话吗?学生自由发言后师生一起归纳整理本文语言学用点:关联缀景,条理分明的.摹形状物,惟妙惟肖的.简笔勾勒,形象传神的.场景描写,渲染气氛的.词句反复,表现深情的.精彩用词, 传达独特感受的.动词连用, 清晰交代过程的.四、下发本文语言欣赏材料,自读体会。资料整合平台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