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岁的际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了解初中语文的学习习惯,如要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响亮、要说完整而流畅的话;阅读文章,要善于圈点勾画;要勤于写作、经常诵读等等。本课尝试着培养这些习惯。2 通过阅读,能用流畅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北大的了解。3 通过阅读,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作者精神世界的认识。【教学重点】语文学习习惯意识的树立,对北大的了解,对作者精神世界的认识。【课前准备】1 学生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生字的读音、词语的解释等,但老师不作数量上的要求。2 老师准备好“语文追星学习活动”的有关资料。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一、组织学生谈在初中阶段学习语文的目的。(老师可以结合着语文
2、课程标准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于学生个人来说,能使大家获得更好的发展;于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来说,是为了能很好地传承灿烂的文化;于来说,更好地传承文明。) 二、组织学生谈怎样学重点抓住习惯来谈。(出示课文题目,并工整地板书到黑板上。)解读课文题目在本堂课上的双关意义。三、组织学生了解“语文追星学习活动”的有关要求1 发言之星:平均每节语文课有效发言2次,9月底达到40次。有效的标准:积极举手并被老师指名发言,没有举手并被老师指名发言。(合格:平均每周发言2次,9月底达到8次。)尝试推行一个月,10月开始可能在标准方面有调整。暂时不计发言的正确与否。2 课外阅读之星 每月阅读量不低于2万字,
3、本学期阅读量达到8万字。(合格标准为每月阅读量11000字,本学期阅读量达到44000字。)推荐阅读书目:汤姆索亚历险记、繁星 春水 3写作之星每一周写作字数不低于800字,9月底达到3200字。(合格标准为每一周写作字数不低于450字,9月底达到1800字。)4诵读之星朗诵得到老师的表扬,每周不低于2次,每月不低于8次,一学期不低于32次。其中,在各级各类朗诵比赛中获奖,每次获奖相当于20次。 5优秀作业之星 作业字迹端正,等级均在“优”以上。每月评选一次。(合格标准为作业等级均在“良”以上。)老师寄语:所有评价均与“成长记录袋”里的评价挂钩。追不上星,不要着急,首先向合格的目标努力。 检查
4、预习一、 检查学生对本文的字词的掌握情况。1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汉字。 偶尔从抽t( )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在白驹过x( )的弹指一瞬。开始bng( )弃。谈笑风shng( )。xi( )取最灿烂的珍珠。2 写出加点字的读音。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她呜咽着答道。不由吐了吐舌头。 解读课文1作者在13岁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幸运的事情?(答案提示:考取北大。)2仔细阅读文章,把有关介绍北大特点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组织学生介绍北大,要求学生回答出北大的一个特征即可,但要紧扣书本有根据地回答。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答案提示:校园风景秀美沉
5、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秋天有柔软的遍地落叶、冬天的湖面会冰冻。藏书量大,是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有400万册藏书。学术氛围浓厚追求真理。北大的学生敏感、纯洁、言谈犀利而机智。北大的老师有个性,风格各异,都很亲切。北大是河,老师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3 走进作者美丽的精神世界(1) 田晓菲在几岁的时候写成了本文?(2) 她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文章,把能反映田晓菲的精神世界的相关语句用红色波浪线画下来。关键词语下面加着重号。要求能紧扣书本讲出三点。 (答案提示:有远大志向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进入北大后,觉得自己是不系之舟,终会离开北大,去追求下一个理想。自信从未怀疑过
6、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浪漫下雪时在冰冻的湖边欢笑。敏感老生看新生,心中茫然若失。理智面对北大的400万册图书,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爱读书常在书架间徜徉。有探索与创造精神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善于欣赏别人喜欢读北大的人。热爱老师北大老师的肖像,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热爱并感激学校北大是河流,老师是舵手和船工,学生是船客。情感丰富最浓最浓的诗行。留恋北大,依依不舍。诗才超人不系之舟的诗行。)4 追溯作者有才华的源头。(答案提示:有良好的阅读、写作等习惯。)5诵读精彩片段 课堂尾声1 表扬今天的发言积极者、预习认真者。2 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没有影响?今天的课对你有没有影响?(答案提示:都不一定。但是,这篇文章像灯塔,灯亮了,黑暗就少了;人的智慧犹如门窗,门窗打开了,明亮的光线就进来了。13岁的际遇,让我们树立了要培养好习惯的意识。愿你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越来越多,愿好习惯助你走上成才之道。)