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一、写作指导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自然。自然万物看似渺小,却是魅力非常。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绪,更可以净化灵魂。朋友,走进自然吧,你会享受到一种极致的乐趣。 树的苍拔,湖的静谧,瀑布的激情,春风的娴淑,无不让人留连。当你穿行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当你惊叹于岩洞里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阳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大自然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
2、舍”四字真言里。所以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美丽的山与水,还只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之一,只要细细观察,自然界中有写不尽的素材,道不完的美丽。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下笔有神: (一)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笼罩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二)描绘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
3、动起来的最佳办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连续地运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下面“名作欣赏”中阳光,是一种语言一文也有此妙。 (三)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其意义肯定不同。在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景色
4、,“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焕然一新,让读者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产生了极其神奇的审美效果。二、名作欣赏(一)阳光,是一种语言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
5、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嘈杂。 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早晨,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
6、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pi)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
7、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二)秋颂罗 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
8、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
9、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潇洒,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关。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关。这样的关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三、学生习作鉴赏(一)春天的赞歌玉关初中七(二)班 王怡凡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它给世间万物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春天也是最惹人情思的
10、季节,它牵出诗人心中动人的诗篇;春天还是孩子们放飞理想的季节,它带给孩子们美好的希望和幢憬。 春天来了,小草们破土而出,排着整齐的方阵,伴随着优美的春的旋律翩翩起舞;小树换上了绿色的新装,在春风的吹拂下,时而向你挥手,时而向你致敬;小鸟在枝头上时隐时现,时飞时落,唧唧喳喳地唱着春天的赞歌;小昆虫们也醒来了,有的“吱吱吱”,有的“喳喳喳”,还有蜂儿蝶儿的“嗡嗡嗡”表达着心中的喜悦。这是一个多么迷人,多么热闹的春天啊! 春天的美丽,也流淌在诗人们的笔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白居易的笔下,春天真是一个莺歌燕舞的季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叶绍翁的笔下,春色又是那么艳
11、丽;朱熹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朱熹看来,春天又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所以说,春天最能引起诗人的情思。 当然,春天也是孩子们放飞理想的季节。春天,孩子们沐浴着和暖的春风,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播下希望的种子,盼望着,憧憬着,一个个美好的祝福在此展翅,一个个美好的理想在此放飞。 真希望明媚的春天永驻人间。点评 小作者赞美春天,既有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又有诗人们对美丽春天的礼赞,还有孩子们在春天里的那份喜悦和憧憬,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并且采用了总分的形式结构全文,思路十分清晰。(二)感受自然邢台实验初中 张可 自然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幅秀美绝伦的巨幅长卷,牵扯着我青春的灵魂,去感悟那驿动
12、的美丽和飞扬的灵韵。 伴着袅袅的轻烟,我走进春的梦幻,朝霞羞赧地张开了脸,静静地等待着太阳探出头来,杨树从沉睡中醒来,摆动着窈窕的身躯,摇落了一身的疲倦和疏懒,尽情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阳光照耀下,一片片叶子闪亮闪亮,泛着金光,像一个待嫁的少女在展示自己的风采,所有一切都醉了,唯独我醒其间,描下了这片清辉。 踏着丝丝的细雨,我独自漫步在夏日多情的眼眸里,垂柳温柔地编织着飘逸的长辫子,不知哪个顽皮的孩子还在上面垂下一朵小花,于是浓浓的情趣便溢了出来,缓缓地流淌着,奏出了缠绵的小曲。晶莹的水珠泻在翡翠似的叶子上,滚来滚去,风儿拂过,枝摇叶摆,活脱一幅传神的水墨画,好一个怡人的盛夏。 告别夏的最后一缕
13、热情,我也随之步入了秋的纯静,蓦然,我看到了悠悠落下的秋叶那份静美之后,又恍然大悟,夕阳,落下了明天还会升起;鲜花,凋零了还会怒放。美,也是一样,她永远不会消失,即使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会找到。 走出秋的沉吟,我惊诧冰川女皇已不知不觉地把冬带到了人间,连声招呼都不打,你千万不要以为北风咆哮、怒号,严冬的叱咤、肆虐那才是冬,其实她不缺少柔情,每当雪花飘飘的时候,一朵朵,一片片,像翩然起舞的蝴蝶,似漫天翻舞的柳絮,他们追逐着,雀跃着,我似乎听到了欢声笑语,也跟着一同兴奋起来,其实,冬也是火辣辣的。 哦,这就是自然,自然是一首小诗,充满韵律,充满内涵,我翻阅它,爱不释手,我感受它,物我两忘。自然是一部旷世巨著,我感受自然,永不疲倦。点评 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的灵韵、夏的多情、秋的静谧和冬的纯净。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感悟成就了文章的多姿多彩,摇曳生姿,楚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